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人才的更新換代,在各行各業(yè)都不是一件稀罕事,隨著時光流逝,《新聞聯播》中的主播也迎來了一輪又一輪的換血。
在李瑞英、張宏民這一代名嘴從《新聞聯播》退居幕后過后,作為元老級干部的李修平也準備告別一線,告別這個陪伴了自己26年的崗位。
在退休后,有關李修平的消息逐漸少了起來,在幕后工作的李修平,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一腔熱血繼續(xù)投入到了公益事業(yè)中,以不同的身份發(fā)揮余熱……
業(yè)界標桿李修平:26年從未出錯
李修平出生在蘭州的,通過自己的努力,于1983年考入了中國傳媒大學,自此,播音這項事業(yè)貫穿了她的人生。
1987年2月,中央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來到傳媒大學挑選四人去實習,實習期間為2個月。
后來,她憑借自身實力進入央視實習。
實習期間,李修平表現地十分優(yōu)秀,等到她正式畢業(yè)的時候,她也變成了幾大電視臺眼中的香餑餑,其中就包括中央電視臺和家鄉(xiāng)的甘肅電視臺。
最終,李修平決定回到甘肅蘭州,回到這片自己生長的故土。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在甘肅電視臺的李修平像是一柄閃耀著華光的寶劍,工作了二年后,她再一次進入了中央電視臺實習,僅僅過去了一個月,李修平這個名字就出現在了《新聞聯播》的主播席上。
著一坐就是17年,在李修平的眼中,剛剛進入央視的她是幸運的,哪怕過去了十多年,她都記得自己第一天播新聞的場景,她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又梳著什么樣式的發(fā)型,一切情境歷歷在目。
2005年10月13日,李修平榮獲2005年度優(yōu)秀播音員主持人,或許很多事情都存在著機緣巧合,17年前的同一天,李修平第一次在《新聞聯播》中正式出鏡,剛好那一天也是星期五,星期五就像是李修平的幸運日,她度過了兩個人生中重要的節(jié)點。
鮮花和掌聲背后,是責任與壓力,自從坐在《新聞聯播》的席位上,李修平就沒有一刻感到輕松,每分每秒都需要無比的專注。
從1997年開始,電視臺實行直播,這無疑是對播音員最大的一個挑戰(zhàn),并且許多新聞具有時效性,越是重要的新聞來的越晚,播音員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熟悉稿件,遇到特別長的稿子,李修平也只能硬著頭皮啃下來。
她不求不發(fā)生錯誤,但求盡量避免錯誤的發(fā)生,抱著這種穩(wěn)扎穩(wěn)打的心態(tài),在她26年的職業(yè)生涯中,她反而沒有犯下任何錯誤,成了業(yè)內的一塊金牌。
退休后的李修平:心態(tài)年輕,熱衷公益
時光飛逝,轉眼就來到了2015年,細心的觀眾發(fā)現,從3月以來,李修平連續(xù)二十多天沒有出鏡,只有近幾天偶爾參加了幕后配音的工作,她的粉絲不禁開始猜測她的工作動向,媒體也傳出了李修平要退休的消息。
隨后通過一系列求證,媒體證實了李修平退休的消息,她和去年退居二線的李瑞英和張宏民一樣,在15年初就默默地開始從事幕后工作。
李修平的退休并不是突發(fā)事件,事實上,14年的時候臺里規(guī)定主播滿52歲后就要退居幕后,15年春節(jié)后,李修平剛到52歲,她的離開也就順理成章了,她向上級打好申請,要求主動告別這個辛勤工作了26年的主播臺。
浪花淘盡英雄,李修平的離去也象征著《新聞聯播》的一個時代的落幕,許多粉絲對她表達了關心對這位熒幕女神的離去,許多粉絲還是感到了惋惜。
但是好在,李修平并沒有完全離開播音行業(yè),她轉而投身公益事業(yè),用自己的專業(yè)能力發(fā)揮余熱,對社會奉獻著自己的愛心。
在一場名為“讓愛的分貝更響亮”的公益會上,人們見到了退休之后的李修平,脫去了那層板正的服裝,換上一席紫色旗袍的她盡顯優(yōu)雅,這也是她在離開《新聞聯播》后,第一次以全新親切的形象出現在公眾場合。
她一出現在北京鼓樓西劇場,觀眾們的掌聲和歡呼就向她涌來,現場人山人海,隨著大提琴緩緩奏起,觀眾席逐漸安靜。
歲月仿佛沒有在這個女人的身上留下任何衰老的痕跡,反而給她平添了幾分淡定從容,古詩有言:“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這兩句詩,正是李修平的真實寫照。
很快輪到了李修平上場,這次她朗誦的是林徽因的名篇《你是人間四月天》,她的聲線溫柔,和這首詩歌的意境相得益彰。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p>
那時她才退居幕后不久,她的出現也成了公眾關注的焦點,但是她絲毫不在意自己身上的事情,反而呼吁公眾多多關注自己的同伴和那些聽障兒童。
“大家做這件事情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能關注到這些家庭貧困又患有聽障的孩子,盡我們的力量去讓他們盡早聽到外面精彩的世界,聽到這個世界上美妙的聲音。”
截至2022年5月,“愛的分貝”這個致力于救助聽障兒童的公益組織已經通過平臺收到了315474281筆愛心捐贈,共計18.5億元,每隔3個月,在“愛的分貝”官網中,每隔三個月都會發(fā)布受資兒童的名單,從這個項目匯創(chuàng)辦之初,這樣的名單就沒有變過,十年如一日。
在同事的眼中,李修平是一個十分心軟的人,作為“愛的分貝”的副理事長,每次審核救助兒童時,李修平都會和同事們產生“分歧”:一份名單提交過來要他們審核,在同事手中大約能通過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而到了李修平手上,她會讓名單百分之百的通過,希望幫到每一個孩子。
2018年9月,崇禮半程馬拉松在張家口崇禮區(qū)明前鳴槍起跑,而公益二字正是本次馬拉松比賽的主題,比賽日又恰巧安排在了世界聾人日那一天,“愛的分貝”作為本次賽事的唯一公益合作伙伴,將協同這場比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
李修平的名字赫然在列,這是她再一次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現在公眾的眼前,銷聲匿跡許久的她也再度獲得了場外觀眾熱烈的掌聲,她也仿佛在用行動給喜愛她的觀眾一種回應:她一直都在,從未退出。
李修平的形象也與之前在央視的時候判若兩人,在央視的時候,李修平一直留著短發(fā),被同事調侃是“萬年不變的發(fā)型”,退休之后,她破天荒地留起了長發(fā),一頭長發(fā)的李修平出現在公益活動中,許多觀眾還差點沒認出來。
五十多歲的她比之前瘦了很多,本來的鵝蛋臉變成了瓜子臉,棱角也分明了許多,但依然顯得十分年輕,脫去了央視主播這層嚴肅的殼子,生活中的李修平顯得更加溫柔和親近,也許這也是多年從事公益工作給李修平帶來的一種氣質上的轉變。
為這個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公眾人物的義務。這也是李修平堅持多年的信念,不論是退休之前正襟危坐的在央視的主播臺上報道新聞,還是退休后活躍于各種公益事業(yè),李修平總是堅持著為這個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退休之后的李修平很少活躍在公眾視野,更多的時候她都是在幕后擔任一些工作,久而久之有關她的報道也就少了許多,只有在一些公益活動上,她的名字才會短暫地出現在一個不起眼的位置。
但是李修平在央視工作了整整26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在那個傳媒領域還不太發(fā)達的年代,娛樂節(jié)目還沒有走入公眾視野的時候,觀看新聞聯播幾乎是家家戶戶的一個習慣。
在這些觀眾的眼中,李修平就像是伴隨他們成長的一個知心大姐姐,他們也無疑是李修平的“死忠粉”,在李修平退休過后,也是他們最關心李修平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生活狀態(tài),為此,這些粉絲們?yōu)槔钚奁絼?chuàng)建了一個論壇。
一群喜歡她的人因此在網絡上聚成了一個圈子,頗有些“報團取暖”的意思,溫柔大氣、有親和力是李修平的嗓音風格,曾經有粉絲說在自己陷入人生的低谷期時,就是靠著一遍一遍聽李修平的播音才走了出來,在粉絲的心目中,李修平的聲音就是有著這樣治愈人心的力量。
2022年,李修平已經59歲了,對她而言,年齡只是一個數字,一個紀念的標點,但絕不會束縛她的生活和努力。
曾經的她,留著一頭利落干練的短發(fā),以最飽滿的精神面對屏幕前的每一次上鏡,如今的她,熱衷于公益事業(yè),做著表率作用,她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公益事業(yè)能夠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李修平告別 曾零失誤口播16分鐘稿件》;中國新聞網;2015年3月25日
《李修平告別退居二線轉戰(zhàn)幕后》;新京報;2015年3月25日
《李修平告別 業(yè)務素養(yǎng)被評業(yè)界標桿》;中國新聞網;2015年3月25日
《央視規(guī)定主播52歲必須退居幕后》;中國新聞網;2015年3月27日
《李修平告別主播位后首亮相 為聽障兒童朗誦(圖)》;中國新聞網;2015年4月14日
《人間三月,唯春光與你不可辜負》;中國新聞網;2019年3月29日
《2018崇禮半程馬拉松鳴槍開跑》;中國新聞網;2018年9月23日
《55歲李修平近照,長發(fā)造型讓人不敢認》;環(huán)京津網;2019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