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看起來非常普通的婚禮,新郎是張家山村一位土生土長的普通農(nóng)民,而新娘也是附近的普通農(nóng)家出身。
但這場婚禮,似乎又并不普通。因為這是一場被延期了十幾年的婚禮,新郎新娘都已經(jīng)過了而立之年。
圖1
對于張家山村的村民來說,最佳的結(jié)婚年齡應(yīng)該是十七八歲,他們一輩子幾乎沒有見到過三十多歲初婚的例子。
隨后,讓這場婚禮更加非比尋常的是,新中國剛剛成立,身處百忙之中的毛主席,竟然親自安排專人來到婚禮現(xiàn)場,不僅給新郎送上書信祝福,而且還隨禮了100萬元(舊幣)的大禮。
圖2
這場婚禮因為什么原因,竟然一拖再拖,延期十幾年才舉行?而新郎究竟是何許人,又是什么身份,竟然讓百忙之中的毛主席如此重視,并隨了這么大的禮?
一場普通村民的婚禮竟有毛主席隨禮
這場婚禮的新郎名叫張瑞歧,是土生土長的張家山村人,是家里的獨苗,已是三十大幾的年紀,膚色黝黑,長相普通,或許是因為經(jīng)歷的原因,整個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顯得更加蒼老一些。
因為是窮苦人家出身,家庭經(jīng)濟條件并不好,但父母還是傾盡所有,盡可能把婚禮辦得熱鬧一些,準備了不少的面果點心一類,來人就發(fā),把四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都吸引了過來。
圖3
很多人只所有過來,一部分是誠心送上祝福,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過來看熱鬧甚至看笑話的。
“新郎新娘三十大幾了才頭婚的,在咱們這兒還真算是稀罕事?!币贿叧灾鴦倧膹埣夷脕淼拿婀?,一邊便有人開始嚼起舌根來。
旁邊自然少不了有人附和:“是啊,這個年紀了,說二婚三婚都有人信,把人家姑娘拖到這個時候,這生孩子都危險,害人哩?!?/p>
這話題一旦有人打開,就如水開了鍋一般,參加婚禮與圍觀婚禮的便展開了對新郎張瑞歧的各種議論與揣測。
圖4
“不是有人傳說這老張家的兒子在外面飛黃騰達了嗎,看這樣子,也不像啊。”這語氣里多少帶著些嘲諷的意味。
一個胡須斑白的老者將拐杖重重敲了敲地面:“別說這種混賬話,自打這孩子離家,這外面天天打仗,就沒有消停過,能帶著條命安全回來,就得感謝祖宗保佑了,還能回鄉(xiāng)娶妻生子,這得是多大的福分啊?!?/p>
老爺子輩分高,一旁的人哪敢頂嘴,連忙一個勁地點頭稱“是”,一邊腳底抹油滑到其他的人堆里,繼續(xù)著剛才的話題。
村里人想著張瑞歧離開家鄉(xiāng)這么久,不說大富大貴,怎么也得有點衣錦還鄉(xiāng)的樣子。誰知,當有村民遠遠看到被風吹起漫天黃土的荒嶺上,張瑞歧的身影漸漸顯現(xiàn)的時候,不免有些失望。
圖5
這種宗族觀念與傳統(tǒng)意識特別強的村落里,哪個村子都想有自己本家姓氏的人,能夠在外面有成就、有出息
而張瑞歧,就是被同村本族最為看重的后生,雖說沒受過多少教育,但他自小就是特別有主見,是一個有膽有識之人。
很顯然,回村后的張瑞歧與離村時對比,除了年齡大了許多,其他沒有任何區(qū)別,既沒給父母帶回任何錢財,也沒有在外混個一官半職。
因為張瑞歧離家這十幾年來,外面好事者傳的許多風言風語,大都是關(guān)于他大富大貴的傳言,如今真人現(xiàn)身,這傳言一破所造成的巨大落差,自然就免不了許多人的看不起與挖苦嘲諷。
圖6
許多話自然而然也傳到了張瑞歧的耳朵里,他也只是一笑置之,當下,他最欣慰的就是能夠在父母身邊照顧好父母,然后趕快把婚結(jié)了,了結(jié)父母多少年的心愿。
在這十里八鄉(xiāng)的范圍內(nèi),張瑞歧因為各種傳聞,再加上這三十幾歲才初婚的奇事,他的婚禮倒吸引了不少人過來,破舊的茅草屋前,站滿了一層又一層的看客。
婚禮被張瑞歧特意定在了新中國成立當年的最后一天,這個季節(jié)陜西的天氣已十分寒冷,但婚禮當天因為艷陽高照,加上沒什么風,空氣中卻彌漫著絲絲的暖意。
按照傳統(tǒng)的習俗,新郎新娘在屋外簡單布置的禮臺位,完成了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的簡單儀式,隨著儀式的推進,整個婚禮進行高潮,圍觀者也發(fā)出了陣陣地或喝彩或調(diào)侃的聲音。
就在此時,人們在喧囂聲中突然聽到汽車的鳴笛聲,紛紛向后望去,才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中,竟有幾輛軍用吉普車停在了人群的外面。
圖7
幾名軍人從車上下來,村民們哪見過這陣勢,連忙閃了條路出來,禮讓他們進去。
張瑞歧見到他們后,馬上便認了出來,其中一名叫馬漢榮的戰(zhàn)士,就是他的老部下,也連忙迎了上去。
到場的幾名軍人向張瑞歧行了軍禮,張瑞歧回了禮,笑道:“你們是怎么有時間過來的?為我這點小事,恐怕是請不到假吧?!?/p>
馬漢榮調(diào)皮地笑了起來:“報告新郎官,我們這次不用請假,有人專門安排我們過來參加婚禮的?!?/p>
看到張瑞歧百思不得其解的樣子,馬漢榮大聲道:“是毛主席派我們過來的!”
圖8
“毛主席!”不僅張瑞歧驚呼了一聲,周圍的鄉(xiāng)親更是無比震驚:“毛主席!毛主席竟然派人來參加咱們村的婚禮?!”
馬漢榮又從隨身的公文包里,鄭重地掏出了一大一小兩個信封,先把厚厚的大信封遞到了張瑞歧手里,然后打開小信封,取出一張信箋,大聲讀了出來:
瑞歧同志:
派馬漢榮同志前來參加你的婚禮,祝你倆白頭偕老,努力為新中國的建設(shè)多做貢獻。
順捎上100萬元(舊幣)請收下。
毛澤東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謝謝毛主席!”張瑞歧眼眶頓時濕潤了:“回去見到毛主席,代我向他老人家問好,就說賀信與禮金我都收到了。”
一直到此時,原本帶著看笑話心態(tài)的好事之徒,心中都在暗自打臉。一場在這么偏僻的陜西鄉(xiāng)村舉辦的婚禮,能讓毛主席念念不忘,不僅專門寫了賀信,還安排專人送達,這得是多大的榮耀。
圖9
還讓眾人羨慕不已的是,毛主席隨的100萬舊幣禮金相當于新幣的100元,以當時的物價水平,這100元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金額,要知道,當時大米一斤也就一分錢。
而且這筆巨額的隨禮,還是毛主席在新中國成立后,向身邊的工作人員給出的第一筆大額贈送。
隨著毛主席親自寫賀信、隨大禮的消息的傳開,更是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參加張瑞歧的婚禮,這樣一來,整個婚禮熱熱鬧鬧地持續(xù)了好幾天,此事也一直被當?shù)厝怂蚪驑返?,成為張家山村乃至整個清澗縣的榮耀。
一場早已訂好的婚禮竟被延期十幾年
在這場婚禮之前,張家山村與附近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一提起張家山村張瑞歧的婚事,都知道,這是一個訂婚十幾年還沒結(jié)成婚的奇怪婚事。
張瑞歧的訂親,是雙方父母通過媒人牽線達成的。按理說,當時訂親的時候,就是奔著很快結(jié)婚成親去的。
在新中國成立前,陜西一帶的傳統(tǒng)民俗觀念是很強的,除了男女雙方家庭有些淵源,很早就訂下的娃娃親外,絕大部分都是孩子到了該成家的年紀,便找媒人幫忙物色合適的對象,如果雙方家長同意,就先走訂婚的流程。
而且訂婚的時候,也就確定了正式舉辦結(jié)婚儀式的日子。
圖10
在某種意義上,訂婚就相對于今天的結(jié)婚了,只是缺個儀式而已。此時女方雖然還住在娘家,但身份上已經(jīng)是婆家的人了。
對于張瑞歧父母來說,兒子是家中獨苗,看著兒子成家立業(yè)、娶妻生子,幾乎是父母人生中最大的目標,承載著生命傳承的重大意義。
就在定好了日子,備好的結(jié)婚的物品,甚至連婚禮都安排得妥妥當當?shù)臅r候,這婚禮卻辦不成了。
張瑞歧突然離開了家,離開了張家山村。
張家父母沒辦法,只好上門向女方父母賠禮道歉:“親家,實在是對不住,這孩子不聽勸,非要走不可,但他也留了話,說會抽時間回來,盡快把婚事辦了,只是這原定的婚期得往后挪挪了?!?/p>
圖11
女方父母雖說心中有些不滿,但對張瑞歧還是了解的,都知道這孩子秉性純樸善良,這也是即便明知道張瑞歧家庭條件貧困,他們?nèi)耘f看上這個未來女婿的原因。
他們相信張瑞歧的為人,再加上兩個孩子的年紀還不算大,即便再等上個三兩年,也不耽誤事,也就點頭應(yīng)允了。
早先,張瑞歧也曾多次表示準備回家完成婚禮,但因種種原因,一直都沒有達成。直到有一年的秋天,張瑞歧風塵仆仆回到家,隨著父母親自前往女方家商討婚禮之事,因為此次僅有三天的假期,希望趁此機會把婚禮辦了。
誰料到,這邊剛著手準備,張瑞歧卻接到了要求他即刻返回的通知,籌備一半的婚禮只能被迫暫停,令新娘委屈地直掉眼淚。
圖12
這次輪到女方父母上門問責:“我們作為長輩,也理解這瑞歧這孩子,有理想有抱負這是好事,但古人云,先成家才能再立業(yè),有什么事還能比婚姻大事更重要?”
張瑞歧父母只能一個勁地賠著不是:“親家說的是,只是這孩子大了,咱也管不了,若不是有極為重要的事,也不至于把婚事一拖再拖,瑞歧也是身不由己啊?!?/p>
就這樣,婚事又被無限期地拖了下來。
初始時,雙方家庭還盼著張瑞歧能趕快抽出身來,把婚事給辦了,哪知,不知什么原因,張瑞歧后面連音信都沒有,更不用說婚禮的事了。
這種訂了婚,遲遲不結(jié)婚的事,在清澗縣自古以來都極為罕見,更何況,這一拖再拖,竟然拖了這么久。
于是,許多風言風語便接二連三地傳了出來。
圖13
“張家山村的老張家這事做得不地道,親事訂了,這遲遲不把女方娶過門,算哪門子事啊,這女孩子的青春都被誤了?!?/p>
“瑞歧這孩子當初看著老實,如今在外面見識了花花世界,說不定早已另有婚娶,這家里的婚事估計早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那可不,聽說他在外面混得不錯,估計妻妾都娶了幾房了,如今這世道,把原配放在家里不聞不問的,多了去了,也不就是他張瑞歧一人。”
有人表達著對張瑞歧不滿的同時,自然也就有人為女方家叫屈,替女方不值。
“女方家也耐得住,倒不如找張家退了婚,另作他想。這清澗縣的年輕后生,又不只有他張瑞歧?!?/p>
圖14
但這種說法,也只能是氣話而已。
按照傳統(tǒng)的習俗,女方一旦訂了婚再退婚,就跟二婚沒什么區(qū)別,再嫁的話,想找個頭婚的就很難了。這倒還是其次,如果這么做的話,最吃虧的還是女方家,因為由女方主動提出的退婚,在家族的名譽上,比被男方休妻的所造成的名聲影響還要差。
但不退婚吧,女方家每天都面臨著眾人的指指點點,這明明已是許了人家的姑娘,竟這樣年復一年地待在娘家門里,總有一種抬不起頭的感覺。
隨著后來張瑞歧音信全無,在這種兵荒馬亂的年代,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認為,張瑞歧可能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即便張瑞歧的父母也少不了這種想法。
他們也逐漸改變了初衷,覺得人家姑娘這十多年等下去,如果到最后再沒個結(jié)果,那就真是害了人家一生了。他們也曾苦勸過女方父母,不用再等下去了,若是有合適的,就另擇他人吧。
可這事傳到女方耳中,她卻并不同意:“我相信瑞歧還活著,他總會回來的,我不會另作他想,我會一直等著他?!?/p>
這樣一來,雙方父母也就不好強求,只能尊重她的意思,再等等看,誰知這一等又是幾年,轉(zhuǎn)眼間,從初次訂婚日算起,十五年的光景一閃而過。
就在所有人都對這門婚事不再抱有任何希望的時候,1949年隨著新中國成立喜訊的傳來,張瑞歧的身影也重新出現(xiàn)在張家村村頭的黃土路上。
圖15
他先回到家見了父母,便馬上抽身前往等了他十幾年的未婚妻家里,給岳父岳母賠罪,并對著青春已逝的未婚妻百般自責。
女方父母雖有怪罪,但更多的還是寬慰,因為不放心,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張瑞歧確認,這次是否能夠真的把婚事辦了。
張瑞歧含著淚拼命點頭:“放心吧,這次我回來,不僅要把婚事辦了,而且也不會再出去了,下半輩子就安安穩(wěn)穩(wěn)地在張家山村好好過日子?!?/p>
就這樣,才有了開頭的那場轟動十里八鄉(xiāng)的婚事,也才有了毛主席親自派人送婚禮賀信,才有了毛主席送了100萬元(舊幣)大禮的傳奇故事。
新郎的身份被揭開后令眾人大為震驚
張瑞歧的身份與這么多年的經(jīng)歷,一直都是被人們風言風語的話題,直到婚禮上人們聽到的毛主席對他的祝福與隨禮,更激發(fā)了人們對他身份與經(jīng)歷的好奇。
而張瑞歧的身份與經(jīng)歷,也隨著人們的不斷挖掘,越來越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
這事要追溯到1935年,那年毛主席剛剛帶領(lǐng)紅軍經(jīng)過二萬五千里長征,來到陜西延安,并在延安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據(jù)地。
圖16
隨著根據(jù)地的建設(shè),延安周邊的許多進步青年,受到革命思潮的影響,紛紛加入工農(nóng)紅軍的隊伍之中,而張瑞歧便是其中一員。
俗話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當時的中國革命力量的發(fā)展正處于初期,參加革命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完全靠著救國救民的理想與信念來支撐,對革命的“忠”自然就要放棄對父母的“孝”,兩者相較,張瑞歧選擇了前者。
為了不讓父母過于擔心,他并沒有透露過多的信息。
同時,也正是因為考慮到自己參加革命所要承擔的巨大風險,甚至生命危險,所以,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先結(jié)婚成家的打算。
他怕萬一自己為革命而犧牲了性命,會拖累了女方一生,這是初期他之所以沒有選擇馬上結(jié)婚的原因。
圖17
張瑞歧參加紅軍之后,因為他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及能力,加上對當?shù)氐氖煜?,中央安排了他加入中央警衛(wèi)團,負責中央領(lǐng)導人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
1938年,因為毛主席所住的窯洞遭到了日軍飛機的轟炸,為了毛主席的安全,中央決定將毛主席的住處從鳳凰山轉(zhuǎn)移到楊家?guī)X,后來為了工作的便利,又將毛主席轉(zhuǎn)移到了中央集中辦公的棗園。
1944年,張瑞歧被從中央警衛(wèi)團調(diào)任到棗園的毛主席警衛(wèi)班,并出任班長,下轄16名警衛(wèi)員,專門負責保護毛主席的安全。
圖18
1947年,國民黨政府下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毛主席審時度勢,作出了中共中央全面撤出延安的戰(zhàn)略決策。
轉(zhuǎn)眼到了1948年3月,隨著戰(zhàn)爭局勢的發(fā)展與變化,隨著河北根據(jù)地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毛主席覺得放棄延安的時機已到,便下達了正式撤出延安的決定。
但考慮到張瑞歧是陜西本地人,另外也了解到他是家中獨子,還有父母需要照顧,便親自找他談話,建議他留下來。
張瑞歧一方面被毛主席對自己的關(guān)心而深受感動,另一方面也非常堅定地表態(tài),自己不會在這個緊要關(guān)頭離開革命、離開保衛(wèi)毛主席的重要革命崗位。
毛主席看到了他的決心,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既然你下定了決心,那就讓我們一起見證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p>
就這樣,張瑞歧保衛(wèi)著毛主席過黃河,到了西柏坡,并在那兒暫時安定了下來。
圖19
一天,毛主席又把張瑞歧找來談話:“小張啊,你把我從陜北送到了這兒,我現(xiàn)在也安全了,你得考慮一下自己的事情了,我聽說,你很早就訂了婚,未婚妻在家鄉(xiāng)也等你十來年了,這年齡也不小了,也該回去把婚事辦了。”
張瑞歧知道毛主席又想動員他回去,連忙道:“主席,只把您送到這兒還不行,我不能半途而廢,這時候走,跟逃兵有什么不同?!?/p>
“那你還要把我送到哪兒?”毛主席點了根煙,笑了。
張瑞歧斬釘截鐵地回道:“北平!”
“北平?”毛主席定定地看著他,突破豪邁的放聲大笑:“好!那你就送我到北平,我們一起看看新中國成立后的北平?!?/p>
圖20
1949年1月,隨著傅作義的投誠,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zhàn)役勝利結(jié)束。
1949年3月,中央從西柏坡全面遷入北平。
但此時,張瑞歧并沒有選擇離開,因為剛剛解放的北平,對于毛主席來說,還并不安全,他必須要解決好各種可能威脅到毛主席安全的各種隱患。
直到1949年5月份的時候,在張瑞歧的主導下,一方面落實了毛主席的安全住處,另一方面做了許多的安全準備與應(yīng)急處理,并強化了安全防衛(wèi)措施。
完成這些工作之后,張瑞歧才放下心來。
毛主席對著他雙手一攤,笑道:“這下子我安全了,你可以放心回家成親了。”
圖21
此時,張瑞歧才勉強地點了點頭,一副很不情愿的樣子,但他也知道,再這樣拖下去,真的太對住家鄉(xiāng)期盼已久的父母,還有等了他十幾年的未婚妻。
臨行的時候,毛主席還專門請他吃了頓便飯,并鄭重地問道:“你有沒有確定好成親的日子?”
“還沒呢?”張瑞歧回道。
“要不我來給你訂個日子”毛主席笑道。
毛主席要給自己訂成親的日子,那敢情是好事,張瑞歧連忙點頭。
“今年將是新中國成立的年頭,你的婚事就放在年內(nèi)辦了,考慮到你回去還得準備一下,若是時間寬裕的話,要不就定在今年年底的最后一天吧。”在張瑞歧點頭答應(yīng)的同時,毛主席又把秘書叫了過來:“你把小張結(jié)婚的日子記下來,記得一定到時一定要提醒我。”
當時,張瑞歧還太明白毛主席親自給他定下結(jié)婚日子的用意,及至婚禮那天看到毛主席親自派人前來賀喜,才明白毛主席的用心良苦。
結(jié)語
張瑞歧結(jié)婚后,一直在張家山村生活,夫妻和睦、孝敬父母。他沒有忘記毛主席的交代,積極地發(fā)動村民一起進行張家山村的建設(shè),特別是開荒種樹,給當?shù)氐幕纳脚狭司G衣,還被當?shù)卣跈?quán)“綠化功臣”。
圖22
他身為毛主席警衛(wèi)班的班長,被譽為“天下第一班長”,即便在生活最為困難的時候,也未曾張揚自己的身份,以獲得額外的利益。
即便是離開了保衛(wèi)毛主席的工作崗位,他也從未忘記自己的革命使命,一直關(guān)心著國家的發(fā)展,并盡一生的努力,為人民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