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25年,趙國第五代國君趙肅侯去世,強大的魏國趁著趙國舉行國喪時,派軍隊殺向趙國。在此危難時,15歲的太子趙雍帶領軍隊與魏國展開了殊死的斗爭,最終打退了敵軍。隨后,趙雍繼位,史稱趙武靈王。
此時,趙國所面臨的局勢很是復雜,不僅中原各國對趙國虎視眈眈,就連白狄族建立的中山國也經(jīng)常騷擾趙國邊境。趙武靈王親率大軍攻打中山國,不曾想大軍被中山國的騎兵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本想殺雞儆猴,震懾列國,反而慘敗。這讓趙武靈王陷入到了深深的思考中。他回想起與胡人作戰(zhàn)時,趙軍將士駕駛的戰(zhàn)車在山地無法作戰(zhàn),用步兵對抗對方的騎兵。跟自殺沒什么兩樣,兵士穿的重甲也導致行動不便,他想,如果想要戰(zhàn)勝胡人,必須訓練騎兵。于是他就召集大臣們說出自己的這個想法,從今日起。廢除兵車,改以騎兵征戰(zhàn),上下臣民一律改穿胡服,寡人定要以胡服騎射,學習兵敗之恥,重振祖先雄風。
結果卻引起守舊派大臣的強烈反對,趙武靈王下令將反對的大臣們斬首示眾,在趙武靈王的鎮(zhèn)壓下,無人再敢反對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開始在趙國轟轟烈烈的開展了。他又選賢任能,提拔肥義、婁桓等人為國家重臣,拋棄老弱的戰(zhàn)車,招募大量的胡人充實到騎兵隊伍中,很快就建成了一支人數(shù)眾多、兵力強盛的騎兵部隊。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親率大軍滅亡中山國。一雪前恥的趙武靈王十分高興,直接在軍營就開始了慶功宴,宴會后直接抱起心愛的妃子,大王,這么多人,你怎么就寡人想干的事情,又何必在乎是什么地方?第二年,趙武靈王又北上征討,打敗令狐、婁反兩個部落,使趙國成為北方第一強國。說此時的趙武靈王并不滿足,他又盯上了當時最為強盛的秦國。
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巡視代郡,對心腹肥義說出想從云中奇襲秦國都城的想法。肥義問道,不知大王準備派何人率軍前往?趙武靈王微微一笑,然后說道,除了我趙王雍之外,還有誰能擔當此舉?我準備讓太子何繼位,我自己親自率部攻打秦國。不久,趙武靈王就將王位傳給太子何,他自稱主父,隨后便開始謀劃滅秦大業(yè)。
他為了探查秦國實情,先是假扮趙國的使臣前往秦國國都,把沿途的地形以及軍事戰(zhàn)略要點都畫下來,然后又去面見秦昭襄王。當今天下諸侯為秦如虎,不知趙國怕不怕秦國?面對秦昭襄王的詢問,趙武靈王說道我趙國自胡服騎射之后,軍隊實力有目共睹,秦國雖強,能奈我何?待秦昭襄王知道使臣乃是趙武靈王假扮之后,趙武靈王早已瀟灑地離去,秦昭襄王隨即下詔,趙主父不死不得伐趙。由此可見他對趙武靈王的忌憚。而趙武靈王回到趙國后,卻得知自己準備攻秦的10萬鐵騎被解散回家種地了。氣急敗壞的他找來趙惠文王痛罵,老子冒險前往秦國探查地形,為的就是滅秦大計。自己的兒子卻在后方拆臺,可趙惠文王卻說道,我國連年征戰(zhàn),田地荒蕪,內政不休,百姓已生怨言。父王雖有統(tǒng)一天下之雄心,恐怕也是欲速則不達。
回到寢宮的趙武靈王陷入沉思,秦國國力強大,秦軍如狼似虎,兒子趙惠文王太軟弱了,他想在有生之年完成滅秦大業(yè)。于是他就將趙國分為邯鄲與代郡兩部分,邯鄲地區(qū)由趙惠文王組織耕種,而代郡則由他的長子趙章訓練軍隊,然后攻打秦國。沒想到這讓本隊王位以心灰意冷的趙章心中又燃起希望的烈火。
趙章派出刺客刺殺趙惠文王,刺客失敗被擒。趙章得知事情敗露,連忙向沙丘宮逃去,試圖得到父親的庇護。趙武靈王下令讓趙惠文王放過哥哥趙章,可是趙惠文王派人包圍沙丘宮,殺死趙章,然后又親自來見趙武靈王父王。私藏叛賊,違背國法在先,可我是你的父親。那你要如何處置我呢?以叛國罪殺了我還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隨后,趙惠文王讓李兌等人圍困沙丘宮。據(jù)說趙武靈王先吃宮內存儲的食物存糧,吃盡后就抓蟲子、老鼠為食,一直苦苦堅持了三個多月,最終被活活餓死,終年45歲。
臨終前,他仰天長嘆,趙雍此生胡服騎射,開疆拓土,無愧于祖宗。最后,我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為趙國的臣民百姓造就了一個出色的君王??v觀趙武靈王的一生,推行胡服騎射,攻滅中山國,驅除胡人,威懾強秦,使趙國成為天下的強國之一?,F(xiàn)在有人說,趙武靈王當年要是從云中帶領10萬騎兵攻打咸陽,可能真的會滅亡秦國,大家怎么看待此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