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86版這一經典的成名之作離不開導演楊潔的辛勤耕耘,她曾帶領知名演員一路跋山涉水,到中國各省取景,也因此,這樣的知名演員談起楊潔導演,始終心存感激,正是由于楊潔導演的鐘情和精湛的甄選人才的眼光,才造就了這樣的知名演員。除了這里眾多的藝術大師之外,她并不只是對楊潔導演沒有表示感謝,而是因為一出戲而結仇,直到楊潔導演去世,她都不愿原諒,此前77歲的她依然禁不住談及出演《西游記》,她就是白骨精的飾演者楊春霞。
不可認同的是,這位老藝術家因為扮演“白骨精”而紅了,但也是討厭這個人物角色。而她與楊潔導演之間的恩仇,也是令人扼腕。80年代,楊潔導演正在為《西游記》的拍攝奔波,特別是為了拍“白骨精”,她因找不到合適的明星而焦躁不安。關于“白骨精”這個角色,挑選難度系數(shù)確實很大。首先,可以是一位佳人,或者是一位充滿女性氣質的佳人,并且必須具備足夠的女神范。
只是,切合這種需求或者不足,有些人就想去演。以前大家當然不覺得這個人物角色太夸張了,但是在那個時代,大多數(shù)女藝人都不愿意演這么恐怖的人物角色。在楊潔想到楊春霞并尋找她來示意的時候,楊春霞和其他女藝人一樣,非常吃驚,而且很氣憤,脫口問道:“哪位?看我像白骨精嗎?”無路可走 ,當時的觀眾很容易把名人和人物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現(xiàn)在大家都是這樣,很多人都忍不住把名人和名人本身聯(lián)系在一起。楊春霞的發(fā)脾氣不會太難控制,畢竟,“白骨精”是眾多妖怪中最暗淡、最害怕的一個。
只是在楊潔一針見血的勸諫下,楊春霞或最終或愿意了,但,也有標準。在《西游記》里,她要求女兒國的國王也由她來演,這樣可以補償自己受損的品牌形象,楊潔同意了。眾所周知,最終,楊春霞將“白骨精”演成了“白骨精”,從那以后,凡談及“白骨精”,觀眾腦中必然會閃過《西游記》中“白骨精”的品牌形象,可女兒國的國王,也是由楊潔扮演,一模一樣的美麗風姿綽約。沒錯,楊潔導演說的是不信的話。想到扮演“白骨精”再演“女兒國之王”,會被觀眾認出,這場戲就說不完了,所以,楊潔只狠毒地低聲下氣違反了服務承諾。于是,楊春霞和楊潔就成了梁子。而楊春霞也沒有料到的是,因為參演《白骨精》,這伙人順便也厭煩了她,聽起來,她從來沒有參加過《西游記》的攝制組,也從未與楊潔有過接觸,直到2017年楊潔導演去世,她也從未與楊潔接觸,更不愿容忍。
這個期間,由于內心的愧疚,導演楊潔還特意在電視上向楊春霞表示歉意,但是,卻無濟于事,楊春霞視而不見。就是這樣,楊春霞還請她身邊的盆友禁止提《西游記》和《白骨精》,她自己卻只字不提。這個恩仇,對于楊春霞來說,對于楊潔導演的反面,對她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而楊潔導演,也是有著災禍言的。臨終前,楊春霞雖然表示歉意,但也表示不后悔,她的決定很得體。的確,從大的方面來看,楊潔還是沒有犯錯誤,假如讓楊春霞一個人演這樣一個懸念人物,怕是會進戲的,也許,《西游記》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演經典了。僅從自己的感受來看,楊潔一直都是一個出爾反爾的人。
不管怎么說,楊春霞對舊事毫不在意,只是,幾十年過去,楊潔也沒有,不知道看到《西游記》的現(xiàn)在造作,楊春霞能不能已經學會放下仇怨了。確實,楊春霞對《西游記》有過很大的放棄,但楊潔的良苦用心和對爭議的默默接受,也讓很多人大伙兒都知道,她雖然行騙了楊春霞,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楊春霞。只是說,為了更好的經典,楊潔導演和楊春霞老師都很不容易,歲月即使在楊潔去世之前,也盼望著他們的恩仇能在這里慢慢消逝,直到消失。這些都是對造型藝術赤誠之士,非常值得我們去了解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