計算機 EDA · 全定制設計:研究框架—產業(yè)互聯網之工業(yè)篇10
全定制IC設計覆蓋模擬、射頻、存儲、光電等領域,其EDA工具具備較強拓展性。國內EDA龍頭正以模擬電路等領域為起點,加速向射頻、存儲、光電等全定制領域拓展,夯實全定制EDA半壁江山,并進一步拓展數字IC設計等領域,看好國產EDA長期發(fā)展機遇。
全定制設計方法:追求芯片精度、速度與功耗,應用于模擬、射頻等多個細分領域。
設計流程:全定制設計覆蓋從原理圖設計、電路仿真到版圖設計、物理驗證等多環(huán)節(jié),人工參與程度較高,有利于優(yōu)化精度、功耗、速度等指標,但設計要求高、周期長,設計成本昂貴。
應用場景:全定制設計方法被應用于模擬、射頻、存儲、面板(FPD)、光芯片以及PCB等眾多細分領域。各個細分領域的基礎設計流程具有較高相似性,但各類芯片自身的特性決定了設計方法在部分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與能力的要求等方面存在差異。
設計特點:全定制設計方法包括各環(huán)節(jié)關聯緊密、人機交互頻繁等特點,通過將設計師經驗標準化并予以復用來提升產品能力。我們認為在全定制設計方法中,全流程的EDA解決方案擁有優(yōu)勢,設計經驗的積淀將驅動產品技術力不斷提升。
下游需求:全定制方法覆蓋約四千億美元下游場景,占半導體市場近七成,預計全定制EDA工具占EDA近半壁江山,同時毫米波芯片、3D封裝等將持續(xù)帶來新需求。
市場規(guī)模:SIA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5559億美元,其中邏輯電路銷售額1548億美元,其他半導體銷售額約4011億美元,全定制設計方法覆蓋場景占比近七成,我們判斷全球全定制EDA工具占EDA近半壁江山。
發(fā)展方向:下游芯片行業(yè)新興技術不斷演進,毫米波芯片、3D封裝等技術對設計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EDA廠商在AI、云計算等技術的賦能下持續(xù)進行產品創(chuàng)新;從設計方法學來看,需求的升級有望帶來EDA工具的進一步革新,緊密的上下游合作是EDA廠商保持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產品對比:全定制領域Cadence整體領先,國產龍頭廠商差距較小,并實現局部領域超越。
整體格局:Cadence、Synopsys以及Mentor Graphics為全球EDA市場龍頭廠商,Cadence為全定制設計領域領導者,Synopsys傳統優(yōu)勢在數字設計領域,通過并購構建了全流程的全定制設計能力;KeySight、ANSYS等公司在射頻等細分領域擁有領先優(yōu)勢,但營收規(guī)模與三家龍頭廠商仍有差距。
產品格局:Cadence Virtuoso平臺在全定制IC設計前后端擁有領先的技術能力與牢固的市場基礎,場景應用廣泛,Synopsys的Custom Design Platform發(fā)布于2016年,發(fā)展時間較短,盡管技術水平基本已處于行業(yè)前列,但市場表現整體仍弱于Cadence。仿真器領域,海外主流EDA仿真軟件為Cadence的Spectre系列與Synopsys的PrimeSim系列。物理驗證領域,Mentor的Calibre為市場主流的產品。
國產機會:國產工具包括Aether、NanoDesigner等設計平臺產品,ALPS、NanoSpice等仿真器產品,部分產品具備全球競爭力。伴隨技術逐步提升、生態(tài)持續(xù)完善,國內頭部全定制EDA提供商有望突圍。
投資建議:EDA國產化勢在必行,國產力量以全定制EDA為起點,正加速拓展數字IC設計。
成長邏輯:1)我們判斷全球全定制IC設計EDA工具占EDA工具的半壁江山,國產力量正從模擬、存儲等領域,加速向全定制其它場景拓展,不斷夯實全定制IC設計EDA的半壁江山,并有望以自研+并購方式引領行業(yè)發(fā)展。2)借鑒海外企業(yè)發(fā)展經驗,國內行業(yè)龍頭廠商有望以全定制IC設計EDA工具為起點,加速向數?;旌稀底蛛娐?、晶圓制造等領域的EDA拓展,期待在全球EDA市場中追趕并超越。
投資建議:重點看好具備全定制領域全流程能力并具備拓展數字工具能力、關鍵品類競爭力突出、覆蓋多領域的國產EDA龍頭廠商;同時建議關注單品類競爭力突出的點工具EDA企業(yè)。
風險因素:
EDA技術研發(fā)創(chuàng)新不及預期;EDA產業(yè)政策落地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