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孩長蛀牙已經成了非常普遍的事情。
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12歲兒童恒牙齲患率為34.5%,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高達70.9%,每10名5歲孩子中,就有7名患上了齲齒。
一提到齲齒,很多家長第一反應都是孩子糖吃多了,牙齒被糖分“腐蝕”形成了蛀牙。
但有家長也可能會發(fā)現(xiàn),明明限制了孩子吃糖,每天也有按時刷牙,怎么仍然擋不住蛀牙的侵蝕,孩子小小年紀,卻滿口“小黑牙”呢?
事實上,孩子長蛀牙,糖果并非真正意義的“罪魁禍首”,我們幫孩子預防齲齒,一定要找到其中的根本原因。
孩子有蛀牙,下面這3個原因是根本
從醫(yī)學上來說,孩子之所以長蛀牙,是由于細菌在一定的口腔環(huán)境下附著在牙齒上,經過長期的時間積累后,產生的酸逐漸腐蝕和破壞了牙齒的釉面,進而導致齲齒。
因此,雖說預防齲齒確實要控制孩子少吃糖,但要完全避免,僅僅不讓孩子吃糖是遠遠不夠的,下面3點原因才是孩子長蛀牙的根本。
1.細菌
細菌是齲病發(fā)生的主要因素,我們口腔內的細菌種類很多,如果孩子刷牙不夠徹底,一些致齲菌被殘留在牙齒表面,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牙菌斑,進而導致牙齒被齲壞。
2.食物
除了普通的糖果外,很多其他食物同樣含有豐富的糖分,比如奶粉、蛋糕、碳酸飲料、餅干等等,這些食物不僅含糖量高,而且比較粘稠,容易滯留在牙齒表面,為細菌提供養(yǎng)分,被發(fā)酵為酸,對牙齒起到“腐蝕”作用,也是齲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
3.時間
孩子的蛀牙,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齲齒發(fā)展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無論是初期牙菌斑的形成,還是后期的齲洞,都離不開時間的積累。
哪些孩子容易長蛀牙?
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我們留心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盡管有的孩子用牙習慣并不好,但牙齒卻十分健康,有的孩子平時百般注意,卻仍然患上了齲齒。
這是因為齲病的發(fā)生,與宿主自身情況也有緊密的聯(lián)系,有些孩子本身就更容易長蛀牙。
比如有的孩子牙齒排列不整齊,存在著擁擠、重疊等問題,牙齒間的隱蔽角落更多,更容易“藏污納垢”,為細菌滋生提供溫床,會增加齲病的發(fā)生風險。
還有的孩子牙齒表面坑坑洼洼,牙釉質礦化程度低,不夠堅硬,無法起到足夠的保護作用,也會容易患上齲齒。
另外,有的孩子唾液分泌量比較少,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口腔內的抗菌環(huán)境,缺乏緩沖能力,進而導致齲齒。
如何幫孩子預防齲齒?
1.注意口腔衛(wèi)生
無論飲食習慣多健康,都免不了有食物殘渣遺留在牙縫里,所以幫孩子做好刷牙工作,注意口腔衛(wèi)生很有必要。
一般來說,我們應該讓孩子保持每天至少刷牙2次的頻率,早晨起床刷1次,晚飯后或睡前再刷1次,縮短食物殘渣在齒縫中的殘留時間,避免滋生細菌。
同時,對于刷牙方法我們也要多注意,正確的刷牙方法為手持牙刷柄,刷毛側傾45度角,將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齦和牙冠交界處,順著牙齒的方向進行加壓,刷上牙時向下刷,刷下牙時向上刷,牙齒的內外面和咬合面都要刷到。
2.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從孩子的第1顆乳牙萌出起,我們就應該定期帶娃進行口腔檢查,至少每年1次,確保孩子的牙齒處于健康狀態(tài),發(fā)生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3.為孩子做窩溝封閉
窩溝封閉是指將易于產生齲病的點隙裂溝封閉,起到屏蔽作用,從而防止齲病的發(fā)生,是幫孩子預防齲齒的有效方法。
當孩子處于3-4歲(乳磨牙)、6-7歲(第一恒磨牙)、11-13歲(第二恒磨牙)這3個階段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專業(yè)的牙科醫(yī)院進行窩溝封閉。
老苗結語:
“一口好牙”對孩子至關重要,不僅影響其自身形象,還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
我們幫孩子預防齲齒,除了控制糖的攝入之外,更要注意以上3點,定期帶孩子進行口腔檢查,實施一些防齲措施,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長蛀牙嗎?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級奶爸,也是醫(yī)院里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