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之要是擇優(yōu)
日常生活中,人們一旦聊起關于朋友的話題,都各抒己見?;蛘務撚信笥训闹匾?,或傾述對朋友的理解,或交流朋友來往的尺度。你講擇友的原則,我話交往的藝術,他談久處的體會,這已經成為朋友圈的家常便飯。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交人交心,澆樹澆根”。“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三句俗話,從三個層面道出了交友、處友與識友的重要性、操作性和鑒別性。
培根說:“沒有真摯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獨的人?!边@是講沒有摯友之苦。
托爾斯泰說:“為了找到一個好朋友,走多遠的路也沒關系?!边@是說結識好友不怕千辛萬苦。
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边@是說什么樣的朋友才美好。
毛澤東說:“諒解、支援和友誼,比什么都重要?!边@是對朋友應具備可貴品質和需要發(fā)揚寶貴精神的精辟論述。
重溫約定俗成的話語,偉大人物的至理名言之后,我們回到現實,探討怎樣交朋友?毫無疑問,交友之要是擇優(yōu)。
社會之大,群體之眾,人際關系復雜,不要以為,平日常見面、拍拍肩膀的就是好朋友。不要以為,在一起打打牌、出出游、喝喝酒的就是好兄弟。茫茫人海,不應該把什么人都當成朋友,更不可能什么人都成為真正、日久天長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