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就像是一個家族的靈魂,它不是掛在嘴邊的嘮叨,也不是貼在墻上的名言警句,它是幾十年如一日幾代人共同遵守的一個準則,已成為一種習慣的“動作”,而不需要任何外來的強制形成的一種風氣。善,則益終生,惡,則恨終生。一個人可以沒有顯赫的背景,也可以沒有祖上的萬貫家財,但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溯其源,一定有一個良好的家風如影隨形地伴隨著他,影響著他。
一、要讀書,傳承充滿“書香”的家風
我的童年,是在爺爺奶奶身邊度過的。爺爺是一名小學校長,也是一名老黨員,溫文儒雅,博學多才。80年代初期,那是個物資貧乏的時代,業(yè)余的娛樂活動幾乎沒有,爺爺唯一的愛好就是讀書,他自己看,也讀給我聽。他給我讀《西游記》,讀《三國演義》,偶爾也讀一讀《史記》,我最感興趣的只有《西游記》。后來年歲漸長,我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獨立讀完的第一本大部頭的小說就是《西游記》。我認字了,爺爺不再讀書給我聽,我看書的習慣卻早已養(yǎng)成并成為我最大的愛好一直存延至今。爺爺說,一個好的家庭,可以沒有肉香,可以沒有酒香,卻獨獨不能沒有書香。爺爺還說,書籍會是我成長路上最最忠誠的伙伴。讀書,是爺爺留傳給我的最“香”的家風。
二、要善良,謹遵與人為善的家風
奶奶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性情溫柔,心地善良。鄰村有一位精神病患者,每天都在四鄰八村流浪,好心的村民們經(jīng)常會把家里的剩菜剩飯送給他。有一次他路過奶奶家門前,正是中午吃飯的時間,奶奶就把我們正在吃的飯菜撥了一些給他。我問奶奶為什么不把我們早上剩的那些稀飯給他,反正他也不挑剔,有口吃的就行了。奶奶說都是人,憑什么他就要吃我們的剩飯呢,他只是意識不清楚,我們不能因此就不尊重他。后來,這個精神病患者經(jīng)常到奶奶家討吃的,我們吃什么,奶奶就給他吃什么,有時候我們都吃完了他才來,奶奶就給他再下廚做一份。尊重每一個人,是奶奶留傳給我的最“善”的家風。
三、要自立,樹立自立自強的家風
電影《魔女宅急便》中,有一句很扎心的臺詞:“在這個世界上別太依賴任何人,因為當你在黑暗中掙扎時,連你的影子都會離開你?!边@樣的臺詞總會讓我想起父母從小在我耳邊的叮囑:屋檐再大,不如自己有傘。父親娶母親之前,家里很窮,兩個人沒有婚房,母親的嫁妝也沒有用到娘家一分錢,都是自己白天在生產(chǎn)隊開拖拉機掙工分、晚上挑燈繡花賺出來的。結婚后,父母共同努力,一分一厘地賺到了蓋房子的錢,父親親自做小工,一磚一瓦地蓋起了兩個人的婚房。有了我之后,雖然是個女孩,父母精心呵護卻絕不嬌生慣養(yǎng)。中考之前的一次???,我考得很差,班主任動員我分流考中專,這樣勝算能大一點,以后還能找個好工作,不然考不上高中就只能回家種地了。我和父母頓時陷入了彷徨掙扎的境地,不知道是全力一搏考高中還是孤注一擲考中專。有個親戚信誓旦旦地說應該送我去部隊,說女孩子在部隊有前途,還能考軍校。家里其他親戚都感覺這是一條最光明的路,紛紛鼓動父母做決定,我也無心繼續(xù)學習了,開始憧憬起自己穿上軍裝的樣子來。關鍵時刻母親一錘定音——考高中。我到現(xiàn)在都能記起當年母親拍板讓我考高中時給我立下的規(guī)矩:女孩子,與其依賴別人來為你遮風擋雨,不如強大自己,實現(xiàn)歲月靜好,而你現(xiàn)在強大自己的方式,只有學習。母親當時并不知道,我以后走的每一步,都是走的學習的路,那些靠自己努力積累起來的能量和底氣,讓我能夠?qū)χ约旱念^腦和心靈招兵買馬,從不氣餒。自立自強,是父母教導給我的最“實”的家風。
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橫亙千里,而家風,就是指點迷津、指引方向的渡舟,生命的洪流中,秉承良好家風自渡是每個人的命運課題,亦是人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