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中,吳站長的夫人吳太太戲份不多,但每一次出場都十分精彩,對劇情的發(fā)展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讓人印象深刻。很多人覺得《潛伏》中,吳站長是真正的心機高手,善于揣摩人心,做事又滴水不漏,吳太太能嫁給吳站長,是她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起初我也曾想過,吳太太和翠萍一樣都是出身農(nóng)村,胸無城府之人,吳站長完全可以找個借口休了她,然后找個更有能力也更有城府的女人作為他的賢內(nèi)助??蔀楹螀钦鹃L和別人都是逢場作戲,唯獨和吳太太交心,攜手一生呢?
睿智不一定要在當下,過后多咀嚼,反而會有更睿智的答案。我反復將《潛伏》看了幾遍,才發(fā)現(xiàn)這句話非常適合形容吳太太。她看似沒有攻擊力,為人處世十分和善,其實在很多方面,她比吳站長更懂得人性的弱點,也更容易看穿人的本質(zhì)。
吳太太親近翠萍,另有深意
吳站長讓余則成、馬奎和陸橋山把妻子接到天津,理由是男人除了工作之外,也不能忽視家庭。如今他們工作穩(wěn)定,也該把家人接過來享清福。不過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妻子是丈夫的最后一道防線。吳站長讓他們把妻子接過來,看似讓他們團聚,實際目的是監(jiān)視他們的一舉一動,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妻子就是捏住他們命脈的軟肋。
組織上本來安排秋萍和余則成做假夫妻,但是秋萍在來的路上意外去世了。翠萍是秋萍的姐姐,又和秋萍長得相似,所以臨危受命,代替秋萍完成任務。翠萍不識字,又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性格大大咧咧,一出場就讓余則成神經(jīng)緊繃。
吳站長在飯店安排了一桌飯菜,特地為翠萍接風洗塵。余則成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主要是想借這次機會套翠萍的話。
翠萍的穿著打扮十分土氣,吳太太便讓翠萍換上了旗袍。翠萍不知道旗袍的側邊會開叉,低頭環(huán)視衣服時又氣又羞,蹲在地上吼道:耍老娘,找死??!
翠萍的眼睛里全是憤怒,她以為站長夫人故意讓她穿這種衣服出丑,心態(tài)頓時崩了,也顧不得說一些場面話。一個鄉(xiāng)下姑娘竟然對站長的夫人大呼小叫,實在太不懂事。
在場的人都不敢吭聲,站長太太也尷尬地左右望。余則成耐心解釋,旗袍就是這樣的,你第一次穿,以后就會習慣了。站長太太笑著接話道:大妹子,旗袍就是這樣的,好看,咱們下鄉(xiāng)人也能穿!
站長太太不管是身份還是地位,都是飯局上這些人不敢得罪的主。翠萍讓她尷尬,她原本可以發(fā)火,甚至暗指翠萍不知好歹,但她不僅沒生氣,反而大度地為翠萍解圍。
翠萍沒吃過西餐,便問桌上的菜品都是什么?馬太太得意地說:這是牛排、沙律、羅宋湯。
馬太太言語之間滿是得意和驕傲,在她眼里,翠萍這種鄉(xiāng)巴佬就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和她們這樣的富太太在一起吃飯,就是高攀了。站長太太察覺到馬太太不懷好意,立刻嘲諷馬太太是上海人,知道牛排、沙律、羅什么湯。然后轉(zhuǎn)身對翠萍說:大妹子,這里咱們說了算,想吃什么盡管說,讓他們給你做去。
這場飯局,吳站長自從翠萍來過之后,一句話都沒說過。但吳站長夫人處處維護翠萍,為了幫她,不惜和馬太太互嗆。吳太太并不是不識大體之人,她和馬太太完全可以私下較量,為什么要當面讓馬太太難堪呢?
答案很顯然,她在暗示余則成,她的背后是站長,她們和余則成是一隊的。當然,她這么做,也有她的私心。
翠萍正式住在余則成家里后,和站長太太走得很近。她不會打麻將,就坐在站長太太身邊看她們打。后來吳太太還專門抽時間教她認識麻將。馬太太是地道的上海人,知道翠萍沒見過世面,故意說起他們看的書,還問起翠萍和余則成的夫妻生活。
翠萍知道這句話不懷好意,故意說那種事在家里有什么意思,應該在莊稼地里,在山坡上。翠萍口無遮攔,惹得馬太太忍俊不禁,還夸她有魄力,懂浪漫??纱淦茧x開麻將桌后,馬太太就諷刺翠萍太實在,這種事也好意思說出口。
吳太太不解,她們剛剛還佩服翠萍膽子大,放得開,現(xiàn)在就開始嘲笑她說話不經(jīng)大腦,這種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實在太可惡了。
吳太太和翠萍都是下鄉(xiāng)人出身,她知道馬太太等人都是真正的城里人,穿著打扮十分貴氣,聲音甜糯,有女人味。但這種人心眼小,又自帶傲氣,話里話外瞧不起別人。雖然她們待人熱情,卻缺乏真實,很難交心。
吳太太是這些太太中唯一的鄉(xiāng)下人,她一個人赤手空拳,就算渾身長滿了心眼,也一人難敵四手。但有翠萍在就不一樣了,翠萍雖然說話口無遮攔,有些時候還語出驚人,讓人尷尬,但這恰恰表明她沒什么心機,真誠干脆。
吳太太知道,這種人最好相處,一旦和她成為朋友,她一定會肝膽相照。余則成為人老實靠譜,是難得的人才。吳站長雖然是站長,但身處亂世,誰知道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萬一她們家出了什么事,以她和翠萍的交情,余則成絕不會袖手旁觀,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現(xiàn)在身份不明的時刻,誰都不得罪,尤其不要得罪對自己有利的人,就是最好的保命之道。
吳太太是吳站長不可多得的賢內(nèi)助
吳太太鮮少陪在站長身邊,只是這次工作特殊,吳站長要求余則成等人把妻子接來團聚,他作為領導,自然要以身作則先把自己的妻子接過來。
吳太太雖然是農(nóng)村出身,但是在吳站長身邊耳濡目染,身上已經(jīng)有了富太太的氣質(zhì)和打扮。一身紫色的旗袍,黑色的卷發(fā),有著她人到中年獨有的魅力。雖然言語之間還有鄉(xiāng)下人的土氣,但這個特點需要長時間的相處才能看得出來。
吳太太從不過問吳站長的工作,她每天的任務就是打麻將,和那些富太太聊家常。不過看似對什么事都毫不關心的她,卻在很多事情上都看得通透。
比如戴局長坐飛機秘密來天津,但是在來的路上失蹤了。沒有人知道飛機去了哪里,只有吳太太猜測戴局長的飛機直接飛去了延安,或者共產(chǎn)黨的人收買了開飛機的人,讓戴局長秘密飛到了延安。就在吳太太揣測結果時,接到了戴局長飛機出事的消息。
吳太太雖然沒猜到這個結局,但是她的判斷沒有錯,戴局長的事一定和共產(chǎn)黨有關。吳太太說出這番推測時,余則成和翠萍都懵了。他們沒想到一向只知道家長里短的吳太太,聰明起來竟然如此通透。
吳太太的聰慧除了讓余則成驚訝外,吳站長也算是第一個。吳站長想提拔一個人當副站長,不知道提拔陸橋山還是余則成,便問吳太太,她心目中的人選是誰?
吳太太直接表示,陸橋山最合適。這個答案讓吳站長十分意外。吳太太最認可余則成,和翠萍也走得很近,按理說,她應該向著余則成才對,可她卻認為提拔陸橋山合適。因為陸橋山的靠山是鄭介民,他們都是老廣幫的。再說了,余則成只是少校,職位不如陸橋山高。不過提拔余則成也有好處,他做事地道,知道花錢討好他們。
吳站長發(fā)現(xiàn),吳太太看起來大大咧咧,其實也有她精明的地方,雖然她沒有參與過吳站長的工作,但是對他手下人的做派了如指掌,知道他們的弱點、也知道他們背后的關系,和其中的厲害。
不過吳太太更精明的地方在于,她是吳站長的賢內(nèi)助,也是他隱形的得力幫手。吳太太從一開始就對翠萍有好感,多次和她拉近關系。她真的只因為翠萍出身農(nóng)村,大家出身相同才拉攏她嗎?其實她和翠萍走得近,也是為了打探消息。
吳太太經(jīng)常在家里組織麻將局,許多官太太都在她家里打麻將,大家在打牌時你一言無一語,說著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有生活中的苦惱。雖然這些埋怨話聽起來有些負能量,但其中卻隱藏著無數(shù)有用的信息。
丈夫?qū)ζ拮拥姆纻涫亲畹偷?,這些當特務的人白天在單位勾心斗角了一天,回到家只想發(fā)泄心里的苦悶,有苦水就對妻子倒。妻子自然聽到的就多了。她們打麻將時,精神都關注在麻將上,并不會思考這句話該不該說,有時候聊到一件事,就脫口而出了。
所以吳太太能從這些太太身上知道不少消息,包括別人不知道的內(nèi)幕。吳太太雖然是下鄉(xiāng)人,但是和這些官太太打交道,關系都處理得很得宜,也深受這些人的信任。她知道這些人背后搜刮了多少油水,也知道他們都拿著錢做了什么事。
這些消息,對吳站長的工作很有幫助。因為知道的內(nèi)幕越多,越能在關鍵時刻抓住對方的把柄救自己一命。她和翠萍一樣,看似沒有心機,但只要丈夫交代的任務,都能很好地完成。翠萍學習打麻將,和這些富太太整日在一起,不就是幫余則成更好地完成任務嗎?
吳太太和翠萍一樣,她們都是替丈夫辦事的。她們是鄉(xiāng)下人,說話直接,做事更直接,正因為看起來單純好相處,所以更容易取得別人的信任,也更容易打聽到內(nèi)幕消息。
吳站長位高權重,卻不是兩袖清風的官員。他一樣在靠官職斂財。穆晚秋的叔叔家財萬貫,因為當了漢奸被人唾罵,為了尋找出路,主動討好吳站長。吳站長算準了他有數(shù)不盡的金銀財寶,便趁此機會狠狠敲詐了他一大筆錢。
但這些錢財又不能外露,又不能藏在家里,吳太太就成了幫他處理錢財?shù)囊话押檬?。她會通過麻將桌的人脈找值得信任的人,要么把錢換成金條,要么拿著東西置換土地,或者換一個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把錢存起來。
如果吳太太敗家,或者不會理財,吳站長就算斂多少錢財都會被敗光,但吳太太精于打理,不僅保住了家產(chǎn),還讓錢生錢,足以支撐全家人一輩子的開銷。一個中年女人,肚子里沒有多少墨水,卻能在官場上吃得開,和那些富家太太官太太打成一片,可見其心機和能力之深??!
用真誠換真情,以善良為交點。
馬奎出事后,吳站長曾去馬太太家里呆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出來。吳太太不放心,和翠萍一起悄悄跟在吳站長后面。吳站長前腳剛走,吳太太就和翠萍沖進馬太太家,二話不說就和馬太太打了起來。
吳太太雖然是女子,但出身農(nóng)村的她有一身力氣。嬌小無力的馬太太壓根不是吳太太的對手,很快就敗下陣來,被吳太太打得鼻青臉腫。
吳太太為什么會打馬太太而不是怒打站長呢?因為吳站長在家里和在外面地位都很高,她不敢對他怎么樣,不然到時候吃虧的一定是她,所以她只能把怨氣對別的女人撒。
吳站長知道這件事后,氣得指責吳太太和翠萍是兩個可以進博物館的笨蛋,一個是白癡,一個是悍婦。他去找馬太太是辦公事,不是她們想的那樣。
雖然吳站長氣得來回踱步,頭發(fā)都亂了,但他也只是斥責了吳太太幾句,并沒有真的拿她怎么樣。吳太太顯然知道錯了,也不敢再鬧。
在外人眼里,吳太太和吳站長琴瑟和鳴,但很少有人知道吳太太之所以懷疑吳站長和馬太太,是因為吳站長曾做出背叛家庭的事,讓她失去了信任。
左藍去世時,吳太太才將吳站長的她婚姻的痛處揭開給翠萍看。那天,翠萍從吳太太口中得知左藍和余則成曾經(jīng)相愛過。翠萍不可置信,急忙問吳太太關于他們相戀更多的細節(jié)。
吳太太感嘆道:過去的事了,真的。你要是再生氣,就有些小家子氣了。男人在外面干革命,這種情況是常有的事。你家大哥在外面也搞過這套。我只能當做沒看見。只要不鬧,就不會休,鬧了就危險。反正出來干革命,不能娶二房的,他還能吃了我不成?
吳太太這番話,看似無心,實則藏著大智慧。她并不是愛情唯一論的女人,愛情雖然重要,卻不是女人的唯一。她一個鄉(xiāng)下女人能成為站長的太太,一輩子衣食無憂,這是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事??!
如果她因為吳站長有外遇而大哭大鬧,吳站長惱了,真的把她休了,到時候她還能找到像吳站長這樣有本事的男人嗎?那些有錢有勢的男人,怎么會放著如花似玉的姑娘不娶,卻娶她一個老太婆呢?
既然離婚的代價如此之大,不如裝作不知情。生在亂世,能好好活下去已經(jīng)實屬不易了。有愛情固然好,沒有愛情,能衣食無憂也算幸運。反正吳站長被規(guī)矩束縛著,就算他心有所屬,也注定了只有她一個正室太太。
她做不了他心中的唯一,卻能做掌握財政大權的女人,反正家里的錢財幾乎都由她掌管,吳站長真的出了什么事,她也不用愁錢財?shù)氖隆?/p>
蔡瀾在《看得開,放得下,才是人生》中寫道:放得下,是因為能看得開。而看得開,要仰仗于兩個方面:一要心足夠大,一要閱歷足夠滄桑。其實閱歷滄桑了,心也就大了。概括一點上,就是心要遼闊。心遼闊了,人生才能遼闊。
我并不是支持女人發(fā)現(xiàn)丈夫出軌后不離婚,而是佩服吳太太的做法。她愿意原諒吳站長,是她自己的選擇。有的人因為這種原諒而痛苦,覺得不公平,就算復合也放不下這根刺,但吳太太拿得起放得下,既然選擇原諒,就不再糾結。
婚姻中,所有的情投意合里,難免會藏著各取所需的成分。她衡量利弊后選擇了對自己更有利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可呢?生活就是這樣,要么看得開,要么就認栽。
她雖然在美貌上不如別的女人,但她會默默地讓自己成為丈夫的主心骨,做他最堅強的后盾。
吳太太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所以吳站長察覺到局勢不妙后,便讓太太先離開天津。他擔心廣州那邊靠不住,到時候讓她弟弟早一點到臺灣買點地,為他們的未來鋪路。一個人要有多信任另一半,才會把退路交給對方呢?
吳太太叮囑吳站長多加小心,便帶著行李離開了天津。吳站長坐在空蕩蕩的房間里,突然有些失落。太太走了,他覺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失去了很重要的東西。
吳站長的反應,恰恰從側面反映了吳太太在他心里的位置。吳太太雖然是農(nóng)村人,有脾氣、愛抱怨,但待人真誠,好相處。吳太太是真的對他好,真心實意照顧他。她不會像馬太太那樣精明漂亮的女人,雖然帶出去體面,卻免不了被算計,甚至戴上綠帽子。
吳太太說話做事接地氣,又藏著不易被人察覺的聰慧。她能做出讓人啼笑皆非的事,也能在關鍵時刻幫吳站長分析戰(zhàn)局,想好退路。
愛你的女人,只關心你過得好不好,不愛你的女人,只關心你錢財夠不夠多。
吳站長活了大半輩子,又怎么會不懂這個道理呢?雖然吳太太找馬太太鬧了一場烏龍,卻側面說明吳太太心里在意他,有他。她會吃醋,會發(fā)脾氣,但是在大事上有是非觀,懂得舉足輕重。
她雖然沒有經(jīng)歷過官場的爾虞我詐,卻在麻將桌上見過心思深沉、互相算計的人,見得多了,看人的眼光也毒辣。
大道至簡,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正是她足夠精明,能夠看清生活的本質(zhì),才會以誠待人,拉攏人心。她和翠萍好,甚至在吳站長面前夸余則成,就是看透了他們的本質(zhì)。他們善良,做事有底線,如果真的遇到什么事,或許只有余則成和翠萍,才是他們唯一的退路。
她正是看透了吳站長心機深沉,八面玲瓏,卻是理想主義者,心懷善念和仁義,所以陪他共患難,做他的賢內(nèi)助。吳太太和翠萍一樣,在人群中看似不起眼,但相處久了,她們的好深入骨髓,割舍不下也忘不掉。所以吳站長才會千帆閱盡,獨寵吳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