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國男籃緊急征召了5名球員前來救駕。
可依然沒有上賽季場均20+10,可以打滿全場的超級鐵人陶漢林,這讓很多球迷為前者打抱不平。
而且中國男籃如今陣容本身就缺內線,按理說更應該把小鯊魚招來,這樣的話亞洲杯首戰(zhàn)打韓國男籃,就有人抗衡羅健兒,不至于落敗。
不僅陶漢林、余嘉豪、劉傳興和吳冠希等人,哪個在內線的攻防能力,不比范子銘和付豪兩個4號位強得多?
陶漢林也在個人社媒上回應了再度落選國家隊一事,很明顯同樣不滿意,后面更是表示只想在山東隊發(fā)揮余熱,無心再前往更高平臺。
這波言論有點偏激了,自己親手斬斷將來為國出征的希望!
這里真要好好說幾句,陶漢林落選無關陰謀論。
首先看看中國男籃亞洲杯且不能更改的12人大名單,已有周琦和王哲林兩名中鋒;
再去翻下世預賽的4場比賽資料,杜鋒指導就在他們兩人之間輪換,強如沈梓捷(仍跟隊)也只能在垃圾時間上場。
所以再引進個中鋒干嘛,讓他和大鳥一起看飲水機?這不是浪費寶貴的陣容名額嘛!
最后我們缺的是正統(tǒng)4號位,那么引進身材高大又能客串中鋒和具有中投能力的范子銘非常有針對性,兩場亞洲杯下來證明該引援很成功。
以后和付豪均能給周琦或大王作配,給內線增加高度又不擁擠。
只能說陶漢林生不逢時,國內頂級中鋒太多,論防守比不過周琦和大鳥,進攻則比不上大王。
別說現(xiàn)在,以后更沒機會。到時胡金秋、張鎮(zhèn)麟和曾凡博等前鋒,都會占據國家隊一席之地。
真希望我們的后衛(wèi)和鋒線,未來競爭程度也能像中鋒位置一樣激烈。說明我們人才輩出,才讓那么多可用之人,無緣為國爭光。
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各行各業(yè)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