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旅行車,作為德粉怎么能不愛旅行車呢!前一陣我也剛圓夢了自己的旅行車,大眾R36,這期的視頻大家可以在微信公眾號“李老鼠說車”里觀看喲~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來了之前一個日本知名設(shè)計師說過的一個觀點:追溯歷史,很久以前中國人的觀念就是坐轎子才是高貴的,所以現(xiàn)在中國人喜歡更像轎子的三廂車,還起名叫轎車。歐洲最早貴族都是乘坐馬車,所以現(xiàn)在大家喜歡長得像馬車的旅行車。
這個觀點雖說有點調(diào)侃的意味,但不可否認一個國家大多數(shù)消費者的審美和這個國家的文化還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
旅行車在二戰(zhàn)前就有了,當(dāng)時在歐洲和每周流行,那時旅行車是貴族的標(biāo)配,當(dāng)時很多旅行車車廂都是木頭的,都是定制版,處處凸顯著貴族氣息。但后來美國的道路越來越寬油越來越便宜,皮卡在美國漸漸取代了旅行車。
而在中國市場,旅行車一直都沒火起來,雖然有桑旅和凱越旅行包括大眾R36這樣的車型被我們記住,但反觀當(dāng)年的銷量,都比不過三廂車和suv??蛇@是為什么呢?旅行車的裝載能力比SUV和轎車強,中重心和操控比suv低,油耗比suv低(性能車除外吼吼)為什么就沒人買呢。其實原因就一點:貴!中國市場里旅行車的價格太高了,就拿寶馬3系舉例,同樣是2.0T184馬力的動力,三廂3系優(yōu)惠完28萬也就,但旅行版卻要40萬,同樣一輛車,就因為是旅行車就要多花十幾萬,這個情懷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的。
情懷這個東西是很大眾的,但為情懷掏錢這個事是很小眾的
就說之前大家喊著RS6終于進中國了,網(wǎng)上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但現(xiàn)在一共也沒賣出多少臺,了解到的幾個買的都是那種家里給了200萬預(yù)算讓買車,高調(diào)的不給買,最后家里爸爸拍板買了這個長得像a6的車,現(xiàn)實就是這樣,小年輕有200萬不想買跑車也起碼買個保時捷你說是吧。
要說旅行車在中國為什么貴,不國產(chǎn)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為社么不國產(chǎn),主要是因為廠家看到現(xiàn)在的市場狀況判斷國產(chǎn)后也賣不好,然后就不國產(chǎn),然后就貴,然后就更沒人買。。。旅行車這么過年似乎都沒有逃離這個怪圈。有一些車型試圖通過所謂的跨界來打破這個怪圈,所以大家看到了傲虎,a6allroad,便宜的有大眾朗行等等,也基本都賣不好。
但一直說旅行車貴貴貴,但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旅行車不貴,在中國真的就能賣的好嗎?我覺得這個要大個大大的問號。我甚至覺得如果旅行車真的和三廂車做到1萬以內(nèi)的差價,該買三廂的還是會買三廂,該買suv的還是會買suv,反而以往哪些旅行車情懷玩家們可能恰恰不會那么果斷下手了。大家可以去看最近出的別克閱朗、明銳旅行這樣的車型,銷量也沒有那么堅挺。所以大家為什么賣旅行車呢?我為什么買R36呢?是為了裝嗎?
我覺得大多旅行車車主們跟我的想法是一樣的,我們買旅行車是為了我們共同的情懷說白了就是一種共同的認知,人和人成為朋友就是因為在某件事上有相同的認知。我們因為喜歡旅行車買了旅行車而成為一個群體成為一個大家庭。我買了這臺r36后一個最讓我覺得買值的一瞬間就是有一天我開路上開車,后邊跟上來一輛新款的邁騰旅行,我向他打了個招呼他向我豎了個大拇指。
難道買個旅行車就是很懂車嗎?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樣一個理論!提問者的觀點來源無非是歐洲的旅行車存量大,在街道上可能經(jīng)常被看見,但別忘了在歐洲旅行車也是被淘汰的對象!難道我們要撿別人流行過的東西嗎?
1,先看一下世界各國SUV取代旅行車的趨勢圖:
@下圖是整個歐洲趨勢,SUV增長遙遙領(lǐng)先
@下圖是德國的趨勢:旅行車緩慢下降,SUV直線增幅明顯。
@下圖是美國的市場趨勢:美國的旅行車慘不忍睹!
@下圖是咱們國內(nèi)的:
2,美國人也講究實用,但旅行車在美國也不待見!不能說美國人也不懂車吧。旅行車就是轎車的一個拉皮,唯一的特點可能就是價格便宜,旅行車能多拉物,SUV也行呀!
3,另外還有審美:可以看一下圖片對比
還是絕大部分人認為SUV比旅行車耐看吧,要不整個歐洲市場SUV的增幅非常大,全世界的審美眼光還是一樣的!
我知道有一部分喜歡R36,但我寧愿相信選擇它的人更是因為喜歡它的動力,而不是外形!
車友會群主,汽車運動愛好者及創(chuàng)業(yè)者,玩越野,玩飄移,利用晚上或者休息的時間,親自碼字,用最精煉和通俗的文字回答車主的各類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guān)注我并點贊,謝謝!
開車10多年,轎車和城市SUV以及硬派越野車都開過 由于工作相關(guān),這些年的確開過不少車型,奔馳S、寶馬7系、奧迪A8L、奧迪Q7、奔馳GLS450、奧迪Q5L等,此外也經(jīng)常測試各種類型的高中低端車型,對各類車型的優(yōu)缺點也有了自己的深入了解。近期購買了人生中的第四輛車 一輛奧迪 allroad。感覺是越開越喜歡。
國人之所以不太愿意購買旅行車,不能說消費者不懂,而是旅行車外觀沒有城市SUV“虎實”,沒有g(shù)et消費者的心動點,身材不高不矮,給人感覺不倫不類,這對于國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國人買車首先追求的是“空間大”,其次追求的是“動力沖”,最后追求的是“外觀豪華”。而旅行車屬于低調(diào)內(nèi)斂,和城市SUV相比的確是不算太協(xié)調(diào),因此的確是叫好不賣座!不過,近些年隨著國人對汽車的深入了解,再加上廠商的刻意宣傳推動,一些品牌在國內(nèi)逐漸的推出了一些旅行車,國內(nèi)的消費者也逐漸增加了對這類車型的認可。
旅行車屬于介于轎車和城市SUV之間的一種跨界車,擁有轎車的操控和穩(wěn)定性,還擁有城市SUV的靈活裝載能力和脫困能力。舒適性表現(xiàn)也是上佳,國外消費者熱衷的一款車型,國人不愿意購買旅行車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 1、外觀沒有城市SUV唬人,甚至有點不倫不類
國人買車,要么追求轎車的豪華、舒適,要么追求城市SUV的大氣,而對于汽車內(nèi)在的一些優(yōu)缺點并不了解,于是在國外實用甚至受到偏愛的瓦罐車型,到了國內(nèi),國人不買賬。
沒有城市SUV高大,沒有轎車的低矮舒適以及豪華,不倫不類的車身,導(dǎo)致很多消費者不認可這個“大屁股加高轎車”。
- 2、價格偏貴,性價比低
由于認可度偏低,自然車企也沒有利潤驅(qū)動將“瓦罐”車國產(chǎn),因此很多旅行車都是整車進口的,各種進口稅費要高出不少。
- 3、不了解旅行車的優(yōu)缺點
車身比轎車高,頭部空間較好,離地間隙比轎車略高,脫困能力好,車身比SUV矮修長,風(fēng)阻系數(shù)更小,油耗更低。
很多人購買了suv以后都會感覺后悔,主要原因是:
- 1、車身高、風(fēng)阻大,高速動力響應(yīng)能力弱
- 2、風(fēng)噪、胎噪、底盤噪音各種比不上轎車
- 3、坐姿太直,腰椎長時間受力不舒適
- 4、中高速動力響應(yīng)性一般,再加速能力弱
- 5、晃動感明顯,底盤避震較硬,路面過濾不干凈
7、阻力太大,油耗相對更高
當(dāng)然,很多人也認為轎車的缺點也比較多:
- 1、底盤太低,通過性差
- 2、車身低矮,頭部空間太小
- 3、視野受限,空間受壓抑
- 4、空間沒有城市SUV靈活
所以說很多越來越懂車的人,開始考慮像國外消費者那樣購買跨界旅行車,比如奧迪A6 Allroad、A6 Avant,沃爾沃V60、V40Z、大眾蔚攬、斯巴魯傲虎等。當(dāng)然,客觀來看,由于保有量不足,跨界旅行車的保值率比較低,這也算是其比較明顯的缺點了。
謝邀,我是檢車家的二手車檢測技師,所以對于這個問題還是相對有所了解的。檢車家作為一家獨立第三方車輛檢測機構(gòu),我們主要做的就是二手車第三方購前檢測。
這是一個讓消費者感到頭痛和兩難的問題。到底是旅行車還是SUV,從個人角度來推薦的話,旅行車是比越野優(yōu)越得多的,因為能提供更好的操控和燃油經(jīng)濟性,同時也更加實用。但是非要分個誰高誰低,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每款車型都有自己的使用場景,存在即合理。
最重要的是時代已經(jīng)改變了——越野車在過去10年里有了巨大的發(fā)展,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進步。所以你能看到國內(nèi)SUV的銷量已經(jīng)大幅超過了傳統(tǒng)的乘用車。自稱“駕駛愛好者”的人可能會抱怨,但大多數(shù)的車主都是支持SUV的。
即便如此,每個車型都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為了能更了解這些到底是什么,簡單舉例說明奔馳C旅和奔馳GLC。先說奔馳C旅,車身低矮而修長,與GLC相比,它的輪廓線條顯得更有檔次有高級感。
由于C旅的尾箱屈服于設(shè)計風(fēng)格和高度的問題,所以載貨能力略低,只有510升的空間,而GLC的是550升,但這個尺寸差異在實際使用中差異很小。
GLC的軸距比C旅稍長,這使得它的后座腿部空間稍大,C旅雖然感覺更舒適,尤其是在后排,但如果你個子很高的話再有點幽閉恐懼癥,恐怕你的選擇很明顯是GLC。
所以綜合來說的話,旅行車還是SUV這個選擇,更多的是看個人喜好,比如我個人喜歡的雖然是旅行車,但大多數(shù)國內(nèi)消費者都會選擇SUV。再加上一些普遍的從眾心理,即使有喜歡旅行車的消費者也會顧忌到保值率,保有量等問題,最終倒向SUV,這種大環(huán)境就營造出了一個旅行車不如SUV的錯覺。
此回答僅做拋磚引玉,歡迎各位老司機補充!以上是個人的一點見解,同時如果有任何新車二手車相關(guān)的問題都可以關(guān)注我們公眾號“檢車家”咨詢了解?;蛘咧苯釉谙路皆u論留言或者私信我。我一定盡我所能幫你解決。
旅行車,指的是那些加大了后尾箱的五門轎車。目前國內(nèi)能夠見到的旅行車有大眾蔚攬、奧迪A6 ALLROAD、沃爾沃V60等等車型,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銷量很一般。
歐洲可是滿大街的兩廂車和旅行車,最少見的就是SUV和三廂車,三廂車少不難理解,因為沒有兩廂車好停車,面對倫敦和巴黎那種小街道,停車絕對會讓你崩潰,要是你開一個三廂車很可能都停不進去。而SUV的高油耗在歐洲這個重視環(huán)保的地方,肯定會遭到抵制,并且他們真的一點都不care坐姿的高低,在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都是超跑和鋼炮的天下,高車身的SUV有膽開但是估計沒人有膽坐。但是國內(nèi)卻真的是完全相反。
國人喜歡長軸距,尤其喜歡加長的
說起來,中國人喜歡長軸距,幾乎所有中級轎車的型號后面加一個L,表示專為中國人拉長了軀殼;中國人還喜歡高大威猛的車,SUV外觀要霸氣,坐得要高,一股“會當(dāng)凌絕頂”的自豪感撲面而來。凡事都可以高人一點了,尤其是俯視普通轎車的時候,當(dāng)然SUV視線也是極好的,但是更高更重的SUV卻更加費油。
另一個大家都選擇而拒絕旅行車的原因就是,SUV良好的通過性,雖然幾乎90%的車主都不會真的拿來越野,大多數(shù)時間只是為了能通過一點路況爛的地級路以及搓板路,土路等,這個咱確實跟發(fā)達國家有差距,人家的路況的確好的多,幾乎不需要SUV。而且高通過行還表現(xiàn)在可以上馬路牙子,這個也真是中國特色,轎車就很容易托底,SUV則要輕松得多。當(dāng)然你說SUV更能裝,我想說旅行車也不遑多讓,全放到搬家一樣輕松,還能鋪成床。
選擇旅行車是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
其實,只需要一次全家外出的郊游,哪怕只有一次,就可以讓車主意識到,旅行版也許是個更好的選擇。這顯露出的其實是中國人休閑生活方式的缺失,許多歐美人最看重的自駕郊游,在我們看來,成了奢侈品。當(dāng)開車郊游很少,但開車上下班和泡妞更多時,在我們眼中更商務(wù)和高端的三廂車自然成為必然的選擇。尤其是國內(nèi)雖然注重享受生活的人越來越多了,當(dāng)?shù)揭恍┞窙r不好的地方扎營,或者遠上西藏,沒有一臺通過性好的車確實有點困難,這也是中國特色導(dǎo)致的。
國人對旅行車的樣子不感冒
目前大多數(shù)人選車還是顏控為主,而傳統(tǒng)的觀念,對于兩廂車的影響一直不太樂觀,當(dāng)然這兩年已經(jīng)有很大改觀,以前旅行版因為造型比較方正,看上去就像有個大屁股的兩廂車,當(dāng)然不會給人好形象,現(xiàn)在像奔馳C旅、邁騰旅行、寶馬3系旅行版等越來越好看的車型增加,讓大家逐步擺脫以前的影響,原來旅行車也能這么好看,重要的還是實用。國人買車是為了面子的因素也在作怪,拖著大尾巴的旅行車確實無法討好這些考慮面子的消費者,對于那些人怎么看都還是買SUV更合適,你說呢?
旅行車的優(yōu)點其實很明顯,它有著比SUV跟普通轎車大的空間以及跟普通轎車一樣舒適穩(wěn)定的底盤,讓你在出去旅行的時候載著一大堆行李也能夠獲得一種更加完美的駕乘體驗。
旅行車的空間通常都是大得驚人,因為后尾箱比較長,并且縱向空間也比較大,如果把后座放倒除了能夠放更多的貨物之外你還可以在上面放一張床,讓你在旅行的時候能夠在郊外小憩。
因為跟轎車平臺是同一產(chǎn)物,所以在舒適性、操控性跟油耗方面的表現(xiàn)都跟轎車車型沒有什么兩樣,在舒適性跟操控性上面轎車的優(yōu)勢是相當(dāng)明顯的。
旅行車的優(yōu)點這么明顯,難道就沒人懂嗎?事實上很多人都知道這些優(yōu)點,并且大部分人買車也都喜歡大空間。然而當(dāng)你想買旅行車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旅行車只是在原有的轎車基礎(chǔ)上把后備箱變大,價格卻比轎車版本貴很多。
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會考慮,花這么貴的價格去買臺旅行車,我還不如選擇一臺SUV,空間差不多,通過性還更好,并且視野也比較強。這就導(dǎo)致了SUV賣得比旅行車火好幾倍,畢竟大家都是空間大但是從外表看起來SUV確實是要大氣不少。
但是當(dāng)你真正擁有一臺SUV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初想的那些都是多余的。SUV的空間看起來很大,實際上比起旅行車還是差遠了;SUV的通過性強,但是開起高速來的穩(wěn)定性也比旅行車差遠了;SUV坐姿高,但是實際上視野也并沒有好到哪里去。
所以如果你買車的時候有考慮過旅行車,就不要猶豫了。一臺車的好壞并不是大家怎么說,而是你自己親身體驗過后才能下結(jié)論的,你確實想要選擇旅行車就不要去參考SUV,因為旅行車的好不是SUV能夠代替的。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旅行車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小眾的車型和備受追捧的suv完全是兩個極端。銷量差距十分巨大,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在國內(nèi)從來沒有聽說哪一款旅行車賣的特別火。
旅行車基本上都是以轎車為基礎(chǔ),然后把后備箱升高到于車頂齊平的位置。從外觀上看旅行車更像轎車和suv的結(jié)合體,保留了轎車的舒適性和suv的裝載能力。同時外觀做的都比較漂亮,修長。
有這么多的優(yōu)勢旅行車為什么賣不好。
首先來說,國人更能接受轎車的中規(guī)中矩,也能接受suv的高大威猛,但對于旅行車的外形更多人不能接受,感覺有點四不像,轎車的底盤,suv的車身稍顯怪異,不那么協(xié)調(diào)。開出去也不那么有面子。和國人骨子里的審美觀稍微有些稍差。
再者,旅行車的價位比較高,稍顯性價比不足。同級別的轎車,suv和旅行車前者要更實惠。舉個例子奧迪a4 allroad 售價在40萬左右,再看奧迪a4l售價不到30萬,奧迪q5售價也只有三十萬出頭。再比如奔馳c旅最高配售價已經(jīng)接近60萬,都快趕上x5的價格了。高昂的售價也使更多的人對旅行車望而卻步。
還有一點就是路況問題,國內(nèi)的路況條件較差,尤其是一些農(nóng)村或者郊區(qū)路況更糟,對車輛的通過性都有一定要求。旅行車和suv的通過性相差不少。汽車畢竟是大件,當(dāng)然有更多的人去選擇全面性更好的suv了。
旅行車在歐洲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也更能得到市場的認可,但國內(nèi)消費者并不買賬。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其中的原因是綜合性的,并不是所有的國內(nèi)消費者都不懂車。
希望回答能幫到你。
旅行車的英文為“wagon”,在國內(nèi)也多音譯為“瓦罐”車,大多數(shù)旅行車是以轎車為基礎(chǔ),把轎車的后備箱加高到與車頂齊平,以此獲得更大的裝載空間,在同級別中,旅行車相比SUV有著更長的車身,這就使得旅行車有更長的縱向深度,裝載空間也更大,同時旅行車有著轎車般的舒適性,對比SUV有著很多優(yōu)勢,可是為什么旅行車在國內(nèi)的銷量一直不如SUV,甚至銷量慘淡,真的是國內(nèi)消費者不懂車嗎?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旅行車銷量不如SUV的原因。
在國內(nèi)消費者的眼中,SUV就是大,大部分車主購買SUV的原因也是因為SUV看起來要比普通車大,就算知道了旅行車有著更大的空間后,還是會選擇SUV,這主要是因為國內(nèi)消費者的審美習(xí)慣,在他們眼中,身材魁梧的SUV怎么著都比旅行車要好,旅行車不過是拉高后備箱的三廂車而已,在東南沿海地區(qū)旅行車甚至被說成“棺材車”。其實旅行車相比較普通車型,增加了D柱,車身結(jié)構(gòu)更為復(fù)雜,而且更加修長的車身也要多出一份運動感,只能說國內(nèi)消費者的審美暫時接受不了。
由于國內(nèi)幾乎沒有廠家生產(chǎn)旅行車,所以大部分的旅行車都為純進口車型,例如比較出名的沃爾沃的V系列、奧迪的AVANT系列和寶馬的WAGON系列等等,這些旅行車相比較同品牌的普通車型,不僅有更復(fù)雜的設(shè)計,還有更高的進口關(guān)稅,這就使得旅行車的價格要貴出很多,同時后期的維修保養(yǎng)也較貴,除了一些有情懷的消費者,幾乎沒有人愿意去購買。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國內(nèi)的路況還是比較復(fù)雜,除了部分一二線城市的道路已經(jīng)較為平整,大部分城市地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道路情況還是較差,有各種“炮彈坑”和“搓衣板路”,所以人們更傾向于選擇通過性更高的SUV。而且國內(nèi)大部分消費者很少有時間能真正的自駕長途旅行,所以進一步導(dǎo)致旅行車的銷量低于SUV。在國外,特別是歐洲地區(qū),道路較為平坦,加上人們休假時間有很多,旅行車便成為歐洲人民的最愛。
其實旅行車相比SUV,更適合家用,有著更寬敞的空間和更舒適的底盤調(diào)校,但是作為國內(nèi)的小眾車型,大部分消費者很少接觸到這類車型,加上國內(nèi)跟風(fēng)隨大流的購買習(xí)慣和過高的售價,只有那些有情懷的懂車人士愿意買單,如果國內(nèi)市場的寬容度在高一點,旅行車的價格再低一點,我相信會有更多的消費者選擇旅行車。如果讓你在SUV和旅行車之間選,你會買旅行車嗎?
與其說旅行車不被待見,不如說這個市場從來沒有被“培育”起來。過去,在汽車進入家庭初期,三廂車才是身份的象征,連兩廂車都無人問津,更別說是旅行車了。
隨著汽車的普及,SUV、MPV都逐漸被大眾所接受。不過,由于SUV更受消費者對個性化和大空間的認可,而且對廠家來說利潤更大,所以后來廠家都把精力放在SUV市場上。而同樣具備個性化(裝逼)、大空間(實用)優(yōu)勢的旅行車則被束之高閣。
結(jié)果導(dǎo)致直到2015年,國內(nèi)市場除了進口旅行版車型,基本沒有合資/中國品牌的旅行車。因此,市面罕見、價格高企的旅行版車型,注定只能是土豪們的“玩具”,年輕一代消費者基本無福消受。這樣一來,旅行車談何被待見?
那么,國內(nèi)消費者真的不喜歡旅行車嗎?非也,暫且不談車圈一大票旅行車“死忠粉”,從市面上一些“類旅行車”的銷量,如大眾朗行、本田杰德、斯柯達昕銳等都不難看出,旅行版車型潛力巨大。
從旅行版轎車的產(chǎn)品特性來看,優(yōu)點十分明顯,這類車好看個性,既有轎車的舒適穩(wěn)定性、更有大空間和類SUV的通過性,燃油經(jīng)濟性也更優(yōu),非常滿足當(dāng)下消費升級的需求。(當(dāng)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缺乏專一性。)不可忽視的是,在歐美等成熟汽車市場,旅行版車型有著很高的銷量,在歐洲國家銷量甚至早已超過三廂轎車。
此外,于廠家而言,旅行版車型并不需要單獨開發(fā),意味著成本可控;對消費者來說,與SUV和MPV相比,旅行車的購買價格和用車成本都較低;相信隨著人們生活品質(zhì)的提高,對汽車的需求愈來愈多樣化,旅行車會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總而言之,盡管旅行版車型沒有SUV那么高利潤,但外在利好因素在于有市場潛力、有需求,廠家若有心“栽培”旅行車市場,這塊蛋糕想必會很美味的。(文)
題主說的旅行車不如suv,應(yīng)該是在市場表現(xiàn)。因為單單就車型而言,不存在哪種車型不如另一種車型,每種車型都有它各自用途和價值,以及適合的人群。
為什么銷量表現(xiàn)旅行車不如suv,原因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
首先當(dāng)然是需求。因為中國市場對旅行車的需求很少很少,所以才造成今天旅行車不景氣的局面。至于原因,是因為中國人對汽車的認識是從轎車開始,當(dāng)時的人們認為三廂的轎車才是真正的汽車。從“轎”字就可以看出像轎子一樣的車才叫汽車。
所以,5年前,除了三廂轎車之外的幾乎所有車型,在中國銷量都不太好。比如suv,兩廂車,旅行車,mpv等等。在馬路上看到的兩廂車越來越多,suv越來越多,也是近五年的事情。
說明消費者的觀念在逐漸的改善,但是還沒有到大家都接受旅行車這個階段。
其次,從市場供應(yīng)端來看,旅行車的選擇非常非常少。最早進入中國市場其實并不是豪華產(chǎn)品,比如凱越的旅行版,桑塔納的旅行版。不過這些廠家都吃了苦頭,這些車并不好賣。
后來就只剩下一些都是高端的產(chǎn)品,比如大眾r36,奧迪的a6旅行版,寶馬五系旅行版,沃爾沃160等等??上攵?,他們的價格是高高在上的,一般的消費者根本買不起。
直到近兩三年,價格比較適中的適合中產(chǎn)階級購買的產(chǎn)品才慢慢的出來。比如一汽大眾的高爾夫旅行版,上汽大眾的朗逸旅行版,斯柯達明銳旅行版,邁騰旅行版,甚至一些自主品牌,比如寶駿汽車和風(fēng)行汽車也推出了旅行車型。價格也下探到了20萬甚至10萬以下的區(qū)間。
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推出旅行版車型,這個市場會逐漸得到改善,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會用3到5年時間。
完畢,歡迎關(guān)注我們的頭條號,新車新技術(shù)。
你好,可以看一下我們的視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