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峰看科技
近日,各大數(shù)據(jù)公司紛紛發(fā)表了對于二季度以及上半年的國內手機市場跟蹤報告,《海峰看科技》看完后,為大家總結了如下要點:一是,二季度榮耀以19.5%的份額占比在國內首次登頂;二是,蘋果在2022財年第三財季銷售額增長2.8%,達到407億美元;三是,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720萬臺,同比下降14.7%;四是,上半年國內智能機市場出貨量約13.4億臺,同比下降16.9%;五是,上半年國內折疊屏產品出貨量超過110萬部,同比增幅約70%。
榮耀逆勢登頂,蘋果銷售額增2.8%
根據(jù)IDC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Honor以19.5%的市場份額在第二季度排名國內市場出貨量第一,相比去年同期,逆勢增長88.6%;根據(jù)BCI數(shù)據(jù)顯示,榮耀成為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份額第一品牌;根據(jù)Canalys數(shù)據(jù)顯示,榮耀第一季度以20%的市場份額登頂國內智能手機,是唯一正增長的國產品牌,以205%的超高速增長實現(xiàn)領跑。
那么,在低迷的市場環(huán)境中,榮耀高端逆勢增長是亮點。第一,在中國手機市場,除華為、蘋果之外,越來越多高端商務人士選擇榮耀;第二,今年5月,榮耀在國內4000+以上的高端市場份額達到7%,這點大大超乎市場的預期;第三,Magic 4系列等產品在高端市場(600美金以上)幫助榮耀持續(xù)擴大市場份額。
vivo以19.1%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同時,vivo在第二季度的高端市場份額達到了近一年來的最高點。OPPO以17%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OPPO的Reno 8系列、A57等熱門產品單季度出貨量均超過兩百萬部。
小米第二季度出貨量約1,050萬部,以15.6%份額占比位居第四,5月份開始,Redmi K系列、Redmi Note系列成為小米的主要驅動力,另外,“6.18” 的價格調整,助力高端價位段小米12系列銷量增長。
Apple在6.18期間,通過對iPhone 13的大幅度降價,同時亦調整上一代產品在線上渠道銷售中的占比,將iPhone 13打造成 “爆款”,iPhone 13在第二季度占據(jù)Apple出貨量6成以上,幫助Apple獲取了除榮耀以外的同比正增長的廠家。
筆者了解到,7月29日,蘋果公司發(fā)布了截至6月25日的2022財年第三財季業(yè)績。根據(jù)業(yè)績報告顯示,蘋果iPhone銷售額增長2.8%,達到407億美元。
正如蘋果CEO庫克表示,蘋果在本季度成功吸引了安卓用戶成為iPhone用戶。蘋果的切換臺數(shù)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iPhone新用戶增長了兩位數(shù)。
上半年市場低迷,創(chuàng)下2015年以來最差
上半年,國內智能手機整體市場呈現(xiàn)低迷狀態(tài),可以說,國產手機廠商的日子都不算好過。盡管廠商們在618活動期間開展了促銷活動,但仍無法讓市場恢復2021年二季度的水平。我們先來看幾組數(shù)據(jù)感受下。
據(jù)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 14.2%,不及 2016 年第四季度歷史銷量峰值的一半;據(jù)CINNO Research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智能機銷量約1.34億部,同比下降16.9%,創(chuàng)下2015年以來最差的上半年銷量成績。
市場的縮水在芯片廠商這里也有連鎖反應,筆者在昨天高通發(fā)布的財報中看到,高通預測了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下降5%;而此前高通的預期是今年出貨量將持平。
此外,爆料大神郭明錤日前也表示安卓最壞的日子還沒過去,手機廠商還在砍單。
市場的如此表現(xiàn),筆者認為主要源于以下因素。一方面,上半年國內陸續(xù)有疫情爆發(fā),導致消費者手中可支配收入下降,手機逐漸從快消品回歸到耐用品行列,換機周期大大延長。
另一方面,雖然國內廠商不約而同的從從芯片、攝影、充電、系統(tǒng)、產品形態(tài)等方面提升產品體驗試圖提升其在中高端市場的話語權,但這真金白銀的投入?yún)s不如蘋果降價來得快,究其本質是國產手機的高端產品缺乏足夠的差異化、稀缺性,使用體驗和品牌難以打動更多高端消費者。
對于今年下半年的市場前景,有分析師表示并不樂觀。中國大陸2022年出貨量可能遠低于3億部,這意味著今年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可能是2012年以來最低的。
在這樣的時刻,手機廠商們需要跟供應商在零件價格、訂單周期、庫存控制和售后等方面保持良好合作,這將有利于行業(yè)度過寒冬。
折疊屏高速增長,出貨量超110萬部
不過也有好消息,筆者在研究數(shù)據(jù)的時候發(fā)現(xiàn),折疊屏細分領域作為上半年手機市場的一股清流,保持了高速增長態(tài)勢。據(jù)IDC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折疊屏產品出貨量超過110萬部,同比增幅約70%。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廠商表現(xiàn)。其中,雖然供應受限,但華為依舊憑借強大的品牌與產品力,占據(jù)國內折疊屏市場超過63%的份額,可以說華為以一己之力扛下了國內折疊屏三分之二的市場。
OPPO憑借Find N具有顯著差異化的產品設計,以及較強的價格競爭力,以18.3%份額占比位列折疊屏市場第二的位置。筆者查閱京東商城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1月1日至6月20日,OPPO Find N成為京東自營的折疊屏品類銷量冠軍。
三星的Z Flip3,Z Fold3兩款產品已接近生命周期尾聲,以9.3%市場份額排名第三;榮耀、vivo供貨策略相對保守,分列以6%和1.8%市場份額位列第四、第五位。
在逆風市場環(huán)境中,折疊屏產品平均單價雖遠高于平均水平,但折疊屏手機市場能夠快速增長,甚至部分產品依然呈現(xiàn)供不應求的勢頭,足以說明,只要產品能帶來足夠的差異化體驗,消費者還是愿意為其買單的。
由于折疊屏智能手機銷量在4月和5月保持增長勢頭,有數(shù)據(jù)機構預計,2022年全年中國折疊屏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將同比增長225%,達到270萬臺。據(jù)筆者了解,今年下半年國產廠商預計還會有4-5款折疊屏手機發(fā)布,包含尺寸重量較小的翻蓋式小折疊屏。
在折疊屏領域,國產手機已經(jīng)紛紛入局,但是蘋果卻遲遲沒有消息,據(jù)分析師郭明錤透露,折疊iPhone再次延期,將要等到2025年以后才能上市。
筆者認為,比起在同一個維度內卷,國產手機要想在高端市場爭得一席之地,就需要跨維度競爭,如果能在折疊屏時代成功搶跑,占領用戶心智,不失為不錯的彎道超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