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中年,可能最大的安全感是身體健康以及幸福的家庭狀況。至于金錢,雖然是實現(xiàn)生活幸福感、提升生活質量的保障,但還是無法買得起健康與家庭幸福。但是,對于一個中年人而言,需要考慮到有房有車的狀態(tài),還是無房無車的狀態(tài)。其中,前者可能無需有太高的資金要求,手握幾十萬,可能就可以有比較穩(wěn)定的生活質量,而后者資金要求可能更高一些,手握上百萬,未必可以滿足一定的生活質量,而目前而言,要想在一二線城市有房有車,可能需要數百萬的資產,而擁有核心優(yōu)質資產才是關鍵所在,這也是提升自身安全感的真實體現(xiàn)。
回復誠邀:人到中年,要有多少存款會有安全感,為什么?恕我直言:這個問題我個人也必須值得深思,至少在你提問至此,我還真稀里糊涂沒有給自己定過一個大概的標準,當下借你問話的當口,同時我也反問了自己一下,是呀我怎么能這么沒追求呢?不應該吧?
總而言之:做人沒必要把自己整的很辛苦,當然沒有一個目標的定位,又辟如沒有一個大志的方向,沒有了做人最起碼的動力也是不行滴。簡單來說有一種東西不可貪戀 金錢。所以說適合自己的生活最好。某一天你定會開竅,其實:做人難 難做人不是針對有志向人的。
回眸幾十年走過的路,看見的,聽到的,親歷的事情太多了。我們說:對不解之事要放開。對不得之事要放手。對不易之事要放松。對不及之事要放任。對不平之事要放下。其實真的無需計較存拆上的數字,錢多錢少同樣會給你帶來幸福,要切記珍惜自己噢!
人到中年,是不惑之年,因為中年是人生價值觀和人生觀都看得通透,不會為虛無縹緲的浮華所累,所有的名利,地位以及房子,車子都成為過眼煙云,金錢再多也買不到一個健康的身體,你身上所有的零件,只有唯一的一套,壞了即使擁有再多的金錢,那也只是徒勞!喬布斯就是最好的例子,擁有再多的錢也不能救他的命,陳曉旭也不差錢,可在疾病面前也無能為力了,所以錢再多也不如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快樂,幸?;磉_才是中年人最大的財富,錢不再多少,夠花就行,中年人要懂得隨遇而安,知足者常樂,把有限的時間充分利用在自我修養(yǎng)和自我保健上,每天跑跑步,做做瑜伽,看看書,練練書法,你剩余的人生你做主,中年要有中年的色彩斑斕。好好的愛自己的身體,在身體沒發(fā)出警鐘前做好自身的修復,用最陽光感恩樂觀迎來旭日朝陽,用微笑和快樂送走落日余暉,心存善念,感恩每一天生活賦予你的喜怒哀樂,用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tài)來擁抱生活。當你迎來新的一天時,你要發(fā)自內心的慶幸活著真好!
今年35歲了,正好到人生的中年,感覺自己還有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
先說下我自己的情況:居住于河南四五線小城市安陽,17年之前在一家小廣告公司上班,平均工資4000左右。17年后辭職瞎折騰創(chuàng)業(yè),到現(xiàn)在沒多少收入。家里有自住小產權房一套,4萬塊的小寶駿一輛(媳婦開,自己考不過駕照,捂臉……),媳婦在一家私企上班,工資3000多一點兒。目前家庭存款3萬(媳婦保管),自己欠外債1萬。
情況介紹完畢,現(xiàn)在說說安全感這個話題。
其實按照我的看法,人,是不應該、也不會有完全的安全感的。因為人一旦安全感過強,在自己的舒適地帶待的過久的話,就會產生惰性,就會開始忽視周圍的發(fā)展,而不思進取,逐漸就會跟不上社會和時代的進步而淘汰。就算哪怕有一個億的存款,有一個穩(wěn)定的產業(yè),碰到劇烈的時代或者社會變化的時候,如戰(zhàn)爭、貨幣大幅貶值、貨幣改革,都會在瞬間化為泡影或大幅縮水。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曹雪芹的家道中落、比如柯達膠卷的不思進取,就不一一舉例了。
如果非要強制回答有多少存款會有安全感的話,我覺得就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金錢來簡單計算一下,希望能給題主一些啟發(fā):
以我自己所在的四五線小城市為例,假設35歲活到75歲,40年的時間。在有住房的情況,每年的家庭基本生活開銷在4萬左右(小城市生活成本低,不要驚訝)。孩子目前還在上幼兒園,如果加上孩子今后的教育費用,估計1年再加1萬元,也就是5萬。40年乘以5,也就是200萬。如果按每年10%通脹算的話,大概是270多萬(數學不好,不知道算的對不對)。也就是說,要滿足最基礎的安全感,至少也得270萬以上的存款。
如果是二三線城市,翻倍計算,怎么說也得500多萬,一線城市估計得上千萬了。
最為重要的是,這些錢還必須得是閑散資金而不是資產,你才能獲得安全感。有幾百上千萬資產的人中國不少,但是有這么多流動閑散資金的人估計不會多。所以,基本可以肯定的是,90%以上的中國人,都應該難以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單從金錢上說,可以擁有足夠安全感的人,可以說是萬中無一的天命之子。
如果覺得有用,請點個贊。打這么多字也挺辛苦的!
人到中年,要有多少存款會有安全感?我認為問題還只是人有安全感的一個緯度。
首先先談談人的安全感的影響因素:
1.安全感強,我認為到中年排第一位的是人身體健康。身體健康就像數字的1,沒有了后面有N個零也是白搭,而且身體不好人的感受就不一樣,更談不上有安全感。
2.子女有出息。到中年了,一般家庭子女均長大,也是從小到大開始檢驗家長的教育成果時候了。子女有出息,家長沒有后顧之憂,而且在精神上有寄托和驕傲,以后退休一有依靠,二有精神寄托,三自己的退休工資和生活自己能安排。
3.家庭和睦,和老伴感情良好。中年人安全感追求的是“穩(wěn)”,不在像年紀輕時有闖勁,這不是說中年人就懈怠了,而是一般的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斗志和體力衰退,也會安全感遞減。所以家庭和睦,老伴相伴會提高安全感。
在這些前提下再來討論有多少存款能保障安全感的問題。我認為:中年應該考慮后面到老年的經濟保障(存款)了,因為以前人都在為家庭,子女忙碌?,F(xiàn)在子女長大了,家庭基本定型,自己體力精力均不如年紀輕時,應該想想存款為自己和老伴存款備用,努力做到不麻煩子女。
1.如今社會,沒錢也是空談。所以存款是要的,保持現(xiàn)金的流動性,應對突發(fā)事件。一般我認為定期可以放個50萬,活期或余額寶或貨幣基金,能馬上取出不損失大的利息的儲備5-10萬。
2.為了安全感而放大量現(xiàn)金,估計也不合適,因為在通脹的預期下,錢還是會貶值。所以應該有房子 保障,如果有自住的房子,還有多余投資或收租的房子,那就安全感足了。因為這個隨行就市在增長,遇到家庭突發(fā)事件,要用大錢可以變現(xiàn)應對,而不至于影響生活。
所以房子 的價值就要根據你的所生活的城市水平來決定了。不知回答的客觀哇
人到中年,有多少存款會有安全感
?我認為,可以從這幾方面來說:
1 人到中年家里的銀行存款,能夠
支撐家庭10年的日常生活開銷的話,應該就會有安全感了。至于多少錢
的話,就很難說了。畢竟未來會有
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比如物價、身
體狀況等等,每個人的家庭生活的
正常開銷也是不一樣的。
2 每個人的生活狀態(tài)不一樣。有的
人賺錢能力很強,賺錢容易;有的
人掙錢比較辛苦艱難。
3 每個人的心態(tài)不一樣。有的人心
好態(tài),對生活充滿自信;有的人心
態(tài)不好,對生活 充滿焦慮、沒有安
全感。
人到中年,自己有多少存款才會感到安全?這個問題回,不同的歲數,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條件,答案都是不一樣。
首先讓我們談中年,中年的年齡范圍,一般值45歲到65歲之間。這類人往往伴隨著知識仍在積累增長,經驗日益豐富,心理能力在逐漸增長,然而,體力在逐漸衰減,人體生理功能卻在不知不覺中下降等特點,對家庭,對社會都感覺責任非常大,所以總想有一筆收入,有一筆存款,自己帶來安全感!
第一種情況,人到了中年,
1,自己的孩子還在上大學,還沒有參加工作,如果是這種情況,中年的你,壓力是非常大,孩子上大學,孩子將來找工作,孩子將來買房,孩子將來找對象,還將來娶媳婦,嫁女兒,都需要很多錢。
你現(xiàn)在有多些存款會感到安全呢,一般的家庭,50萬到500萬,如果有這些存款,會感到安全些!
身邊有多少財富才安全,要跟你的孩子,將來在幾線城市找工作,在幾線城市成家,有很大的關心!
如果條件好的家庭,身邊存款有200到1000萬左右,才會感覺到很安全!
對于富人來說,一般有存款幾億到幾百億之間才會感覺到安全!
2,如果孩子已經成婚,人到中年,身邊只要有存款十萬到50萬之間,就會感到很安全!
也不怕突然得一般的疾??!感覺會很快樂的度過晚年!
稍微條件一好的家庭,身邊存款在50到200萬之間,就會感覺到很安全
富人,只要有幾千萬以上的存款,就會感到很安全!
第二種情況,自己兒女們非常有出息,年薪都在50萬以上的,而且很舍得給父母花錢!
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到了中年,只要有十萬塊錢左右的存款,就會感覺到很安全!因為你沒錢的時候,你的兒女們會給你!你的兒女就是你的財富!
第三種情況,如果你身體不好,得了,非常燒錢的疾病,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存款有幾百萬以上,也許你才會放心些!
人心是有貪欲的,也是有野心的,人是輕易不會得到滿足
當你一分錢沒有的時候,窮困潦倒的時候,你多么希望你能有一萬塊錢的存款,你就會心滿意足了!
當你有了一萬塊錢存款的時候,你就會想我要有幾十萬塊錢的存款,你也會放心了
當你有了幾十萬塊錢存款的時候,你會羨慕別人開著豪車,住著洋樓,經常出去旅游,神仙的生活。這時候的你會多么希望你能有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財產,你才會放心
如果你有了幾百萬,幾千萬的財產的時候,你就想當富人,要過富人的生活,走進他們的生活圈,那么你就會幻想你得有幾億以上的財產。
當你擁有了幾億財產的時候,你就會非常羨慕富人的排名,你想成為富人的頂尖人物!
人是非常貪婪的動物,總是想超越自己,總是想擁有更多的財富。
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范圍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你靠運氣賺來的錢,最后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你所賺到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表現(xiàn)。你所虧的每一分錢 ,都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缺陷。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公平在于當一個人的財富大于自己認知的時候,這個世界有100種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認知和你的財富成正比。
踏實肯干,掙干凈的錢,不能想方設法走捷徑和歪路,就算你有捷徑歪路,掙來的錢,遲早也會付出代價還回去。
知足者常樂吧!要有健康身體,錢財身外之物,夠花就好!呵呵
對于多少歲算是中年,目前世界各國尚無統(tǒng)一標準。依照我國的國情,普通人40歲-55歲一般被認為中年階段,俺么這這個階段的人群需要有多少存款才有安全感呢?
其實要說多少存款有安全感,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地域遼闊,各地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不一樣,消費水平也不一樣,所以需要安全感的存款也不一樣,我們以一個三線城市為例,要有安全感最少滿足以下幾點:
1、房子:擁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是安全的最基本要求,沒有房子談何安全感,作為三線城市,房子我們保守按照150萬元的價值核算。
2、車子:現(xiàn)在這個社會,車子已經成為一個必需品,除了房子之外,安全感必不可少的另一個硬件就是車子,車子我們保守按照15萬元計算。
3、存款:多少的存款可以讓人有安全感呢?我覺得最少你的存款能滿足你們當地的人均消費性支出(因為這樣就不怕失業(yè)),我們假設每個月的消費支出為3000元,那么一年即為3.6萬元,按照4%的存款利率計算,需要的本金為:3.6萬/4%=90萬元,保守點在往上提一些,即為100萬元。
綜上所述,人到中年最少要有:150+15+100=265萬元的總“存款”才會有一定的安全感,而這個值還只是基礎值而已,如果要更穩(wěn)妥,需要更高的金額。
謝邀,這個問題標準不一,有多有少,要根據各人的心態(tài)和想法而定。
就我個人而言,人到中年時,在當今社會,首先不管多少,不管來源,(也許是工資,也許是生意上等等)每月要有一筆穩(wěn)定的收入,然后家里最少要有幾萬到十萬的存款。
這樣在一般情況下,萬一家里有點啥事,就可以隨時拿出來,不至于去求人。
就算不夠,也只是借少量的,相對來說也許要好借一點。
你如沒有這筆錢,到時你和誰借,在農村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就算人家借給你,你又拿啥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我們平時花錢不能大手大腳,在生活過得去的情況下,還是盡量多積蓄一點錢。
我今年43歲,在一線城市,存款差不多有600萬人民幣,雖然我上有老,下有小,我也沒覺得很有安全感,當然了也沒有覺得特別的焦慮;我有高中同學,他們的存款應該在百萬以下,他們在18線縣城,開著10萬左右的車,在體制內工作,他們感覺自己很安全。我還有大學同學在廣州,廣州15萬每平米的房子兩套,存款接近千萬,他也成天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因此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或者說我們所處的階層和對未來的預期不同,我們會要不同數額的存款來獲得安全感。
人在社會中是有階層的,我們的不安全感來源于我們有可能跌落到下一個階層。因此如果我們去問一個中年流浪漢和一個中年富豪“有多少存款會有安全感”,答案絕對是不同的。
從下面的統(tǒng)計圖是中國的階層分成資產階層,中產階層和無產階層,中國90%的人屬于無產階層,他們的月收入低于1.1萬人民幣,年收入在13.2萬,那么按照現(xiàn)在無風險收益年利率4%來計算,存款330萬人民幣就可以確保無產階級不會跌入一個更低的階層;換句話說,90%的無產階層如果存款高于330萬,他們是不會有跌入下一個階層的風險的,他們可以從330萬中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至于中產階層,最低月收入是1.5萬,最高是45萬每個月,要想實現(xiàn)躺著也不會跌入下一個階層,按照現(xiàn)在無風險投資收益4%來計算,他們需要1.35億來實現(xiàn)這個目標,不幸的是絕大多數人的自查那是達不到這個目標的,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中產階層是不會從存款中獲得安全感的。
至于資產階級,他們更大的風險可能不是存款,他們也不能從存款中獲得安全感。
人到中年,要想依靠存款確保自己不會跌入下一個階層,無產階層的存款在330萬以上就可以安心;而中產或者以上階層的人是無法從存款中獲得足夠的安全感的,但如果我們可以從穩(wěn)定的工作中獲得足夠的收益,一樣可以獲得足夠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