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可重復使用的實驗航天器在2022 年 8 月 4 日,第二次由酒泉的長征二號 F 火箭發(fā)射后,在軌道上運行了已經兩周。本周早些時候直接飛越了外界的預期的著陸點,它仍在軌道上,但從回收的發(fā)射碎片中發(fā)現了一些可能?
“可重復使用的實驗航天器”自發(fā)射以來一直保持在 346 x 593 公里傾斜 50 度的軌道上。 雖然我國沒有公布這次任務的細節(jié),但這次與在 2020 年 9 月的首次亮相可重復使用的實驗航天器明顯不同。這次的任務軌道比第一次更偏心,第一次發(fā)射的太空飛機在 331 x 347 的軌道上飛行了兩天。
在第一次的任務中,太空飛機釋放了一顆發(fā)射 S 波段無線電信號的小型測試衛(wèi)星。這顆衛(wèi)星可能類似于神舟載人任務時用于觀測的小型伴隨星衛(wèi)星。而這一次,軌道上的七個物體以及航天飛機(NORAD:53357)(其中有些是長征二號F的碎片),其中有一對未知物體中的一個或兩個可能是用于跟蹤主要航天器的監(jiān)測衛(wèi)星。
周一 這架太空飛機越過了2020 年任務外界研判的著陸地點,新疆羅布泊基地。
我國 2020 年和正在進行的 2022 年航天飛機任務,都是過于先進不便展示的高度機密,兩次沒有公布航天器的發(fā)射和著陸圖像,何時著陸著,陸地點的也不得而知。
最近網上出現了長征二號F發(fā)射的碎片,在河南省濟源市的一所中學展出的影像,特別是包括有效載荷的整流罩, 這個整流罩似乎是以前長征二號F用于發(fā)射8噸重的天宮空間試驗室的4.2米直徑、12.7米長的護罩的改進版本。 整流罩出現了可以用來容納可重復使用的,帶有機翼的航天器,額外翼展的附加裝置。 著陸時可用于這架太空飛機在陸地跑道上水平降落。網絡上的大咖們根據地磚的大小分析出,我國的可重復使用航天器可能長12.6M翼展4.2M。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CASC )此前一直計劃開發(fā)低成本、可靠的太空運載器,其中就包括可重復使用的運載火箭和航天飛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份發(fā)布的五年一次的太空“白皮書”也指出,我國將“繼續(xù)加強對可重復使用的太空運輸系統(tǒng)關鍵技術的研究,并據此進行試飛?!?CASC下屬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CALT)的陳洪波在2017年科技日報的采訪中也表示,正在開發(fā)的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將能夠同時攜帶乘員和有效載荷,并將在2020年進行測試。 長征火箭系列的資深首席設計師龍樂豪今年7月的一次公開演講中也展示了一系列太空運輸概念,包括航天飛機渲染圖。 美國X-37B航天飛機目前正在執(zhí)行其第六次任務,這個任務已延長至80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