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能陪我50億年嗎?”當女兒揚起稚嫩的小臉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正好來一次生命教育。
于是我回答說:“寶貝,人的壽命是有極限的,年齡最大也不過活到一百多歲?!?/p>
聽到我的回答,女兒立馬失聲痛哭起來,她說:“媽媽,我不想讓你死,我想讓你永遠陪著我。”
看見她這樣崩潰,對于生命的教育我打算暫停了??蛇€是幻想能說通她,讓她懂得生命的可貴。
于是我繼續(xù)說:“寶貝不要傷心啦,媽媽會努力保證身體健康,讓自己活到更大的歲數(shù)來陪寶貝,好嗎?”
本以為這樣的回答一定能安撫她現(xiàn)在的情緒,可是事情沒有像我想的那么發(fā)展,女兒這時已經(jīng)泣不成聲了,說:“媽媽,那你死了,我可以把你放到北屋嗎?我放學了還可以看到你,你冷了,我給你蓋被,你熱了,我給你扇風?!?/p>
哎呦,本想借用這個話題讓女兒從小珍惜生命,正確理解生與死。沒想到我的目的沒達到,卻被她帶的哭的稀里嘩啦的。
我緊緊地抱著她,告訴她,媽媽永遠不會死。不斷的安慰下,她終于不哭了。
就這樣,關于這個話題,女兒幾乎每天都要談起,并且總會問一句:“媽媽,你真的可以不死嗎?永遠陪著我嗎?”
經(jīng)過了上次的切磋之后,我也絞盡腦汁地想,怎么把生死的問題和她說明白。但是每次我都沒有張開口。
每次試探,都會帶來她的驚恐。直到現(xiàn)在,我徹底地不想再和她聊這個話題了。
但是還不想她每次提起的時候只是敷衍她,她幾乎每天都會問我:“媽媽,你能陪我50億年嗎?”
每次接收到她這樣的信息,我都會說:“放心吧,媽媽一定會陪你到50億年?!甭犖疫@樣回答,她還會再確認一下說:“你說的是真的嗎?我說的是50億年,不是50天。”
我笑笑回答道:“媽媽聽清楚了,是50億年,媽媽一定會陪你的。只要自己不想死,就一定不會死!”
每次聽到這,女兒都會過來摟摟我。
今天,無獨有偶地收到了朋友的信息,說她的兒子問了她同樣的問題,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并且很焦躁,認為這是孩子沒有穩(wěn)定的社會交往造成的。
其實,沒有那么復雜。對于一個5-6歲的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樣有足夠的社會關系,孩子這時候的安全感完全來自于父母,但是她們這時候又懵懵懂懂的知道了,人死了不會再活過來。
所以,關系單一的她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和自己最親的人,擔心這個人會死。
這個時候,做為孩子的最依賴的人,我們可以試探一下孩子的底線,如果她能坦然接受生與死,那我們可以進行一場生命教育。
如果像我的孩子一樣,接受不了死的結果,那莫不如告訴她,生活會向著我們自己想象的樣子過下去,這樣讓孩子知道了,自己的生活完全可以自己掌控。
慢慢的,當她對生死已經(jīng)概念清晰時,我們再來一場生命教育也不遲。
陪娃成長,沒有那么輕松,但是也沒有那么復雜,我們只要能夠足夠了解娃,給她適度的引導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