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潛心天文研究
打開了中國人
追問宇宙的“天眼”
他燃盡一生
在世界天文史上
鐫刻下新的高度
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
“時代楷模”南仁東
2017年的今天
南仁東逝世
從落后于人到一馬當先
“中國天眼”
成了他人生道路上
堅定無悔的選擇
凝結了他一生的心血與汗水
一 句 話
上世紀90年代初
中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口徑不到30米
和美國的射電望遠鏡相比
差距巨大
1994年
曾在日本擔任客座教授的南仁東
放棄了高于國內(nèi)300倍的薪資
毅然回國,投身科研
他決心建一個世界上最大的
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他說
“別人都有自己的大設備
我們沒有
我挺想試一試”
就是為了這句話
從1994年到2005年
年近半百的南仁東親力親為
為“天眼”的選址東奔西走
十多年間
他尋遍了貴州大山里的上百個窩凼
踏遍了亂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
有一次天氣極端惡劣
他頂著瓢潑大雨
毅然堅持下窩凼考察
忽然間山洪裹挾著砂石咆哮而下
在生死攸關之際
他往嘴里塞了幾顆救心丸
連滾帶爬回到埡口
才得以保住性命
歷經(jīng)千辛萬苦
南仁東最終在391個備選洼地里
選中了條件最適宜的大窩凼
作為望遠鏡臺址
“中國天眼”有了建成的希望
南仁東還在興奮地規(guī)劃著
實踐著每一步的建設工作
可他的生命
卻在慢慢走向倒計時
一段影像
這段影像
拍攝于南仁東罹患肺癌后
2015年
已經(jīng)70歲的南仁東
被確診肺癌
但他并未因此放下手頭的工作
必要時還是毫不猶豫地奔赴現(xiàn)場
當時的南仁東聲帶受損
說話已經(jīng)十分吃力了
可他依舊沙啞著聲音
一字一頓地認真詢問著、講解著
他說
“天眼”如果有一點瑕疵
我們對不起國家
這是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
卻讓所有人淚流滿面
2016年9月25日
FAST主體結構落成
盡管身體早已經(jīng)不起折騰
他仍然從北京飛赴貴州
親眼見證了自己傾注22年心血的
浩大科學工程落成
一切的一切
都在向他期待的方向一點點邁進
可他的生命
卻走向了盡頭
一 首 詩
“美麗的宇宙太空
以它的神秘和絢麗
召喚我們踏過平庸
走進它無垠的廣袤”
在生命的最后時光
南仁東寫下了這首詩
字里行間流露出
對浩瀚宇宙的憧憬與渴望
或許,此刻的他
心中有不舍、有留戀
有對“天眼”的牽掛
也有對家人的歉疚
他想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他放心不下的還有很多很多
可無情的病魔
還是奪走了他的生命
2017年9月15日
那個最懂“天眼”的人
永遠離開了我們
一年后
天上多了一顆“南仁東星”
在浩瀚無垠的太空中
默默守護著我們
他曾說
“在浩瀚的宇宙中
人的一生無論做過什么
都微不足道”
但無論歲月如何變遷
他的名字
我們永遠記得
他的故事
我們永遠記得
致敬,南仁東!
本文來源:新華網(wǎng)、CCTV國家記憶、央視新聞、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