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C01這車,最近火得很。倒不是這車做了什么驚世駭俗的東西,也不是這車開創(chuàng)了一個什么新的時代,C01爆火的原因其實就一個:性價比高。根據(jù)零跑汽車官方以及大量和零跑有商配合作的媒體們文章所言,零跑C01成功“重新定義了20萬級新勢力智能汽車的性價比高度”。而主要論據(jù)有兩點:首先,C01是目前20萬這個區(qū)間里的純電智能轎車里,體型最大的,5米車長,2930的軸距,和售價40萬以上的蔚來ET7相比,體型上也差不了多少。這么大的車,預售價才18萬,的確算是“便宜又大個”。其次,根據(jù)零跑官方所言,C01是“20萬級智能化的全新表述”。具體展現(xiàn)形式是,C01中控臺平行擺放著三塊大屏幕,可以實現(xiàn)三屏互聯(lián),能提供功能繁多的智能交互。官方怎么說的我們先不說,C01的性價比是不是真那么高,我們也暫且不談,我們想就“智能化的表達形式”這個話題展開聊聊。到底如今的智能汽車,怎樣才叫智能化?
什么才是主要矛盾?
偉人曾說過,要分清楚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要辯證地看待兩種矛盾。那么在智能汽車上,在智能化這個話題下,到底什么才是主要和次要矛盾?有的言論可能以為,只要看著酷炫就是智能,也有的人會認為,像特斯拉那樣,把車機變成手機,就是智能。但說白了,他們都沒分清楚真正的主次。
一個根本的問題:汽車是什么?汽車自然是一種交通工具,在無人駕駛還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的當下,汽車是要由人類駕駛的,這是常識??刂浦惠v車上所有乘員生命安全的,自然應該是坐在駕駛座上的那個人。所以這里我們基本上就能得出一個結(jié)論:智能汽車的智能化的定義,應該是圍繞著駕駛員展開的。那么這個話題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那就變成了因為人類駕駛員經(jīng)驗和控制能力不足,在某些特定路況下無法很好掌控車輛,從而可能會對車上乘員及道路上的其他使用者的生命安全產(chǎn)生風險。簡而言之,智能汽車的智能化核心,從來都應該是自動駕駛和相關(guān)的輔助駕駛技術(shù)。
而在我國法規(guī)還未對高級自動駕駛開放的時候,真正可以解決主要矛盾的智能化定義,應該是有著高度自動化,無人化的泊車輔助技術(shù)。就好比威馬汽車所做的那般。從一開始,比較基礎的輔助泊車,到W6上市初期固件中的特定固定停車位無人泊車,再到如今為W6 OTA的新版固件中引入的PAVP功能,即非特定場景自學習無人泊車。實際上,威馬在無人泊車系統(tǒng)上的不斷精進,才是符合當前用戶對智能汽車最核心的期待的??梢哉f,威馬解決的是智能化的主要矛盾問題。而多屏聯(lián)動這些,在現(xiàn)階段只是次要矛盾而已。
多屏聯(lián)動需要理性看待
誠然,零跑C01上那三塊屏幕確實看著很壯觀,但我們必須理性看待這兩年在智能汽車上大面積出現(xiàn)的多屏聯(lián)動。典型的多屏聯(lián)動系統(tǒng)的邏輯,是儀表屏在正常駕駛時為駕駛員提供駕駛信息的同時,中控屏充當導航,而位于副駕的第三塊屏則為副駕乘員提供一些有限的娛樂項目,例如視頻、音樂、簡單的互動游戲等,這種邏輯非常合理。
但如今有為數(shù)不少的車企,為了強化自己“娛樂感”的產(chǎn)品SLOGAN,為了最大化展現(xiàn)自己“車機手機化”的能力,居然把三塊屏中的2塊,即中央屏和副駕屏,全部拿來做娛樂屏使用。更有甚者(這里點名批評長安深藍SL03),甚至為了娛樂,把中控屏設置為可左右搖擺模式,在駕駛員開車時,副駕如果需要看視頻聽音樂,哪怕只是和車機對話,原本顯示導航界面的中控大屏,會立刻切換到娛樂界面,并且向副駕駛位置傾斜!更有一些車企的多屏聯(lián)動機制,甚至允許車輛在行駛中,車內(nèi)乘員可以在車里游玩體感游戲!大家只要稍加想象,就能想到這些多屏聯(lián)動機制,在實際駕駛時隱藏著多大的安全隱患。而更可怕的是,這些車企還以這個作為賣點大力宣傳!
在零跑C01上,我們同樣沒有看到官方對這三塊大屏幕的功能,做出了哪些規(guī)限。反而一味在強調(diào)諸如手勢控制這類功能。我們不禁想問,如果C01的多屏聯(lián)動機制,同樣鼓勵車內(nèi)乘員在行駛時,在車里進行一些諸如體感游戲之類的大幅度肢體運動。這樣的功能,是不是對駕駛安全本身,構(gòu)成了相當程度的威脅?
車里屏幕的多少,真沒那么重要
一言以蔽之,車機多功能是好事,娛樂功能更多也是好事,但千萬不能顧此失彼。作為一輛車,怎樣的智能化才應該是最核心的要素,在車里集成怎樣的功能,解決的是主要還是次要矛盾,這種事情沒有行業(yè)規(guī)范,也沒有“行規(guī)”,全靠車企自己的理解。
所以,到底應該是像威馬這樣,把“技能點”都點在最核心的自動駕駛、無人泊車等功能上。還是像某些車企那樣,搞個能搖擺的屏幕,高速駕駛能唱K玩體感游戲。到底哪種,才是真正的智能化?這不僅考驗著車企對智能化的理解,也考驗著車企本身的良知。
純電車
純電汽車專業(yè)資訊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