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之中,今天最聰明、最優(yōu)秀的四個孩子兩個人會成為醫(yī)生或工程師或商人,另外兩個人會終其一生落魄而艱辛。所有其他的人,會經歷結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后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來的懂,做最后的轉身離開。在我們十二歲那年,有人跟我們這樣上課,會怎么樣?
當然,沒有一個老師,會對十二歲的孩子們這樣說話。因為,這,哪能做人生的“座右銘”呢?所以這些話都藏在老師的內心深處,老師也是屬于“其他人”的一份子。
汝今日至聰至明至秀者四人,當為醫(yī)工商賈,二人終其落魄。凡他人婚姻、生業(yè)、致仕,淡然悲淡之福,小小之期,偶興默之失,一日而挾一欲說不來之知,為終身轉去。
自無師傅,言子之年十二者。安能為人作座右銘乎?故藏于師之心,師亦他人之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