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據外媒報道,知名奢侈品牌Balenciaga因出售“世界上最昂貴的垃圾袋”而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轟動,登上微博熱搜。據悉,這款外形酷似垃圾袋的包名為Trash Pouch,售價1790美元(約合人民幣12104元),目前暫未在中國大陸官網上架。(據8月8日中國經濟周刊)
說這款時尚單品神似垃圾袋,已經算是客氣了。它的名字翻譯過來,其實就是垃圾袋,設計的形狀和顏色,也與垃圾袋并無二致。據報道,這款包是該品牌旗下設計師在時裝展中作品的一部分,主題為“放大和夸張”,而設計師確實也受到垃圾袋的啟發(fā)。所以,不妨自信點,把“像”字去掉,它就是一個皮制的垃圾袋。
模特提著此包走秀宛如“出門扔垃圾”(圖源:網絡)
一個垃圾袋賣12000多塊,肯定讓人很難理解,但如果是巴黎世家出的,又似乎可以理解。因為,這一品牌自從換了設計師,不再走傳統(tǒng)路線后,丑出天際的單品可以說是一個接一個。有“原諒綠”色系的高跟洞洞鞋和厚底雨靴,有2020年推出的影樓畫風的土味七夕包袋,還有之前引發(fā)熱議的,仿佛從垃圾堆撿回來的“破爛鞋”……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驚訝,不解,無語,當看到巴黎世家終于直接推出“垃圾袋”的時候,反而有種見怪不怪的合理感。
巴黎世家曾經引發(fā)爭議的“破爛鞋”(圖源:網絡)
每每這種丑單品出街,往往有不少網友感到驚詫和自我懷疑,覺得是“貧窮限制了審美”,其實大可不必。難道設計師不知道這東西丑嗎?當然知道,垃圾袋能美到哪里去呢?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東西設計出來,就不是為了表現美的,只是為了博眼球的。
當今的消費市場,即便是知名的奢侈品,也并不是翹著腿就能賺大錢的,市場趨于飽和,競爭日漸激烈,要想出圈,給用戶留下深刻印象,吸引新財富階層,不搞點事情怎么行呢?
搞事情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制造爭議。當一個奢侈品牌將破爛鞋、垃圾袋標出了昂貴的價格,就如風吹浪動,爭議自然產生。這無關于審美差異——外國網友也一樣不理解,也無關貧富差距——有錢人也同樣一頭霧水,其實說白了,只關乎營銷策略。
巴黎世家的設計師,不但擅長于設計丑東西,還很擅長于給丑東西“上價值”,什么“去階級化”“釋放個性”“街頭爆款”“亞文化”“環(huán)?!钡鹊龋總€詞都是當下最流行的,也是年輕人最喜歡聽的,有了這些“高大上”的價值包裝,丑單品賣天價,都還有人搶,上哪兒說理去?
所以,引起大眾的驚訝和嘲弄,才是奢侈品設計丑東西的真正目的,即便很多人只是嘲一下,并不會買,也買不起,但是“黑紅也是紅”,罵聲也是關注,關注度上去了,銷量自然會跟著上去。君不見,很多剛出的時候被罵得狗血淋頭的丑東西,發(fā)售的時候都被搶到“頭破血流”,只能嘆一句:哎,人性……
奢侈品其實有其固定的消費群體,更多普通人也不過是看看熱鬧而已,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通過出丑東西來博關注,也展現出奢侈品牌內在的空虛和恐懼——做得太好看太日常了,如果沒人關注怎么辦?如果顯得不酷怎么辦?如果沒刷屏怎么辦?如果人們厭倦了怎么辦?
造就這些丑東西的,其實是這個流量時代。我們的每一分不解和罵聲,都會成為奢侈品牌繼續(xù)設計丑東西的動力。所以,想要買的人,我們尊重個體選擇,覺得丑的人,倒也不必懷疑自身審美。丑就是丑,或許它會很紅,很貴,但內在的不安與功利已經決定了,它絕然變不成美的,更成不了經典。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