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翻拍的電影《3096天》劇照
文|意挽
編輯|意挽
“我已經原諒了他所做的一切,否則我的心中將會有太多的仇恨和負面的情感,那對我的身心都是一種損害。我想,他小時候曾經受過很深的傷害,扭曲了他的良心,這讓我可憐他同情他?!?/p>
奧地利一個女孩娜塔莎,10歲時被一名陌生男子沃爾夫岡綁架并囚禁。
娜塔莎被沃爾夫岡折磨了3096天后,一個意外地機會,才讓娜塔莎從這個惡魔身邊逃離開。
但是當警方接到娜塔莎的報警對沃爾夫岡時,沃爾夫岡早就躺在火車軌道上自殺而了。
讓人奇怪的是,娜塔莎在得知沃爾夫岡自殺后,反而痛哭了起來,甚至自責是自己導致他自殺。
到底這3096天內娜塔莎經歷了什么?沃爾夫岡又為什么囚禁娜塔莎?
娜塔莎小時候
2006年,在奧地利某個社區(qū)的街道上,一個女孩正在狂奔著。
女孩時不時的還會慌張的回頭看著身后,像是有個人在追她一樣。
突然,女孩停在了一棟房屋前,她轉身跑進院子。
女孩通過拍打窗戶,向里屋正在做飯的老婦人喊著些什么。
里屋的老婦人也被這突如其來的陌生女孩下了一跳。
回過神以后,她隱約聽見女孩好像說需要自己幫助。
但是這位老婦人并不認識這個女孩,她不敢隨便地為她開門。
窗外的女孩見狀,連忙哀求著老婦人,希望她可以幫自己報警。
猶豫過后,老婦人轉身回到了屋里撥打了報警電話。
很快,警方來到了老婦人家中,帶走了女孩。
這個女孩就是娜塔莎。
面對警察,娜塔莎慌亂半天的心,總算是平靜了下來。
她開始對警察講起了自己那長達3096天的痛苦經歷。
娜塔莎小時候
1998年3月2日早上,10歲的娜塔莎因為賴床,和媽媽發(fā)生了爭執(zhí)。
賭氣的她連母親給她準備的早餐都沒有吃,就摔門自己去了學校。
出家門沒多久,娜塔莎就看見一輛白色的轎車停靠在路邊,車邊還鬼鬼祟祟地站著一個男子。
父母離婚以后,娜塔莎就跟著媽媽搬到了一個治安不太好的社區(qū)內。
所以娜塔莎看到這個奇怪的男子,就覺得會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
于是娜塔莎就加快腳部,想要趕緊離這個男子遠遠的。
眼看著離這個男子越來越近,娜塔莎內心更加的慌張。
突然,男子一把將她拽到了車邊,然后把她拖進了車里。
這一系列的行為太快了,娜塔莎根本就來不及求救。
就當娜塔莎想要通過拍打車門引起附近人注意時,這名男子上了車,并且惡狠狠威脅著娜塔莎,讓她閉嘴,否則就殺了她。
年僅10歲的娜塔莎,被這名男子的話給嚇到了,立馬窩在了角落里不敢說話。
娜塔莎小時候
很快,男子將車停在了一個院子內,然后從后備箱里拿出了一個毯子,將娜塔莎裹在了毯子里抱進了房間。
娜塔莎不知道男子要做什么,她不敢呼救,她擔心這名男子真的會殺了她。
隨后,男子將娜塔莎帶到了一個只有一張木床和一小塊兒洗漱的區(qū)域地下室就轉身上樓了。
娜塔莎不知道男子為什么要綁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將會面臨什么,此時的她很害怕,她很后悔早上獨自出門。
沒過多久,娜塔莎就知道了,綁架自己的這名男子名叫沃爾夫岡。
沒有別的原因,只是他想要找個人當他的“奴隸”,而碰巧,娜塔莎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娜塔莎苦苦哀求著沃爾夫岡放過她,她失蹤了,她的父母一定很著急。
可是沃爾夫岡聽到娜塔莎想要回家的話時,就憤怒地告訴娜塔莎,她的父母并不愛她,也沒有找過她。
甚至還將娜塔莎的書包和原本穿著的衣服,燒了個一干二凈。
剛開始,沃爾夫岡為了讓娜塔莎服從于他,經常不給她送飯。每次都是約摸著,娜塔莎已經餓的不行的時候,沃爾剛夫才會去給娜塔莎送一點少的可憐的飯菜。
慢慢的,娜塔莎也明白,不管自己怎么哀求,反抗都沒有用,只能順從與沃爾夫岡。
沃爾夫岡也開始對娜塔莎友好起來,不僅給她買零食吃,還會陪娜塔莎做游戲,給娜塔莎講知識,甚至還會在娜塔莎睡前給她講故事。
可是有時候的沃爾夫岡對娜塔莎非常兇殘,娜塔莎的一點小舉動,或者一句話引得沃爾夫岡不高興,就會遭到他的毒打。
每次沃爾夫岡打完自己,娜塔莎就會記錄下來。
在娜塔莎的記錄中,有一星期她連著被打了200多次。
而且,沃爾夫岡還有非常嚴重的潔癖,他命令娜塔莎每天為自己干家務,每件物品上都不能留下灰塵或者指紋。
為了防止娜塔莎的頭發(fā)落得到處都是,沃爾夫岡命令娜塔莎用塑料袋裹著頭部。
后來,沃爾剛夫覺得麻煩,索性剃光了娜塔莎的頭發(fā)。
沃爾夫岡
娜塔莎12歲的時候,沃爾剛夫強奸了她,并從那以后還要求她半裸著做家務。
娜塔莎曾想過逃離出這個牢籠,她甚至想過自殺,但是每次都沒有成功,反而還換來了一頓頓毒打。
在這看不到頭的日子里,娜塔莎也差不多學會了如何順從沃爾夫岡,也知道如何能討他歡心。
隨著娜塔莎慢慢長大,和她越來越聽話。
沃爾夫岡將她從地下室放出來,允許她在院子里感受一會兒陽光。
有時候,沃爾夫岡也會允許娜塔莎在他的床上睡覺。
心情不錯的時候,沃爾夫岡還會開車帶著娜塔莎外出兜風或者購物。
但是即便如此,娜塔莎也不敢輕易逃走,因為每次可以“自由活動”時,不是被沃爾夫岡緊緊地銬著,就是被他威脅著。
娜塔莎心里清楚,現在沃爾夫岡對自己已經放松很多警惕了,只差一個好的逃跑機會了。
很快,這個機會便來了。
沃爾夫岡家
2006年8月23日,娜塔莎陪著沃爾夫岡在院子里洗車。
這時,沃爾夫岡的電話響了。
由于吸塵器的聲音太大了,沃爾夫岡便跑到了屋里去接電話。
看著沃爾夫岡進屋,娜塔莎發(fā)現,花園的門沒有上鎖。
于是娜塔莎將吸塵器的聲音調到了最大,轉身就跑了出去。
跑出去的她一直擔心沃爾夫岡發(fā)現后追出來,跑了很久她才敢停下來隨便找了戶人家求救。
就這樣,娜塔莎才結束這3096天的“噩夢”。
警方在聽完娜塔莎的話后,都不禁一驚。
在核對了娜塔莎的信息后,警方發(fā)現,其實在娜塔莎被綁架后第二天,她的父母就報了案。
而且在當時,還有一位目擊者!
這位目擊者是一位比娜塔莎大兩歲的女孩依西塔。
在娜塔莎被綁架那天,她也是正要去學校的路上,看到走在前方的娜塔莎。
依西塔知道娜塔莎和自己是一個學校,但是兩人并不熟,所以依西塔就沒有上前跟娜塔莎打招呼。
也就是因為這樣,依西塔目睹了娜塔莎被綁架的全過程。
當時電視上有關尋找娜塔莎的報道
在依西塔的供詞內,綁架娜塔莎的一共有兩個人,一個男子將娜塔莎拉上了車后,另一個男子立馬開了車。
而且當時警方也根據依西塔的供詞,找到過沃爾夫岡進行詢問。
但沃爾夫岡向警方提供了不在場證明,并謊稱當天自己的車被朋友借走了。
最后,因為綁架娜塔莎的人從未聯系過她的父母,警方也無法判斷娜塔莎是否安全。
慢慢地,警方也放棄了調查,這個案件也由此擱置了。
這時的警方對順利“出逃”的娜塔莎做了一系列的檢查,雖然檢驗結果還沒有出來,無法確定眼前的就是真正的娜塔莎。
但是警方早就相信了娜塔莎的話,開始動身前往沃爾夫岡的家里,逮捕他。
當警方抵達沃爾夫岡的家里時,發(fā)現屋子里早就沒有了他的蹤影。
警方立刻將這一情況反饋到警局,派其他人對沃爾夫岡進行了全城的搜索。
隨后便來到了娜塔莎所說的,地下室的位置。
在警方仔細地搜找下,終于發(fā)現了藏在車庫內的地下室入口。
順著入口下去,有一個柜子。
警方挪開柜子后發(fā)現,里面有一個很長的保險柜門。
在想盡辦法打開保險柜門后,警方發(fā)現里面藏著的是一個狹小的空間。
穿過這個空間,警方才終于來到娜塔莎所說的,那個困住她的地下室。
地下室內的擺設,跟娜塔莎形容的一模一樣:里面大概只有5平米,但是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可以上廁所也可以洗漱。還有沃爾夫岡這些年來,接連為娜塔莎買來的書和其他用品。
通過找地下室的不易,警方也理解,娜塔莎為何一直無法從這個5平米的地下室里跑出來。
娜塔莎的地窖
就在這個時候,另一邊的警方傳來了消息,他們在商場地下室找到了沃爾夫岡的車,但是他并不在車里。
警方立刻意識到,沃爾夫岡一定是逃跑了,但是他會跑到哪去呢?
火車站那邊傳來了一個消息,讓警方震驚了。
有一名男子臥軌自殺了,在經過檢查后,警方確認,死的就是沃爾夫岡。
而此時娜塔莎在得知沃爾夫岡自殺后,竟痛哭了起來。
明明她是受害者,為什么會對綁架者去世的消息這么難過呢?
娜塔莎的父親這時提出,肯定不是一個兇手。
警方也回想到之前依西塔的供詞,追問娜塔莎,沃爾夫岡是否有同伙?
但是娜塔莎一口咬定,只有沃爾夫岡一個綁匪。
當事人的否定,讓警方也無可奈何。
在娜塔莎的父母接到警方的消息時,立刻趕到了警局去接自己的女兒。
卻遭到了娜塔莎的拒絕,而且當時娜塔莎已經18歲了,所以警方也就尊重了娜塔莎的決定,并將娜塔莎寫的一封信,轉交給了娜塔莎的父親。
在這封信中,娜塔莎告訴父親,自己不想接觸外面的世界,想要自己待一段時間,等自己調節(jié)好以后,再和家人們相聚。
警方其實對娜塔莎的這一行為非常疑惑。
先是娜塔莎為了沃爾夫岡的死而自責,現在又是不愿和自己的家人見面,她到底為什么會這樣?
心理醫(yī)生解答了警方的這個疑惑。
因為娜塔莎從10歲就開始被沃爾夫岡囚禁,所以剛從“地獄”出來的她,還無法信任任何人,包括她的父母,所以娜塔莎才會抗拒和父母見面。
對于娜塔莎的這些心理,心理醫(yī)生斷定他得了一種叫“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的心理病。
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又稱為人質綜合征,是指被害者對于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協(xié)助加害人。
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他們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們采取了“我們反對他們”的態(tài)度,把解救者當成了敵人。
這也就是為什么,娜塔莎會在得知沃爾夫岡自殺時痛哭。
被解救出來后的娜塔莎
對于心理醫(yī)生的解釋和女兒的信,娜塔莎的父親接受女兒的選擇,但是他想起當時依西塔的證詞,便憤怒追問警方,另一名兇手怎么沒有被抓獲。
其實警方早就鎖定了一個叫恩尼斯的人,他是沃爾夫岡最好的朋友。
就在娜塔莎報警的當天,警方就去找過恩尼斯。
不止是因為恩尼斯的身份,還因為警方發(fā)現沃爾夫岡在逃跑的時候,曾聯系過恩尼斯。
可是面對警方的質問,恩尼斯表示當天是沃爾夫岡慌張的找上自己,要求他送自己去火車站,他只是按照他的請求,送到火車站后就走了。
而對于娜塔莎,恩尼斯也只是說,在娜塔莎報警的前一個月才剛認識她,沃爾夫岡說娜塔莎是自己的女朋友,而且當時的娜塔莎也并沒有向他求救的意思。
對于恩尼斯的話,警方無從證實,再加上娜塔莎也并不愿再開口提及有關被綁架的事情,所以警方只能暫時聽信恩尼斯的話。
后來,警方在調查中發(fā)現,在沃爾夫岡死后,娜塔莎經常與恩尼斯通話,甚至有一次兩人打了五個小時的電話。
這讓警方不禁疑惑,恩尼斯是否就是另一個兇手?
可是經過了長達一年多的調查,警方都沒有查出真相。
2008年,娜塔莎開始接受媒體的采訪,還舉辦了3期個人專場,來給眾人講她這八年的經歷。
2010年,娜塔莎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本自傳,取名為《3096天》。這本自傳還被翻拍成了一部電影,在2013年上映。
2011年,法院最終將沃爾夫岡的所有財產包括他的房子,以這8年的精神損失補償費判給了娜塔莎繼承。
而娜塔莎在得知這一消息時,所做的舉動也是讓人無法理解。
她很快就搬進了沃爾夫岡的房子里面,而且還一直開著沃爾夫岡留下的那輛車,身上也隨時裝著沃爾夫岡的照片。
娜塔莎和她寫的書
這讓她一度遭受許多網友的指責。
不過后來也通過家人的陪伴和自己的自我調節(jié),娜塔莎也慢慢的進入了正常且平靜的生活。
我們無法客觀的評價她的心理路程,不管怎樣,至少她慢慢的從那陰影中走了出來,愿她以后能夠幸??鞓?。
通過她的故事,也警示著大家,出門在外的時候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保護好自己。
愿這樣的悲劇不再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