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畫風清奇”的小三
上世紀八十年代時,瓊瑤是文學青年眼里的愛情專家,是很多人的精神偶像。
時光荏苒,那些動人愛情的華麗外衣,被一層層剝?nèi)ァ?/p>
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就是一個“小三”傷害原配的故事。
《新月格格》里,努達海父子倆都喜歡上新月格格,新月愛上了能做她父親的努達海。
她對努達海的原配說:“我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我是來加入這個家的。”
瓊瑤作品劇照
《一簾幽夢》里,一個女孩躺在姐夫的懷里,說:“我既不要名分,也不要地位,你要多愛姐姐,只留一點點給我就可以了?!?/p>
瓊瑤作品劇照
如此畫風清奇的“小三”,在瓊瑤的故事里比比皆是。
在現(xiàn)實生活里,瓊瑤的愛情再偉大,也改變不了“小三上位”的事實。
對于插足平鑫濤的婚姻,瓊瑤表示:“若當時我退出就是三人的不幸,我把這3個不幸變成3個幸福?!?/p>
瓊瑤
瓊瑤表示做“小三”不怨她,問題出在男人身上。
一旁的平鑫濤接受這個說法,表示:“我可以接受,感情這件事情不得已?!?/p>
但當年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瓊瑤和平鑫濤
二、初戀是她的中學老師
瓊瑤出生在那個動亂的年代,4歲時就和家人一起四處逃亡,好幾次都差點被鬼子抓住。
幾經(jīng)輾轉(zhuǎn),一家人逃到了臺灣省,在一座日式的小房子里,一家人就此落戶。
好在瓊瑤的父母都不是等閑之輩,父親在大學謀到一個副教授的職位,母親也在中學里找到一個老師的工作。
瓊瑤作品劇照
一家人有了生活的根本,可瓊瑤并不快樂。
教書育人的父母對子女們要求很高,瓊瑤的妹妹和弟弟們成績非常好。
只有做長姐的瓊瑤嚴重偏科,數(shù)學只要20分,被母親認為是恥辱。
瓊瑤16歲時給母親留下一封信,寫道:“一個破碎的我無法拼湊出一個完美的我,就讓這個不夠好的我消失吧!”
之后,她吞下了母親的一整瓶安眠藥,等到被救回來時,已經(jīng)是一周之后。
母親再也不敢這么逼她了!
瓊瑤作品劇照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瓊瑤的父母就是師生戀,還是學生的瓊瑤也愛上了自己的老師。
不幸的是,她給老師寫的情書被母親發(fā)現(xiàn)。
比瓊瑤大25歲的國文老師,被瓊瑤母親的四處告狀,搞丟了工作,還身敗名裂。
瓊瑤送老師離開時,老師說:“你20歲生日那天,我會在嘉義火車站等你?!?/p>
據(jù)說趙薇的歌曲《離別的車站》,就是瓊瑤根據(jù)這次送別而寫。
但瓊瑤并沒有赴這場“火車站之約”,她與臺大文學系的才子慶筠相戀了。
三、貧賤夫妻百事哀
慶筠雖然窮,但是卻在報紙上成功地發(fā)表了文章。
瓊瑤文筆不錯,卻屢次投稿失敗。
瓊瑤本是抱著請教的態(tài)度,最后卻落到慶筠的懷里。
21歲的瓊瑤不顧母親阻止,與慶筠結(jié)為夫妻。
瓊瑤
貧賤夫妻百事哀,慶筠到國外謀生,掙不到錢不說,還要瓊瑤接濟。
留在家中的瓊瑤,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寫作賺錢,艱難地支撐著這個家。
《皇冠》雜志社是錄用瓊瑤作品最多的平臺,被瓊瑤引為“貴人”,她沒想到的是,她會和“貴人”發(fā)生故事。
瓊瑤
丈夫慶筠在國外混不下去了,回到家中,不僅不對妻子感恩,還對她百般怨言。
慶筠越發(fā)墮落,還迷上了賭博。
瓊瑤的寫作事業(yè)卻越發(fā)精彩,她的長篇小說《窗外》大受歡迎。
她與中學老師的戀愛也廣為人知,在小說里,她的父母也不是什么光彩的角色。
瓊瑤作品劇照
丈夫說她,全世界都知道你愛的是中學老師,而不是我。
父母埋怨她,寫自己的風流自傳,丟人,還靠出賣父母賺錢。
沒有人理解她,唯一支持瓊瑤的就是《皇冠》雜志社。
瓊瑤作品劇照
四、小三上位
小說《窗外》大賣,雜志社的社長平鑫濤親自給她寫信,大贊她的才華,還與她繼續(xù)約稿。
平鑫濤邀請瓊瑤到臺北做電視訪問,還在自己家的斜對面給瓊瑤租房子,幫她安排傭人,讓瓊瑤安心寫作。
平鑫濤的妻子林婉珍帶著三個孩子,對瓊瑤非常歡迎,總是照顧她們母子倆。
平鑫濤一家
搬到臺北的瓊瑤,果斷地與慶筠離婚,開始專心創(chuàng)作。
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啞妻》、《婉君》等作品,風靡整個文藝圈,還被拍成影視作品,也是大受歡迎。
在這期間,瓊瑤與平鑫濤有了感情,兩個人的事被傳得沸沸揚揚。
但那時的林婉珍還很相信丈夫,對他處處維護。
林婉珍
她不知道的是,丈夫已經(jīng)對瓊瑤表白,表示一生都不會放掉她。
兩人偷偷地交往著,瓊瑤讓平鑫濤離婚,他以孩子太小為由,請瓊瑤再等幾年。
瓊瑤卻不愿意,想要分手。
平鑫濤在瓊瑤面前,將車沖懸崖開去,以死相逼,求瓊瑤不要分手。
就是如此狗血,瓊瑤大哭,表示不再提分手。
瓊瑤和平鑫濤
但流言蜚語很可怕,不堪受辱的瓊瑤飛到國外,準備嫁給別人。
平鑫濤迅速與林婉珍離婚,去追瓊瑤。
他與林婉珍離婚時說:“你比較堅強,她比較柔弱。”
戲劇來源于生活,這樣的三觀才會有那些“毀三觀”的愛情故事。
平鑫濤拋棄原配,原因有瓊瑤的逼迫,也有平鑫濤的見異思遷,一個巴掌拍不響。
所以大眾只罵瓊瑤一人還真不對。
瓊瑤始終認為錯不在她,錯的是平鑫濤的“不放手”,她最多就是失誤在“沒能逃掉”。
不知是在騙別人,還是騙自己,兩人結(jié)婚后,瓊瑤就背上了“小三”的罵名。
五、平鑫濤的結(jié)局
2017年平鑫濤病重,非常痛苦。
瓊瑤主張放棄插管,讓他安然離去。
平鑫濤的子女不肯,對她大聲討伐,林婉珍也加入討伐瓊瑤的行列中。
幾經(jīng)爭吵,瓊瑤在社交平臺上寫道:“我的人生一敗涂地”。
事件爆發(fā)后,瓊瑤寫了一本新書《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課》。
這是一本提倡“善終權”的書。
瓊瑤和平鑫濤原定,在平鑫濤86歲時選擇一個美麗的地方,兩人一起“安樂死”,她認為這很浪漫。
但平鑫濤86歲時反悔了,認為不該用人為的死亡來干預生命。
平鑫濤去世時92歲,他的子女與瓊瑤徹底分裂。
瓊瑤收回了授權《皇冠》雜志的版權,就連新書也是交給新的出版社出版。
平鑫濤的子女說,不懷疑瓊瑤對父親的感情,但父親當時的情況做“善終”并不合適,當時醫(yī)生表示父親是有好轉(zhuǎn)的可能的,所以他們做子女的才會堅決反對。
如此看來,瓊瑤要的是浪漫,是愛情至上,但平鑫濤只想活著。
一段情,半生罵名,是幸運還是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