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日,《經(jīng)濟參考報》發(fā)布了一篇文章,將游戲比作精神鴉片,一時間激起了千層浪。
各位家長,表示感同身受,這不是殘害祖國花朵嗎?為了掙錢,毫無底線。
之后,各大游戲針對未成年人推出各種機制,限制其游戲時長。
家長開心了,孩子不開心了,租號產(chǎn)業(yè)興起了。
可以租一個通過成人實名認證的游戲賬號,《王者榮耀》在線兩小時也不會觸發(fā)任何人臉認證的環(huán)節(jié)
只需5元。
以上的體驗來自于《北京晚報》的記者。
這下子,家長又不開心了,這么明顯的漏洞,騰訊你看不到嗎?這分明就是想騙小孩的錢。
這話一半一半。
漏洞,騰訊肯定看到了。騰訊游戲回應稱正針對向未成年人租售賬號的第三方平臺,上線黑產(chǎn)打擊版人臉識別,觸發(fā)賬號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相關(guān)驗證。同時,公司已向超過20家第三方賬號交易平臺和電商平臺發(fā)出律師函投訴,要求停止違規(guī)行為。
不過騙小孩錢這話,就言過其實了。
如果可以,黑馬估計騰訊游戲都不希望有未成年玩家,錢少事多愛鬧騰。
錢少是指未成年。
根據(jù)騰訊公布的財報,2020年第四季度,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流水在騰訊游戲中國地區(qū)占比為6.0%,其中16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流水占比為3.2%。
單季度16歲以下未成年人市場只有8.385億的收入。
而2020年第四季度騰訊網(wǎng)絡游戲收入為391億元,除去海外貢獻的98億元,16歲以下未成年人市場的收入,在整個騰訊游戲中也不值得一提。
2021年第二季度,16歲以下未成年人對騰訊網(wǎng)絡游戲流水的占比進一步降到了2.6%。
風險高于收益,對騰訊來說,實在不劃算。
事多愛鬧騰,指的是誰就不言而喻了。
未成年人玩游戲,這事老生常談了。
國家對于未成年人玩游戲,一直是嚴格管控,在2021年9月份,還出臺了史上最嚴“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wǎng)游”的措施。
詳細規(guī)定了未成年人玩游戲的時間限制,并嚴格落實實名認證的要求。
各大游戲平臺也都一一遵循。
無論是游戲平臺,還是國家層面,對于游戲租號問題,也一直在嚴厲打擊。
在這么多舉措之下,未成年還能沉迷游戲,除了說一聲本事很大之外,那也要問問各位父母是否做好了自己應做的事情。
未成年玩家在游戲群體中是少部分人,未成年人沉迷于游戲的也只會是更少部分的人。
如果自己的孩子,偏偏是這少部分人中的少部分人,在國家、社會、企業(yè)都承擔了應有的職責后,家長是不是也應該要反思了。
如果只是把游戲當精神鴉片,那么這大概也是反思后的心理安慰。
當然,國家、社會和游戲平臺,還是要繼續(xù)努力,想方設(shè)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還有家長,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