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畢業(yè)到工作起,用了3年的小米手機,已經習慣了安卓的生態(tài)和MIUI系統(tǒng)的豐富多樣性。
不過前段時間機緣巧合哪到一臺128G版本的iphone13,本想體驗一下IOS系統(tǒng)的流暢,沒想到這場換機風波僅過去一周,我又換回了陪伴我一年的小米11ultra。
換機這段時間我遇到的這幾個問題,我想這同時也是IOS系統(tǒng)與安卓系統(tǒng)的巨大差異,分享給大家,希望供給各位準備跨平臺換機的朋友作參考。
第一個問題:戴口罩場景下的人臉識別
在過去蘋果剛推出faceID面容解鎖的iphoneX的時候,我也有過心動。但是隨著這兩年黑天鵝事件,戴口罩無法使用面容解鎖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雖然我手上的iphone13在更新ios后已經支持戴口罩解鎖,但是對于每次解鎖都需要低頭,解鎖速度也不及過去我用小米手機。
小米11ultra支持面容解鎖+屏下解鎖,同時這也是大部分安卓手機的解鎖方案,解鎖速度極其的快。
第二個問題:充電速度的差異
iPhone雖然也支持了快充,但需要額外購買一個20W的充電器。充電速度理論上半個小時充電至50%,但完全充滿則需要一個多小時。
過去我用的小米11Ultra當時已經支持67W的快充,半個小時就可以給手機充滿電,而且小米現在有好幾款手機都應用上了自研澎湃P1秒沖芯片,支持120W快充的速度,給一臺蘋果手機充電的時間,可以給5臺小米手機充了。這對于上班族來說將節(jié)省巨大的時間成本。
第三個問題:iphone不完全支持文件管理
用過小米手機的都知道在手機里要找到一個文件是極其的方便,不止可以在文件管理中查找和存檔,還可以使用全局搜索的方式,甚至設置過快捷指令后,還可以喚醒小愛同學幫操作。
而換成iphone13后我發(fā)現,蘋果手機的文件管理更像是把文件保存到了一個單獨的應用中,移動和分享都不是很方便。甚至不能像安卓那樣可以連接到電腦傳輸文件。
第四個問題,ios無法跨平臺協同辦公
讓我遺憾的一點蘋果手機并不支持跨平臺協同辦公,也就意味著,如果需要手機和電腦協同工作,就需要額外購買其他蘋果產品才能實現這一工作和生活的閉環(huán)。
而小米11ultra內部已經更新了miui+,可以連接到大部分日常用到的辦公電腦。只需要簡單在電腦上安裝MIUI+,即可通過WLAN和藍牙、網絡等實現跨平臺辦公,簡單的手機電腦無線傳文件,再到電腦上操作手機屏幕都能實現,沒有設備的限制,功能極其強大。
總結
IOS閉環(huán)的生態(tài),充電速度,以及無法多平臺協同應用,讓我經過了一周后換回了小米手機。如果對于全套設備都是蘋果的朋友來說蘋果確實好用,但是對于想要跨平臺傳輸資料,手機功能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我還是選擇了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