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地痞流氓多存在,但上海有一位黑白通吃的幫會之人,不僅曾拒絕日本人的生意,還帶頭參加過抗日,若說其是好人亦或者是壞人,充滿歧義。
晚年最大愿望則是落葉歸根。
他便是杜月笙,他到底有著怎樣的來歷,黑白通吃甚至成為抗日領(lǐng)頭人?他又做了什么?晚年的他又去了哪里為何愿望是落葉歸根?留下的子女又過得如何?
不一般的地痞
杜月笙1888年出生,自小家境貧困,父母接連去世,杜月笙便成了別人眼中的孤兒。
杜月笙
因為家中貧困的關(guān)系,杜月笙并未上過多少天私塾便輟學(xué)了,本就應(yīng)該是上學(xué)的年紀,杜月笙開始四處流浪,家中只有外租母還有舅父。
好奇的杜月笙對所有事情都充滿了好奇,自小杜月笙便好動,看著家中唯一的孩子,舅父也是看其可憐便讓其去街上賣油條。
杜月笙也是此時開始有了偷錢的習(xí)慣,一開始是小打小鬧,時間長了也便大膽起來,后來被舅父托人去到一家水果店給人當學(xué)徒,還沒呆幾天便因為偷錢被人趕了出來。
后來又去肉鋪當學(xué)徒,同樣因為偷錢被人趕出來。
后來到處流浪的杜月笙便結(jié)識了不少路邊的混混,甚至還加入了幫派,本就腦袋機靈的杜月笙很是受到青睞。
杜月笙
青幫的幫主陳世昌直接認杜月笙為干兒子,杜月笙也便因此正式開始了自己作為地痞流氓的生活。
每天對人敲詐勒索便是杜月笙的日常生活,杜月笙也是在這其中逐漸沾染了更多的惡習(xí)。
看似囂張的惡行,杜月笙的生活并非想象中的富裕。
至少在1911年杜月笙的生活還很是拮據(jù)。
1911年4月,杜月笙與同伙去客棧向人敲詐五塊錢,不曾想當即被不放逮到,杜月笙當場稱自己不過是從犯,并且只撈得一元錢,后來在幫會的介入下,這件事也便不了了之。
到了1915年杜月笙結(jié)婚,生活依舊是難以過得去,真正讓杜月笙開始過上富裕生活的是因為鴉片在中國的彌漫。
杜月笙
在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上海的鴉片交易極其興旺,因為鴉片帶來的暴利,讓不少商人沉迷這單生意。
而不少煙土商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便會將運送鴉片的工作交給流氓團伙,這其中便有杜月笙所在的團伙。
鴉片中的紅利讓每個人對錢都保持了高度興奮,甚至也開始插手這其中的生意。
但運送鴉片的并非只是杜月笙所在的一個幫派,不少幫派都在做這樣的生意,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將生意全部攬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關(guān)鍵的。
這也為杜月笙在幫派中的迅速崛起創(chuàng)造了契機。
張嘯林
有張嘯林這層軍閥的關(guān)系,杜月笙等人在運送鴉片的時候,自然是沒人敢截其生意,很快杜月笙帶領(lǐng)的團伙也便在鴉片運輸生意中成為了最大的鴉片提供商。
杜月笙也便在這樣的生意當中逐漸迷失,鴉片帶來的金錢效應(yīng)讓杜月笙賺得盆滿缽滿,本就機靈的杜月笙很快靠借鴉片生意在幫派中站穩(wěn)了腳跟。
1925年7月,杜月笙便在法租界成立了“三鑫公司”,甚至要求各個土行只要每月繳納千元以上的秘密費,杜月笙便可以保證其鴉片的全程運輸,若是出事便由杜月笙擔(dān)責(zé)。
杜月笙也便靠借于此,不僅結(jié)交了不少愿意為其賣命的黨徒,還為此聯(lián)絡(luò)了專屬于自己的煙土商的聯(lián)絡(luò)網(wǎng)。
此時的杜月笙已經(jīng)在上海有了姓名,但總歸是地基不穩(wěn),在國民黨統(tǒng)治上海之前,杜月笙作為當時租界其中一股惡勢力與軍閥關(guān)系的建立只是靠借煙土生意的經(jīng)濟利益。
杜月笙
若是經(jīng)濟利益不穩(wěn)固,隨時都有關(guān)系破裂的時候。
真正讓杜月笙的力量得到鞏固的還是因為國民黨正式統(tǒng)治上海后的日子。
杜月笙的價值對于國民黨來說是極其有用的,不說杜月笙是當?shù)氐膸团?,若是想要排除異己、?zhèn)壓民眾,像杜月笙這樣的人物便是最好的存在。
在國民黨統(tǒng)治上海之后,杜月笙等人也便成了國民黨統(tǒng)治上海的政治工具。
上海是南京政權(quán)最重要的地盤之一,但因為政策始終承認并保護帝國主義侵華的利益,所以國民黨即使統(tǒng)治了上海,但力量依舊薄弱。
因此杜月笙這樣出身地痞流氓幫派的人便是國民黨“暗中行動”的最佳人選。
杜月笙與國民黨來往的也更加密切,更是成為了蔣介石合作的首選合作對象。
蔣介石
本就兇殘的本性加上帝國主義支持的北京,令其成為國民黨勾結(jié)帝國主義以及鎮(zhèn)壓租界內(nèi)人民的最得力工具。
杜月笙等人更是被國民黨賦予“反共義士”的稱號,杜月笙等人開始為國民黨賣命甚至參加“四一二”政變,協(xié)助捕殺共產(chǎn)黨人士。
也是因為費心費力地為國民黨賣命,杜月笙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是因為與國民黨來往的密切,這才令上海流氓在上海的地位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杜月笙很是精打細算,他明白自己對于國民黨的價值,于是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盡量向國民黨靠攏,并順便借助國民黨的力量成功躋身上流社會,這對于自小貧困的杜月笙以及渴望在上海立足的杜月笙來說是最好的機會。
為此,杜月笙將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了躋身政界、財界,并且成功在上海灘擁有了自己的姓名。
蔣介石
1931年甚至建成了杜氏祠堂,典禮來往的賓客更是讓整個上海灘對杜月笙敬讓三分。
來往的賓客有蔣介石、張學(xué)良、徐世昌等人,來的都是國民黨的重要人士并且排場之大。
也是此時杜月笙正式開始了自己一邊涉及政治力量,一邊涉及黑社會的“瀟灑”生活。
杜月笙為了獲得更大的權(quán)益,開始一邊讓流氓出動去碼頭搗亂,一邊又迫使社會當局改組,就是在這樣雙管齊下的策略下,杜月笙成功擁有了幾十個企業(yè),更是直接被人奉為“現(xiàn)代實業(yè)家”。
帝國主義以及國民黨政權(quán)的雙重支持,加上強大的黑社會勢力,杜月笙成為了上海灘具有超級政治能量橫跨商業(yè)、政治的大亨。
九一八事變
本意只是靠借國民黨力量成為上海大亨的杜月笙在獲得力量之后,也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
九一八事變后,上海人民掀起了一陣抗日的怒潮,上海各個行業(yè)的公會、市商會等都開始發(fā)布宣言,呼吁各界奮起抵抗。
杜月笙參與發(fā)起了上海市抗日救國會。
“一二八”抗戰(zhàn)中,杜月笙和資本家一起違反蔣介石的意愿,積極支持十九路軍的作戰(zhàn)。
隨后還在1932年三四月份的時間加入了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的序列,更是與幾十名上海會員一起簽署了抨擊國民黨并要求其還政于民的提案。
杜月笙也在1933年9月和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積極人士史量才以辭職的方式抗議市政府挪用復(fù)興市政公債。
杜月笙
對于杜月笙這樣的表現(xiàn),國民黨統(tǒng)治者縱然有不滿但也沒有其他辦法,彼時杜月笙的力量在上海來說影響力并不小,若是沒有涉及到底線問題也便由著杜月笙去,拉攏好杜月笙對未來的發(fā)展必然是有幫助的。
在救國會運動興起時,杜月笙則又反常態(tài)地再次站到蔣介石的營隊,公開站在反對的立場,并脅迫鄒韜奮等人去南京。
也是一位杜月笙對蔣介石的“高度忠誠”,蔣介石很是看重杜月笙,但其中情誼的真假,兩人是各有心思。
1937年11月,淞滬杭戰(zhàn)失利后,杜月笙被迫離開上海流落他鄉(xiāng),從此開始走下坡路。
杜月笙為自己考量之后的生活,即使自己想在上海重振旗鼓,但自己參加過抗日活動,日本人一定不能夠接受。再者,自己與國民黨走得親近,國民黨擔(dān)心自己為日本人所用堅決令其離開上海。
太平洋戰(zhàn)爭
去到香港的杜月笙勢力消散不少,但其在上海依舊有一定勢力。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上海孤島消失,香港也淪陷了。
此時的蔣介石哪里顧得上杜月笙,杜月笙的勢力也漸漸消散殆盡。
解放戰(zhàn)爭期間,杜月笙多次在公開場合站在“反共”的立場上,并且為國民黨的反共事業(yè)搖旗吶喊。
對于這個曾經(jīng)在上海灘稱霸一方的杜月笙,雖勢力已弱,但依舊保有一定影響力,這般模樣的杜月笙自然是受到蔣介石的再度親睞。
本就是利益鏈接的關(guān)系也終歸會因為利益而破碎。
蔣介石
1948年,國民黨在上海拋售物資平息物價失敗,蔣介石便將此全部遷怒于杜月笙,認為是其伙同其他商人趁機囤積。
此外國民黨在上海征集的“救濟特捐”的55000億元的目標沒有達到,蔣介石不僅命人將杜月笙變相扣押了八個小時,更是逼迫杜月笙拿出1000億元。
國民黨的統(tǒng)治令杜月笙對國民黨的不滿情緒日益滋長,甚至發(fā)出了“淪陷時上海無正義,勝利后上海無公道?!?/p>
1948年10月后國民黨的敗局已定,杜月笙也失去了依靠力量,黃炎培等人都勸誡其在上海等待解放。
但杜月笙明白自己的身份,自己是靠“反共”事業(yè)起家,其自知罪孽深重,知道自己得不到共產(chǎn)黨的原諒,但對共產(chǎn)黨保證,自己不會進行任何的反共活動,杜月笙便拖家?guī)Э谌サ搅讼愀邸?/p>
黃炎培
那么晚年的杜月笙及孩子后來如何了?
臨終遺囑 相信祖國
杜月笙一生娶了五個夫人,并且生育了十一個孩子。
長子叫做杜維藩,在杜月笙去世后去到臺灣銀行工作,后來因病去世。二兒子叫做杜維恒,曾經(jīng)在美國留學(xué),回國后在上海就職,之后去到聯(lián)合國總部任職。
三兒子四兒子杜維屏杜維新分別去到了英國和美國定居,后續(xù)不詳。
五子杜維翰是黃埔軍校的高材生,解放后留在上海,晚年不詳。
六子杜維寧也在上海定居,晚年不詳。
七子杜維善
七子杜維善去到澳大利亞行商,晚年為促進中澳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八子杜維嵩與長子一樣在杜月笙去世后,去到臺灣,但身患抑郁癥,二十九歲時服毒身亡。
長女杜美如年輕時隨丈夫去到約旦開中式餐廳,晚年在美國定居。
二女兒杜美霞成為了一名京劇演員,晚年一直致力于京劇的發(fā)展。
三女兒杜美娟只知其因為戀愛問題與母親斷絕關(guān)系,后續(xù)不詳。
杜月笙在臨終前告訴過自己的兒女,這輩子都不要從事黑道,并且要好好學(xué)習(xí),始終相信共產(chǎn)黨,相信中國。
杜月笙
1951年8月在香港逝世的杜月笙最大的愿望便是回到上海落葉歸根,但因當時在臺灣的蔣介石擔(dān)心這個曾經(jīng)“親國民黨”的人物晚年竟然如此凄涼,為了減少輿論,蔣介石特地命人將其遺體帶到臺灣埋葬。
以顯示國民黨的“重情重義”。
杜月笙落葉歸根的愿望也便擱置了。
追溯杜月笙的一生,亦正亦邪,難以將其斷定為到底是好人與壞人,只能說并不否認其為國民黨所做的一切,以及反對共產(chǎn)黨的一切,也不否認其沖在前方帶領(lǐng)人民抗戰(zhàn)的決心。
至少臨終時告誡兒女心中裝滿祖國,這大概也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