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應該把教書放在第一位,還是應該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這個問題,須知當前民心順民意,為人民教育好后代是教師的職貴,可能這樣說有些讓人聽了不舒服,德智體全面發(fā)展。不要象有些高才生思想水準有問題不報孝祖國人民??赡芘c當前形勢有關,教學,育人同時,人要有正確的理念,也要有知識社會才更好的發(fā)展,才智有正確的發(fā)揮才讓人懷念。這個對社會環(huán)境,人的素質(zhì)素養(yǎng)有觀,也與教師思想政治見解有觀,做好自己才能育好下一代。
我是SZJ寫春秋。我來回答這個提問。
我已經(jīng)退休十幾年了。一直生活在農(nóng)村,對現(xiàn)在的教育形勢學校工作不是很了解。我從事農(nóng)村教育時間長。就此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 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必須把育人放在首位。
學校對學生的教育觀。首先體現(xiàn)學生的德育。那就是我們說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紀律教育、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 學校領導班子配備。
那些年我們學校配備一名德育教育的校長。成立德育教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校長。副組長德育校長。成員由部分班主任和學生家長代表組成。
- 制定德育教育工作計劃。
每學年和每學期。學校都要制定德育教育工作計劃。這些計劃列入學校工作計劃之內(nèi)。通過此項計劃必須有班主任學生代表和學生家長代表通過。并且監(jiān)督執(zhí)行計劃。
- 德育教育工作計劃的落實。
這項工作計劃的落實。時間是以周為單位的。每個星期需要落實什么?學校必須在每周的教師例會上進行公布。并且提出落實方案以及工作效果。并且強調(diào)學生的思想品德課列于其他功課的統(tǒng)考統(tǒng)閱。
- 每學期期中小結(jié),期末總結(jié)。
那些年我們學校對這些方案非常認真落實。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都要進行認真的總結(jié)。好的班級表現(xiàn)好的學生。都要認真評比授獎。在學校和社會上造成一個以育人為基礎的教育教學體系。有了這樣良好的教育教學基礎。其他的教學質(zhì)量穩(wěn)步上升。
總結(jié):通過上述方案的全面落實。我們學校連續(xù)幾年評為市級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全面工作先進單位。那時候有一好帶三好的說法。學校的德育工作上去了。其他的工作也就上去了。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學生知道為誰學怎樣學?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學校各項工作自然就上去了。
上文的作者是SZJ寫春秋。那只是工作體會。至于現(xiàn)在的教育教學工作本人沒有參與。也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敬請各位提出批評。并且歡迎關注!謝謝大家!
圖文:作者原創(chuàng)
這個問題還未及作答,便有位名”老崧”的朋友搶占鰲頭。這個朋友從`中庸之道”,以及道家學說的角度進行了深剖。我認為有些故弄玄虛了。”中庸之道”是成人處事法則,與教書育人是兩個概念,沒必要去牽強附會。
題主提這個問題,可能是從故紙堆里信手扒拉而來,似有辱人智商之嫌。關于這個問題,百年之間早有定論。我們只能這樣評價:
主張教書放在第一的,我們只能稱之為”匠“;而將育人放在第一的,堪稱為師。下面,我們僅引用先賢們的論斷,權(quán)作對題主的回答吧。
1: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抖Y記》
此句中的`事”,我們可以作教書之釋。而句中之”德“,才是育人的根本。
2:先生不應該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這句話把教與學的目的,都歸結(jié)到了育人的第一位。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陶行知)
這段話強調(diào)了知識與做人的主次關系,強調(diào)了育人的”德”為第一。
4: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愛因斯坦)
句中的”和諧“,可以理解為道德健全完美,而”專家“,指智力因素較高之人。
聯(lián)系到最近許可馨事件,人們的余怒未消。又冒出了中科大的季子越,即便被作開除處理,但其精日態(tài)度愈加囂張跋扈無所顧忌。人們在憤怒痛斥之余,心卻在滴血。這是我們只重教書不重育人的一大敗筆,同時也提醒了我們的教育:一定要把育人這個根本任務放在首位!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這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缺一不可,不存在什么是首位,什么是次位的問題。學校要研究如何把這幾項任務完成好。發(fā)現(xiàn)弱項就要多下功夫,要迎頭趕上。
目前看,德育普遍較差,尤其是愛國教育、文化傳統(tǒng)教育不夠。其次就是勞動教育不夠,學生普遍嬌生慣養(yǎng),懶惰,好逸惡勞。學校和家長只重視分數(shù),不關心學生的素質(zhì)提高與否。這應引起學校的足夠重視。
智力方面的教育也存在問題,那就是課業(yè)負擔重,拔苗助長。壓的學生喘不過氣來,學習效率低下。個別私立學校,實行私塾式教學,填鴨式教學,嚴重透支學生的精力,他們的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后就再也沒力氣爭取好成績了。這些學校為了自己出名害了孩子。
總之,教育教學不可分割,都要抓好,他們是相輔相成的。人才的培養(yǎng)要從多方面入手,只重視單一方面是不夠的。
學校教育應該把教書放在第一位還是應該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我的觀點是教書是育人的基礎,育人才是教書的目的,育人才是第一位的。
為什么這樣說,我覺得有這樣幾點理由。
第一,學校教育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符合我國的教育方針和根本任務。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p>
上述教育的方針和根本任務就決定了學校教育第一位的是育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成才先成人,沒有道德,品質(zhì)敗壞,有才也是壞才、害人,所以,育人才是第一位的。
第二,社會實踐證明,應該把育人放在第一位。
人品是一個人立身的根基,也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古人云:“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比似房梢詮浹a能力上的不足,能力卻永遠彌補不了人品上的缺陷。就是這個道理。
在今天的社會現(xiàn)實中,我們常??吹剑行┤穗m然很有才能,但是沒有良好的品德,不能遵紀守法,坑蒙拐騙,貪污受賄,最后走上犯罪道路,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在今天,還有個別的留學生,如中國醫(yī)藥大學留學生許可馨、中科大學留學生季子越等,沒有愛國情感,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這樣的人才能再高,對國家對人民并沒有實際意義,同時,從他們可以看出,育人第一、德為先我們育人的方向,必須堅持好這一原則。
第三,從教書與育人的關系看,教書是育人的基礎,育人才是教書的目的。
沒有知識文化,沒有建設國家服務人民的本領是不行的,但是,學好了文化,最終還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所以,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書是育人的基礎,但是,育人才是第一位的。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我國教育的方針和根本任務看,還是從社會實踐和教書與育人的關系看,育人才是第一位的。
大家好,我是浩墨香教育,以上是我自己的一點看法,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評。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兩者緊密銜接不可分離。學到知識才算人才,地方需要人才,國家需要人才,為人處世,受人尊敬的也是人才。周恩來總理寫的教人處事的讀書聯(lián):”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說明讀書育人的重要性。在讀書學習中古人留給人們教書育人的道理很多,”讀書心細絲抽繭,練句功深石補天”。學識淵博的人,腦洞大開,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yǎng)人的方法,待事待物頭頭是道,就是人才。所以,我認為在學校教育中教書育人相符相承,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用以領會做人的道理,書中自有黃金屋。她蘊藏著前輩留給后人做人的深刻道理,方法,需要認真學習領會,學以致用,活學活用。
我小時候是姥姥帶大的。記得我會呀呀說話時,姥姥就開始教我不愛別人的東西,你不愛,就不會主動拿;有要求,要表述明白,不能哭鬧磨人;不能隨意罵人、打人;要講究衛(wèi)生,不能用手抓臟東西,不能往土地上躺靠,不能往袖口抹鼻涕……等到上一年級時,姥姥和家里親人對我的要求更高了:要尊老愛幼,不拿別人家的東西,不說謊話,不和同學以及同年孩子吵架、打架,不能高傲擺架子讓人看,要尊重父老鄉(xiāng)親,尊重老師,尊重家長,聽老師的話,聽家長的話……規(guī)定非常多,卻一定要做到。
小時候我非常乖巧,人們都說我是個好孩子,文穩(wěn)而雅。
看來家長的第一教育非常重要。只要家長以身作則了,孩子也錯不了??傊医桃谩?/p>
到了學校,老師先教拼音字母,教自然數(shù)以及自然數(shù)的加減法運算等。等把拼音字母學完學會了,老師教我們生字:大、小、多、少、上、下、來、去……直到黑板上出現(xiàn)了:“我愛中國,我愛共產(chǎn)黨……”老師開始了愛國教育,要求每一位同學都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熱愛偉大的祖國。
語文老師在講語文時,往往先教文化知識,在總結(jié)概括的時候少不了講作者的愛國情懷,熱愛大自然的情懷……也要求學生有像作者一樣的情懷。也講八國聯(lián)軍、日寇的蠻橫無理……
到了周六開周會時,老師的要求更多。當然,老師是為人師表的,以身作則的。我們照著老師的樣子去做,他她們好的情操遷移默化了我們。
所以,老師的言傳政冶教育很重要,老師的身教更重要。
細細回憶我的童年,學校教育把教書和育人那個放在第一位?我認為教書育人是統(tǒng)一的,是穿插進行的,不能放單調(diào)。把文化知識學好了,隨時都可以育人,講政治教育。人的情操人品好了,知識也得豐富。
教書育人是合二為一的,在教學的過程中隨時可穿插育人。這樣,學子才會德智等全面發(fā)展,沒有什么大的先后之分。
總之,我認為家教很重要,老師的言傳身教也重要,一個都不能少!學校的教書育人不存在排序,而在于緊密地結(jié)合!
我國的教育方針始終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從始至終這就是不動搖的宗旨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明確了育人方向,規(guī)定了我門主未來教育的性質(zhì)、方向、途徑、目標及其規(guī)格,對我國教育發(fā)展發(fā)必將產(chǎn)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具有中華民族從古到今育人先育德的優(yōu)良文明精髄。充分體現(xiàn)了教育的性質(zhì)、教育的目、實現(xiàn)教育目的途徑。
而在教育的實教和測試過程中,從小學思品育德至高中政治育人放在首要地位,從不放松。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的教育方針適應時代要求,經(jīng)歷了一個不斷發(fā)展、不斷調(diào)整和完善的歷史過程,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教育的性質(zhì)、方向、目標。從始至終甚至未來,育人永遠是占首位的必修課。
學校教育應該把教書放在第一位,還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學校的老師擔負著既教書,又育人的重任。要問學校教育應該把教書放在第一位,還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我認為教書育人,同等重要,這里沒有什么第一第二之分,教書育人一樣重要。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想起文化大革命中經(jīng)常討論的話題。關于又紅又專的問題,有人問是先紅后專,還是先專后紅?這個問題爭論了很多年。紅與專也是不分先后的,也就是說,既要紅又要專,只紅不專不行,只專不紅也不行。只紅不專,只講空頭大話,沒有文化,沒有知識,沒有建設祖國的本事,愛國也只是嘴上說說而己,辦不了大事。只專不紅更不行,知識多了,思想不好,干起壞事來,能量反而越大。所以一定要又紅又專。
回到本議題,學校教育,首先應該明確,學生到學校是干什么的?學生到學校是學習的 ,是學習文化知識的,所以學校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饕繕?。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教育,一些列的教育與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同時進行。培養(yǎng)學生思想好,學習好。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有用的人。謝謝大家。
我個人認為,學校教育應該把育人放在第一位。
早在一千多年前,文學家、思想家韓愈就提出了“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里的“道”就是育人,在韓愈心里“道”應該放在第一位。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中,第一條就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這條課程標準列在了全部標準中的首要位置,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國家的教育方針也是把育人放在了首位。
育人,就是培育學生學會做人的根本,比如愛國、誠信、孝親敬長等等,如果一個人的根本壞掉了,即便他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不會對社會、國家做貢獻,相反可能給人民帶來的危害更加深重,這也就是“知識越多越反動”的由來。
育人勝于教書,這是被無數(shù)事實證明了的真理。許多一線老師都有這方面的深刻體會,有的學生雖然成績優(yōu)秀,但自私自利、心胸狹窄,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矯正,將會對社會、他人造成無法預料的惡果。大家還記得許可馨、季子越吧,他們雖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發(fā)布的一系列惡毒辱國言論深深傷害了國人的感情,這是教育的失?。徽痼@全國的馬加爵事件教訓慘痛,馬加爵殘忍殺害4名同班同學,其中3人是與他同一個寢室的室友……官場上的“兩面人”“陰陽人”更為可怕,桌面上滿口仁義道德,暗地里男盜女娼。
不能讓這類悲劇再度上演,堅決取締“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shù)輕道德”的用人觀念。
圖片來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