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這個問題好逗,開高速為什么不能開內循環(huán)呀?莫非會爆炸?!哈哈哈!
說真的,在我們日常開車的過程中流傳著很多神邏輯,例如所有日本車全省油、加油要選在晚上、開外循環(huán)會費油等等。
首先,汽車的內、外循環(huán)只有一個區(qū)別。
內循環(huán)理論上可以認為是車空氣的閉路循環(huán),其優(yōu)點是夏天開空調時,可以快速降低車內溫度。另外,可以一定程度上,隔絕車外的煙霧、揚塵、異味進入車內。
外循環(huán)則是將新鮮空氣導入車內參與空氣循環(huán),可以有效改善車內的空氣質量。但在城市擁堵道路上開外循環(huán),前車的尾氣還是很沁人心脾滴!
所以,簡單點說就是,外循環(huán)—補充新鮮空氣,內循環(huán)—阻隔污濁氣體。再通俗一點的話,就相當于你冬天跑步時帶不帶口罩。
戴口罩就是內循環(huán),在鼻腔和口罩之間會形成一小段相對溫暖的空氣層。如果不帶口罩,冬天的干冷空氣會直接進入鼻腔,這就相當于是外循環(huán)。
我相信這么解釋大家都能看懂了,那跑高速到底能不能開內循環(huán)呢?
當然是能開的!汽車不是一個大鐵疙瘩,各種線路和傳輸設備在車身上開了很多口子。
如果你有冬天住在車上的經歷,那你就能深刻領會什么叫真特么冷了。
汽車在高速上行駛,就算你開著內循環(huán),強大的正面氣流,也會將新鮮空氣壓進車內,一樣會形成很好的氣流交換。在這種情況下,內外循環(huán)并沒有太大區(qū)別,就不用糾結了。
但如果是在停車狀態(tài)下,絕對禁止開內循環(huán)不熄火取暖,因為這種情況下,車內外空氣交流很少,非常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關于用車的江湖傳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蹦出來一個,比如說“在高速上不能開內循環(huán)”,這不知道又是哪位高人的“研究結果”。先說我的觀點吧:不管高速還是低速,都不存在不能開內循環(huán)的說法,只不過在適當的時候開一會兒外循環(huán)或者開一會兒窗可以改善車內空氣質量。
內循環(huán)不會讓人窒息
說不能開內循環(huán)的人十有八九是擔心自己會在車內缺氧,如果你也是出于這種想法,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多慮了。汽車的密封性遠沒有你想象中那么好,雖然汽車上有各種密封條把門窗密封,但是在車身和內飾塑料件的匹配間隙中是沒有密封條的,即便車輛停在原地不動,由于車內外的溫度差,空氣也會通過這些細縫進行對流。而在高速上開車就更不用擔心了,由于外界空氣流動的速度很快,車內外的壓力差更大,因此空氣流通的效率更高。
那么可能會有人說了,如果汽車不是密封的,為什么總是聽到有人被鎖在車內或者在車里睡覺而休克的新聞?其實這些案例都和窒息無關,一種是因為車輛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車內高溫造成的;另一種是車輛怠速時發(fā)動機艙的有毒排氣竄入車內造成的??傊嚥⒉皇且粋€密閉的罐頭,否則車輛落水后也不用擔心水會灌進車內了。
長時間內循環(huán)確實會影響車內氣味
雖說長時間開內循環(huán)不至于缺氧,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空氣流通效率還是不如開窗和外循環(huán),這就導致了車內的如果有異味源,那么時間久了氣味就會很難聞。想象一下如果你車里放著一袋海產品,或者有人不自覺把鞋脫了,又或者有人打嗝、放屁、抽煙等等,那車內的味道確實不敢想象。
有人說開內循環(huán)會犯困,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氣味,而不是因為缺氧。所以為了身心健康,開高速的時候可以適當開開外循環(huán)或者開會兒窗,改善一下車內空氣質量。那什么具體時候開比較好呢?比如周圍車輛不多或者附近沒有人燒秸稈的時候都可以,否則開了外循環(huán)反而會把車外糟糕的空氣放進來,對健康危害更大。
國內的用車環(huán)境不提倡一直開著外循環(huán)
我國的機動車保有量與日俱增,不管是城市道路還是高速上車子都不少,加上很多車的尾氣質量也令人堪憂,因此并不提倡長時間開著外循環(huán)。尤其是在節(jié)假日高速免費通行的時候,路上更是堵成一鍋粥,所以建議還是老老實實地保持內循環(huán),否則你就是個人肉空氣凈化器。
總而言之,內循環(huán)和外循環(huán)各有優(yōu)劣勢,各有各的用法,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高速上不能開內循環(huán)這個說法過于絕對,而且也有點危言聳聽了,車主們在用車的時候也沒必要那么教條,開心用車就好。
PS:除了文字,我平時還會更新視頻內容,如果感興趣可以關注“馬頭人車庫”
對于汽車空調的內外循環(huán),真的沒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規(guī)定一定要開外循環(huán)或者是內循環(huán),我一般只遵循一個原則,一般情況下開外循環(huán)保證新鮮空氣,碰到車外空氣有污染的時候就切換內循環(huán)來防止污染氣體進入到車里,污染的氣體主要有一些有煙塵或者室外氣味比較大,那就切換到內循環(huán)即可。對于題主說到的題目高速行車是不是不能打開內循環(huán),首先可以明確的是只要不是一直開著內循環(huán),某個階段或者某段行程開著內循環(huán)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因為汽車并不是完全百分之百密閉的空間,車輛的乘坐廂有很多機械結構和線路連接到車輛的每個位置,這些位置不能做到完全密封,所以只要車輛開著空調在行駛就不用擔心車輛會有窒息的危險。如果說跑高速一直開著內循環(huán)的話也會有一些問題,車內一直沒有新鮮空氣進來的話,久而久之會感覺到不精神,如果開長途車可能會讓人犯困,這種時候如果稍微開一點窗換一下氣或者把空調開到外循環(huán)就可以緩解。如果說要把題主的命題修改一下的話,可以修改成“高速行車不能長時間開內循環(huán)”,就可以成立。總而言之,汽車空調的內外循環(huán)的切換是切換空調的進氣方式,是由車外進氣還是由車內繼續(xù)循環(huán),如果內循環(huán)的話,夏天溫度特別高的的時候可以持續(xù)制冷車里的空氣,制冷的效果會比較好。如果是開高速,個人建議還是以外循環(huán)為主,新鮮空氣可以讓頭腦保持清醒。
請關注:明說汽車那些事,和你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看見這個提問我笑了,再看看其他回答我也笑了,不吐不快。我反問一句,誰說不能?尤其高速行車的時候!
我高速跑過很多,都在最熱和最冷時間跑,也就是說是需要開空調和暖氣時間跑,因此內循環(huán)使用得最多,一天一夜的路程,外循環(huán)加起來都不到1個小時,現在我還好好的,也沒有什么問題呢!什么是汽車內、外循環(huán)?汽車外循環(huán)是利用風機將車外的空氣抽吸到車內,車外與車內的氣道流通,能補充車內的新鮮空氣。內循環(huán)則是隔斷車內外空氣交流,有效地阻止外部的氣體進入車內,另外也能起到保溫的效果。雖然內循環(huán)的作用是隔斷了內外氣體交流,但汽車絕不可能完全密封隔絕內外氣體交流,因為車廂本身就不是完全密封的那么好,仍然有新鮮空氣從其他地方進來,如果是完全密閉的,車主也不用費盡心思來做密封隔音了。
內循環(huán)后,車廂內氣體于外界氣體的交流肯定沒有外循環(huán)那么直接,速度,尤其是停車的時候,但高速行車雖然是內循環(huán),但內外氣體交流就會增多,所以連續(xù)幾個小時內循環(huán)沒有什么問題,但不是說就推薦長時間內循環(huán),而應該時不時的使用一下外循環(huán),增加車內空氣的新鮮度。高速行車途中使用內外循環(huán)要看時間和季節(jié),一般夏季和冬季,內循環(huán)使用的時間較長,絕不會有提問中所說的不能使用內循環(huán),那是無稽之談!
我們行車途中不建議一直內循環(huán),也應該適時內外循環(huán)交替使用。但有一點要注意,冬季停車休息不熄火取暖的時候堅決不能使用內循環(huán),因為這時候內外空氣的交換就非常少,和行車時不可同日而語,極易出現危險!
這個說法太過絕對了,之所以有人這樣說我覺得主要是認為開內循環(huán)會導致車內空氣質量下降從而引起駕駛員疲勞駕駛。我認為這要分情況而定。
上圖是我車上的用戶手冊,可以看到廠家還是相當謹慎的,不僅建議你不要長時間開啟內循環(huán),甚至還告訴你不要長時間關閉鼓風機,照這意思我開車時不僅要打開內循環(huán),還得開著風機加強送風啊。而實際上我跑高速時經常開內循環(huán),因為在春秋季不需要空調時如果開外循環(huán)的話出風口總是出熱風,而夏天開內循環(huán)時更節(jié)能,開了這么多年也沒啥問題。
其實開內循環(huán)并不一定就會導致車內空氣含氧量降低,因為對于絕大部分家用車來說密封性真的沒那么好,高速行駛中車身很多地方都是頂著空氣行駛的,用科學術語說就是車頭受到空氣的正壓力,這時候空氣會從各個縫隙進入駕駛艙,越便宜的車漏風越厲害。只不過空氣是透明的我們看不到而已。如果把空氣換成水我們就好理解了,我們都知道汽車落水后即使門窗緊閉水也能很快灌入車內,那么空氣肯定也能。所以說高速行駛中開內循環(huán)沒有想象中那么恐怖。但是有時候確實要注意一下這個問題,比如在容易疲勞的時間段開車時建議開啟外循環(huán),像夏天下午的兩三點鐘,這時候人最容易疲勞。雖說開外循環(huán)并不一定就能保證不疲勞,但是理論上來說確實比開內循環(huán)要好。還有車內人多時建議開外循環(huán),千萬別小看了人的呼吸作用,那也是相當厲害的,一兩個人不明顯,如果是緊湊型車滿載5個成年人開內循環(huán)真的會犯困的。
不知道現的人在怎么了 ,有些提問非常的可笑,不懂裝懂,憑著自己的想象 ,就能把人們幾百年累積的經驗推翻,高速行車為什么不能開內循環(huán),這個結論很武斷,好像開了內循環(huán),就會出現什么重大事故似的,如果這樣,為什么還要設計內循環(huán)呢,既然存在,就有它的道理,什么時候使用內循環(huán)外循環(huán),也是有一定的前提條件的,如果使用不當,也不會對人和車輛造成重大的事故,內循環(huán)的使用,有以下幾種情況,外界空氣不良,如灰塵,異味,這時候需要打開內循環(huán),不讓外界的不良空氣進來 ,使用內循環(huán),可以使車內部的環(huán)境溫度保持的比較好,在使用空調或暖氣時,可以相對快速的使車內的溫度降低或升高,但也有它的不好處,那就是車內的空氣,尤其是在乘坐人多時,車內的空氣比較渾濁,在潮濕寒冷的季節(jié),玻璃上容易起霧,影響視線,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使用外循環(huán),這樣可以保持車內空氣的清新,總之內外循環(huán)的使用,要根據外面的空氣環(huán)境 ,不存在能不能使用的問題。
如果前面是拉豬的貨車,我相信你會立馬改內循環(huán)。
開車時候有很多小技巧,有真也有假,這幾天正好有朋友問過題主說的問題,開高速是不是真的不能開內循環(huán),很多所謂的老司機都這么說,有什么道理嗎?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速需要長時間駕駛,如果總是開著內循環(huán)會使得車內的空氣無法流通,令空氣質量下降,容易導致車上人員頭暈,從而釀成危險,從這個角度上看開高速似乎真的不能開啟內循環(huán)。
但是事情總有兩面性,如果不開內循環(huán)可能在使用暖氣的時候問題不大,但是在夏天可是不能很好制冷的,而且關閉內循環(huán)以后車內溫度也會很快上升,帶來很不舒服的駕駛體驗。
而且在高速上開車的時候,可能會經過隧道或者灰塵比較大的路段,這時如果關閉內循環(huán),尾氣和粉塵就會進入車內,對于車上人員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總體來看,高速上不能使用內循環(huán)只是相對的說法。
小編建議,大家在高速上使用空調內循環(huán)的時候還是要做到交替開使用,行駛一段時間開啟內循環(huán),再行駛一段時間關閉內循環(huán)。如果遇到隧道、揚塵的路段還是建議開啟內循環(huán)比較好。
同時個人建議,在車上還是放一個車載空氣凈化器,和空調相輔相成,可以在空調關閉內循環(huán)的時候凈化空氣,同時即使長時間開啟內循環(huán)空氣凈化器也有一定的作用,避免長途駕駛的疲勞感。
所以就算是老司機介紹的開車小技巧,關鍵還是看如何使用、怎么使用,對待任何事物不能一棒子打死不是?
尊敬的題主您好!
內外循環(huán)使用跟高速與低速沒關系,取決于你對車內空氣質量的需求來定,當然高速行駛時如果開外循環(huán)受車輛行駛速度影響,進氣量會隨之增大。
是真的!很多老司機都不會正確使用“內循環(huán)”,輕則增加油耗,重則影響健康,甚至危及行車安全。
我發(fā)現汽車界流傳著很多錯誤的認知,例如,日系車都非常省油、冷啟動需要長時間熱車、汽車越重越安全、電動車有輻射、高速不能開內循環(huán)等等。
還有很多司機車窗起霧了都不會正確除霧,明明關閉“內循環(huán)”就可以除霧,竟然是徒手用紙巾擦除,這樣的行為既不安全又比較費力。
我知道很多人只是把汽車當成代步工具,對汽車研究沒有那么深入,可要是拿著錯誤的理論知識開車,不僅影響汽車的使用壽命,而且對自己和家人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高速上開車不能開內循環(huán)是真的嗎?
這句話是真的,但是屬于以偏概全,并不是完全正確的,要想明白“內外循環(huán)”正確的使用方式,必須要從原理出發(fā)。
接下來我將詳細介紹汽車內外循環(huán)的正確使用方式,希望給讀者們帶來有價值的信息。
一、外循環(huán)和內循環(huán)有什么作用,為什么高速上不能打開內循環(huán)?
一句話概括:外循環(huán)是補充新鮮空氣的,內循環(huán)是阻隔污濁氣體的。
外循環(huán)原理:外循環(huán)是利用鼓風機將車外的空氣抽吸到車內,使車內與車外空氣保持流通。
優(yōu)點:可以在關閉門窗的情況下,保證車內有新鮮空氣進入,改善車內空氣環(huán)境,把車內的異味排散出去。
舉個例子,夏季開車我們都會關閉門窗、打開空調,車內會處在密閉的空間,可要是有人在車內放屁了,整個車內瞬間就會臭了起來,大家肯定都不愿意聞臭味,正確的做法是打開車窗快速吹散車內臭味。
可要是在高速上,打開車窗會出現較大的風噪,甚至可能出現危險,這時就可以打開外循環(huán)了,讓車外空氣從空調口吹進來,要是汽車帶有天窗,外循環(huán)配合天窗一起使用,這樣在高速上也可以快速排除車內污濁的空氣。
缺點:打開外循環(huán)以后,車內空氣受車外環(huán)境影響很大,要是車外空氣污濁或氣味難聞,就會影響車內的空氣環(huán)境,影響駕駛感受。
舉個例子,我們在遇到堵車的時候,汽車尾氣會大量聚集,空氣中彌撒著濃烈汽油味,如果沒有及時關閉外循環(huán),汽車尾氣就會進入車內,讓車內空氣變得污濁。
而且這些汽油味容易被汽車內飾所吸收,導致車內長時間存在異味,會加重一些乘客的暈車感。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家用車內汽油味很重,就是不懂正確使用外循環(huán)造成的,尤其是在加油時不要打開外循環(huán),不然車內汽油味會非常濃烈,長時間處在這種環(huán)境中是不利于身體健康的!
內循環(huán)原理:關閉車內外的氣流通道,車內處于相對密閉的空間,開鼓風機時吸入的氣流也是來自車內,形成了汽車內部的氣流循環(huán)。
優(yōu)點:阻絕車內外空氣流通,可以讓車內環(huán)境不受車外影響,夏天開空調、冬季開暖氣都需要打開內循環(huán),這樣才可以保證適宜的溫度。
缺點:現在的汽車密閉性做得很好,如果汽車關閉所有門窗,長時間打開內循環(huán),車內就可能處于密閉空間,駕駛員需要呼吸,可能就會造成氧氣不足。
根據《公共交通工具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旅客列車車廂、輪船客艙、飛機客艙等場所的二氧化碳濃度不能超過1500ppm。
根據“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研究發(fā)現:當車內乘坐4個人,30分鐘左右車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就會達到3000ppm,遠超《公共交通工具衛(wèi)生標準》所規(guī)定的二氧化碳濃度標準。
現在汽車都是5座車,還有很多7座SUV,同時乘坐4人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要是長時間在高速路上行駛,勢必會關閉車窗。
如果駕駛員打開內循環(huán),汽車的密閉性做得非常好,那么在高速上行駛超過30分鐘,就有可能造成車內二氧化碳濃度超標。
長時間處在二氧化碳濃度超標的環(huán)境中,要是說造成缺氧窒息就有些夸張了,但是氧氣不足會讓駕駛員處在昏昏沉沉的狀態(tài),會加速疲勞駕駛的速度,導致應對路況信息反應變慢,嚴重情況下可能會造成交通事故,危及行車安全!
二、高速開車不能開內循環(huán)是真的嗎?
答案:高速上確實不可以長時間打開內循環(huán),不然會造成二氧化碳濃度超標,影響駕駛安全。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高速上就需要一直打開外循環(huán),這樣肯定是不合理的,我們應該學會靈活運用外循環(huán)和內循環(huán)。
長時間打開外循環(huán),車內空調和暖氣肯定就無法正常使用了,要是遇到霧霾天氣,還會污染車內空氣,這樣就影響駕駛舒適性了。
當我們在高速路上行駛時,可以打開內循環(huán),但是需要每隔30分鐘打開內循環(huán)一次,這樣就保證車內有足夠的氧氣含量了。
現在好一些的汽車有自動切換內外循環(huán)的功能,要是沒有這個配置,我們可以手動切換,這樣就可以同時保證駕駛舒適性和安全性了。
三、利用外循環(huán)和內循環(huán)實現多種功能
既然打開外循環(huán)以后,車內與車外空氣保持流通,我們就該考慮車外的空氣是否具有利用價值,巧妙使用外循環(huán),我們可以實現車窗除霧、空調快速制冷以及去除空調口內部霉斑。
1、利用外循環(huán)實現車窗除霧。
遇到車窗起霧不要慌,首先要明白車窗起霧的物理現象,這樣才能快速去除霧氣。
在下雨天時會經常出現車窗起霧,主要原因是空氣濕度較大,加上車內溫度高于車外溫度,導致車內的熱空氣遇到冷玻璃出現了霧化現象。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車內的溫度和車外保持一致,首先是打開外循環(huán),讓室外的冷空氣進入車內,并且對著擋風玻璃吹風,這樣霧氣就會快速消失了。
如果是冬天,打開外循環(huán)除霧會比較寒冷,我們可以直接打開暖風對著擋風玻璃吹風,這樣就可以快速蒸發(fā)掉玻璃水的霧氣了。
2、利用外循環(huán)實現空調快速制冷。
在炎熱的夏季,汽車經過暴曬以后,車內溫度最高可達60度左右,車內溫度明顯高于車外溫度。
很多司機上車就打開了空調,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不僅會增加油耗,還會讓空調制冷速度變慢。
正確的做法是上車以后打開外循環(huán)和車窗,讓車外的空氣吹走車內的較熱的空氣,當車內外溫度達成一致時關閉車窗、打開內循環(huán)、打開空調,這樣就可以實現快速制冷了。
3、利用外循環(huán)去除空調口內部霉斑。
夏季開完空調以后,空調口內部會形成很多冷凝水,長時間會導致空調內部產生霉斑,造成車內出現霉味,非常影響駕駛感受。
正確的做法是每次提前10分鐘關閉空調,打開外循環(huán),讓車外熱氣流吹干空調口內部的水珠,這樣就可以避免產生霉斑了。
如果車內已經有霉味了,我們就只能去汽修店清洗空調管路和更換空調濾芯了。
這樣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如果打開外循環(huán)時間過短,可能是無法吹干水珠的,這樣提前關閉空調就沒有意義了。
四、要想保證車內的空氣質量,必須經常更換空調濾芯
外循環(huán)和內循環(huán)的氣流都會經過空調濾芯,只要空調濾芯足夠干凈,基本上可以濾除大部分空氣中的雜質,而且現在很多汽車的空調濾芯具有過濾PM2.5的作用,相當于車內有了一個空氣凈化器。
因此,空調濾芯的質量決定著車內空氣質量,平時養(yǎng)成勤換空調濾芯很重要,不然正確的使用內循環(huán)和外循環(huán)都無法保證車內空氣清潔度。
有人說1萬公里換一次,還有人說2萬公里換一次,其實更換空調濾芯沒有具體的時間,應該根據使用環(huán)境來決定。
如果汽車經常行駛在空調質量非常好的環(huán)境中,那么空調濾芯可以2萬公里換一次。
如果汽車經常行駛在沙土路上,那么空調濾芯就該1萬公里,甚至5千公里就要換一次。
最后總結
我們可以把汽車的外循環(huán)和內循環(huán)看成家里的窗戶,這樣有助于大家理解。
當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把家里的窗戶打開,室外的新鮮空氣就進入了家里,室內通氣了,人待在家里也舒服一些。
當室外空氣質量較差或者狂風暴雨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要把窗戶關上,這樣就可以保證室內處于封閉的環(huán)境,不會受室外環(huán)境變化所影響。
汽車的內循環(huán)和外循環(huán)就是這樣的道理,我們要學會根據車外環(huán)境靈活使用內外循環(huán),而不是固執(zhí)地只打開外循環(huán)或內循環(huán)。
因此,高速上不能長時間開內循環(huán)時才是正確的做法,學會正確地使用內循環(huán),正確地快速車窗除霧,這些關乎安全駕駛,希望大家好好學習,對自己和家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