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xiàn)在用的就是斯柯達明銳,說實話用著還是挺不錯的。2018年以前的黑心棉異味確實傷了很多人的心,但新款已經(jīng)解決了這個問題了。從幾個方面來客觀的分析斯柯達和大眾同級的區(qū)別。
1:外觀和內(nèi)飾上來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斯柯達不存在特供車,都是全球車型,個人感覺明銳比寶來和朗逸要大氣一些,我是比較喜歡明銳的前臉,其實朗逸的前臉也大氣,就是尾燈確實差點意思,寶來相對來說要顯得年輕一點,但是沒那么經(jīng)典。大燈明銳就比較不地道了,除兩款1.4T的其余都是鹵素的。大天窗不管是外面看還是里面看確實都比較漂亮。內(nèi)飾相比大眾同級來說是要稍顯老氣,但是中控臺用料就大不一樣了,大眾用的是硬塑料,斯柯達用的是軟性材料,觀感與觸感都是斯柯達比較好,斯柯達前后空調(diào)出風(fēng)口都有鍍鉻,后出風(fēng)口甚至比我朋友的A3后出風(fēng)還漂亮些。大眾同級的都是電子手剎了,但是明銳還是機械手剎,這個有點影響前排整體效果。乘坐空間大家都大差不離,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后尾箱空間,這個是斯柯達的強項,毋庸置疑,不管是明銳還是速派,都是吊打同級的。
2:動力,這方面是真沒區(qū)別,發(fā)動機艙打開一對比一模一樣。前幾年的雙離合也是同樣問題頗多,可能大眾品牌硬一些,廠家要管不管的,大家說著說著也就試著改變慣有的自動擋駕駛習(xí)慣稍微的好點,但是斯柯達你不能跟大眾比呀,你沒大眾硬呀,所以異味黑心棉加上雙離合問題的不管不顧,銷量持續(xù)下跌,哪怕后來改了,但是你的影響力已經(jīng)大幅下滑了,現(xiàn)在市場競爭這么強烈,想拉回口碑太難了,估計上汽也已經(jīng)把斯柯達當(dāng)成一個棄兒了。
3:底盤,還是只能說一模一樣,但是斯柯達是比同級大眾先用到MQB平臺的,說實話真沒仔細研究過MQB和PQ的不同,不管是廠家的成本也好還是用戶的體驗也好,我覺得新平臺肯定是要比舊平臺先進的。不得不說大眾平臺的底盤確實感覺扎實,讓人比較有信心,就是扭力梁差點意思。
總的來說家用大眾和斯柯達是真沒多大的區(qū)別,反而斯柯達還比較純粹些,除了殼和內(nèi)飾有點不一樣其他都一樣,有人會說大眾保值一些,但是你想過沒有斯柯達新車要便宜些呢?買車時便宜,買車時價格少一些這樣一抵也就差不多了。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愛好來吧。
大眾是大眾,斯柯達是斯柯達,奧迪是奧迪,通過顆粒步驟器問題,明見感覺,不是一個級別,我告訴你途觀L,探岳,柯迪亞克,一樣的動力總成,毛病一模一樣,只不過柯迪亞克銷量奇低,所以投訴率相對低,為啥都是330DPL,轎車就沒頻繁堵塞,這和排氣布局有很大關(guān)系,轎車的布局顆粒步驟器再生溫度能保證,奧迪的SUV也沒事是因為它是縱置布局,大眾的SUV用的是后置布局,節(jié)約成本但容易造成顆粒步驟堵塞,這是設(shè)計缺陷,后期肯定會改進,但這兩年的車主就成試驗品了,我的車就是柯迪亞克,20年6月出廠的第一批加顆粒捕捉器的車,更氣人的是斯柯達一直就不承認這個問題,大眾就不一樣了,可以選擇升級,補油卡,和九折回購,該死的斯柯達,車的質(zhì)量不說,售后服務(wù)和大眾根本沒法比,全國也沒幾家店,出了問題沒有能力解決,
斯柯達是非常不錯的車
我就買[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