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沒有西瓜可以,但絕對不能沒有空調,尤其是南方的朋友們,空調絕對是大家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救命稻草”。很多朋友恨不得24小時開著空調,但涼爽的同時,電費“蹭蹭蹭”的增長也確實讓人心痛不已??照{耗電可能和你的使用習慣有關哦,尤其是“制冷”和“除濕”這兩個功能沒有充分運用起來,不知不覺間就讓你白花了不少電費!
那么“制冷”和“除濕”究竟哪個更省電,又該如何合理運用呢?制冷模式下,空調中的制冷劑從高壓氣體變成冷凝液體,再通過蒸發(fā)器的蒸發(fā)吸熱變成冷氣吹出來,從而達到制冷的效果。而除濕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制冷模式”。在除濕模式下,空調是低風量工作的,這樣能夠幫助水蒸氣凝結,從而達到去除濕氣的效果。
“除濕功能”真的更省電嗎?空調在除濕運行狀態(tài)時,空調的電腦板芯片的設計(默認濕度)是60%-65%(人體適宜濕度),低于這個濕度時,空調就停止運行了,也就不再耗電了。而制冷狀態(tài)在設定最低溫度運行時,空調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設定溫度運行,所以耗電量就大;反之,空調制冷狀態(tài)在設定最高溫度時,空調在運行后很短的時間內就會達到最高設定效果,空調 壓縮機 就停機了,耗電量就會小了(就比除濕狀態(tài)時省電了)。
如何合理使用“除濕”與“制冷”呢?1、天氣潮濕悶熱時使用除濕功能,水分會立即排出室外,同時保證室內的降溫效果,壓縮機正好也會停工小段時間,在此環(huán)境下除濕功能更省電:2、遇上高溫天,室外溫度持續(xù)走高時使用制冷模式,空調降溫效率最大化,更加省電。3、除濕功能不能整夜開,整夜開除濕會使空氣干燥導致皮膚缺水;4、每次除濕使用1-2小時即可,時間長了會加重壓縮機負荷,損傷空調;5、除濕溫度一般是預設的,如果需要手動設置,請設置比室溫降低2-4°最佳;氣溫在20°C-30℃之間使用除濕比制冷更省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用電器在生活中自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炎熱的夏季,空調便能給我們提供舒適的生活學習辦公環(huán)境,那看了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除濕和制冷哪個省電后相信朋友們都了解了,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