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重活一次,你愿意回到哪一天?”
面對這個問題,張越并未多加思考,脫口而出的話就是不想回到過去。
“就這樣一直往前走,千萬別回頭。即使是走向末路,走向死亡?!?/p>
張越,星光熠熠的主持人,她主持的《半邊天》節(jié)目深受觀眾歡迎,她也隨之走進很多觀眾心里。
說起大臺女主持,第一印象就是端莊大氣又好看,張越打破了這一慣例,成為臺里獨特的一道風景線。
后來,《半邊天》節(jié)目停播,張越主持了其他節(jié)目,卻沒有再現(xiàn)當年《半邊天》的輝煌,張越也越來越少地出現(xiàn)在觀眾視野中。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間,張越已經(jīng)到了退休的年齡。
這些年,張越經(jīng)歷了很多,本就睿智通透的她,更加從容淡定。
談及過往的成績,她云淡風輕,她不想回到過去,只想踏踏實實過好以后的每一天。
01
提到張越,很多觀眾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那個胖胖的戴著眼鏡的小眼睛主持人。
北京女孩張越從小就胖,經(jīng)常有調(diào)皮的孩子孤立她,她變得有些郁郁寡歡。
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家里有很多書,媽媽告訴她,對于女孩子來說才華和智慧更重要,張越就一頭扎進書海里。
漸漸地,書籍成了張越最好的朋友,眼鏡也早早架在她的鼻梁上。
閱讀,讓張越擁有了出眾的寫作才能,她的成績也一直很優(yōu)秀。
高考時,張越可以去更熱門的專業(yè),她卻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中文系。
大學畢業(yè)后,張越成為一名語文老師,工作之余,她最喜歡的還是讀書和寫作。
一次同學聚會,張越遇到在《藝苑風景線》工作的同學,對方邀請她撰稿,她一口答應(yīng)下來。
張越試著給《藝苑風景線》 和《綜藝大觀》等欄目寫小品,她的作品頗受觀眾好評。
當年大火的《我愛我家》,張越是其中的編劇之一。
張越的才氣,得到越來越多圈內(nèi)人的認可,《半邊天》創(chuàng)立之初就邀請了她。
當時節(jié)目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叫“好夢成真”,意在用一兩天時間讓女孩子體驗自己夢想的職業(yè)。
張越提了一個當廚師的點子,配上她的身材,十分有看點。
節(jié)目組帶張越到蘇州,學做松鼠鱖魚,鏡頭里的張越雖然胖胖的,卻靈氣十足,又有鄰家女孩的接地氣,那一期節(jié)目反響非常好。
讓張越意外的是,一連四個周末,節(jié)目組都邀請張越去當嘉賓。
最后一次,制片人才道明,是想讓她當主持人,之所以不說,一怕張越緊張害怕,二怕臺里和觀眾不能接受。
幾期節(jié)目下來,效果出奇地好,節(jié)目組發(fā)現(xiàn)張越確實有脫口秀主持人的能力,談吐幽默自然,有時候又犀利直白,便邀請張越成為正式主持人。
相比其他女主持,張越確實其貌不揚,臺里收到不少負面信件。
張越至今還記得那封某位觀眾寫給臺長的信:“這個張越是不是你們家親戚?如果不是,憑什么讓她來當主持人,人都死光了嗎!”
張越?jīng)]有氣餒,沒有打退堂鼓,她把壓力和嘲諷化為動力,把《半邊天》做火了,自己也成為獨樹一幟的主持人。
02
《半邊天》節(jié)目熱播的時候,韓紅還是郁郁不得志的不知名歌手,空有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
在朋友的介紹下,韓紅和張越相識,對于朋友那句“你們倆挺像的”,她們都不愿意承認,總是認為對方更胖一些。
見面那天,張越聽了韓紅的歌,大為驚艷,立馬邀請她參加《半邊天》。
韓紅按捺住內(nèi)心的狂喜,貌似淡定地聊了聊節(jié)目,心里篤定,自己的機會來了。
那期節(jié)目的名字叫《不要為你的相貌發(fā)愁》,雖然日后這個名字被韓紅各種吐槽,當年確實拉了韓紅一把。
韓紅在節(jié)目中講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也展現(xiàn)了不俗的唱功,節(jié)目播出后,觀眾紛紛寫信支持韓紅的音樂夢想。
韓紅趁勢推出了第一張專輯《雪域光芒》,自此一路走紅。
更多的時候,《半邊天》關(guān)注的不是明星,而是尋常女性,呈現(xiàn)一個又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展現(xiàn)她們的困惑和迷茫,試圖帶她們走出困境。
主持三年《半邊天》后,張越辭職了,很多人無法理解。
節(jié)目名聲越大,她越感覺到自己需要充電,她想讓自己停了下來,去學習去思考。
節(jié)目組挽留不成,承諾給她留一個位置,隨時歡迎她回去。
張越又扎進書海里,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花錢。
張越想起了自己的稿費,因為嫌麻煩,她的很多稿費都存在編輯那里,她開始整理發(fā)稿記錄。
整理了整整3天,張越才一個個電話打過去,收到回復的她傻眼了。
有的編輯離職了,有的編輯找不到記錄,有的編輯出國了,很多稿費就這樣付之東流。
這段經(jīng)歷很折磨張越,她認為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和收入是非常重要的。
兩年之后,張越找到《半邊天》欄目組,表達了想要回歸的意愿。
那時的她越發(fā)睿智和遼闊,更善于傾聽、理解和去共情,節(jié)目組熱情迎接她的回歸,《半邊天》也增加了周末特別版《張越訪談》,變得更有深度和厚度。
花無百日紅,節(jié)目也是一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半邊天》節(jié)目退下舞臺,張越開始主持《夜線》,曝光度隨之減少。
這些年,張越一直在主持各種節(jié)目,只是都沒有《半邊天》的影響力大,因此很多觀眾質(zhì)疑張越“消失”了,其實,她一直都在。
03
2022年春天,張越退休,告別了工作了近30年的舞臺。
讀書,拍戲,張越的人生展開全新的篇章,跨界后的生活豐富多彩。
張越走上了戲劇舞臺,在《你和我》里,她像一條貫穿線,自始至終在那里,給予角色一個凝視或擁抱,不時發(fā)出疑問與評說。
很多人關(guān)心張越的婚姻,其實,最擔憂的一直是她的父母。
30歲那年開始,父母就不停催婚,張越卻一直沒有遇到心怡的另一半。
緣分,總是神秘又飄渺,很多人想抓,卻怎么也抓不住。
直到退休,張越依然孤身一人。
陪伴她的,是她收養(yǎng)的流浪狗丟丟。
張越第一次養(yǎng)狗,其實是機緣巧合。
那是一條流浪狗,一直跟在張越身后,怎么躲都躲不掉,最后直接住到了張越樓下,張越接連幾天不敢出樓宇門,一直走地下車庫。
鄰居看狗狗可憐,用紙殼給它搭了一個窩,誰家有剩飯就送給狗狗吃。
一年過去了,突然有一天鄰居告訴張越,狗要被抓走,張越不忍心,總覺得狗狗是奔著她來的,就把它帶到家里養(yǎng)了幾天。
幾天之后,張越托朋友找了一戶收養(yǎng)狗狗的農(nóng)家院,把狗狗送了過去,不久之后,她接到對方電話,說狗狗不吃不喝就要死掉了。
張越開車就去把狗狗接到了寵物醫(yī)院,醫(yī)生說狗狗需要做一個大手術(shù),生死不定,而且術(shù)后要精心照料。
張越對著狗狗承諾,如果它活下來,就把它帶回家。
18天之后,狗狗痊愈了,張越把它帶回了家。
張越喜歡上了小動物,很多個春天,臺里的假山群都會有一個爬上爬下的忙活身影,那是她在抓流浪貓做絕育。
張越見不得貓狗被虐待,和朋友們一起創(chuàng)立了“它基金”,致力于動物保護。
04
胖胖的身體,對別人來說是煩惱,對張越來說,卻有著獨特的美。
告別《半邊天》后,張越一下子瘦了幾十斤,同事說她老了10歲,觀眾也說瘦了的她不如原來好看,還有人跟她打聽減肥秘籍。
有一段時間,張越總是需要不停解釋,她并沒有特意減肥。
主持《夜線》后,張越的工作由錄播改為直播,而且是7天不停歇直播。
工作時間也從白天改為下午到凌晨,以前總是胡吃海喝的晚餐沒有了,作息不規(guī)律,身體迅速瘦了下來。
如今的張越,作息規(guī)律,三餐定時,讀書拍戲,偶爾主持一下活動,心情舒暢,身體也變得更加勻稱健康。
知性的張越,總是給人一種舒適和安心的感覺,她的笑容很真誠,她的語言很暖人,讓受訪者不知不覺就會對她敞開心扉。
盡管如今有越來越多的訪談節(jié)目,還是很懷念《半邊天》和《張越訪談》,對節(jié)目的主人公記憶猶深。
《張越訪談》有一期講述西部男孩的故事,男孩生活苦悶,最大的盼頭就是觀看每周一期的《張越訪談》。
張越去了男孩的家鄉(xiāng),男孩家徒四壁,卻在一個破舊的玻璃瓶里插著帶著綠葉的樹枝。
節(jié)目組湊了幾千元錢給男孩,他開了豆腐坊,過了兩年,去了城里打工。
讓觀眾記憶深刻的《我叫劉小樣》主人公,張越一直和她保持聯(lián)系。
如今的劉小樣已經(jīng)做了姥姥,她快樂地照顧著外孫,想把自己經(jīng)歷的交給他。
張越說,開始的時候《張越訪談》到處找選題,后來,很多人找張越傾訴,她就去找他們。
她溫和又堅定,尊重又真誠,沒有華麗的寒暄和場面話,卻讓人信賴,她總能找出問題的根本,直擊心底。
也許,很多人遺忘了張越,但肯定有很多觀眾記得她,那個很溫暖卻不灼人,仿佛永遠37度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