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天文單位,顧名思義,它代表光一年時間里走過的距離,由于光速是目前人類已知最快的速度,它1秒就能繞地球7周,因此光年是個非常大的距離單位。不過其實天文學里還有更大的距離單位:秒差距。它是利用地球繞太陽公轉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三角視差定義的距離,1秒差距約等于3.261光年。不過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我們還是回到“光年”中來。
既能代表時間又能代表空間的單位——光年
光年的數(shù)值來自于時間(1年)與速度——(光速)的乘積,而其中的速度是空間長度與時間長度的比值,因此最終光年的計算結果是空間長度,然而由于光速本身是一個常數(shù),是恒定不變的,因此光年實際上又能代表時間,也就是當我們說一顆星星距離我們10光年的時候,除了表明它與我們的距離,同時也表明了我們看到的是它10年前的樣子。
所以我們已經(jīng)可以來回答題目中的問題:那我們看到的天體是不是現(xiàn)在這個時間點的樣子?答案是:當然不是。我們看到的都是它們過去的樣子,它們現(xiàn)在的樣子我們未來才能看到。
但你看向星空,你是在回望宇宙的歷史
早前,耗資百億美元的人類最強光學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fā)布了拍攝到的第一張全彩星空照片——SMACS 0723星系團深空場。
這張照片記錄了宇宙130多億年的歷史!這張照片的主角是SMACS 0723星系團,它距離地球46億光年,這意味著這些光傳播了46億年才到達地球被韋伯捕捉到,而46億年前這些光發(fā)出時,我們所處的太陽系才剛剛從氣體云中誕生……
除此以外,照片中綻放著星芒的是近距離的銀河系恒星,這是它們是幾十、幾百百、數(shù)千年前迸發(fā)的光芒。而在星系團后方那些被星系團的引力扭曲成弧形的星系,則來自更遙遠的過去。事實上在這張照片中包含了數(shù)千個星系,來自不同的過去,最遙遠的一個星系位于左上角,它宇宙誕生后幾億年,就向地球發(fā)來了一縷光輝,經(jīng)過130多億年的跋涉,終于被韋伯6.5米直徑的鏡面所捕獲……
就這么一張深空照片,向我們展示了130億年的宇宙演化,我們的此刻,正在凝視它們的過去,而它們的此刻,卻在我們遙遠的未來……這就是我們的宇宙美麗而讓人絕望的現(xiàn)實,由于光速的限制,我們永遠不知道此刻宇宙里正在發(fā)生什么,也許一個超新星爆發(fā)的伽馬射線暴正在向我們奔赴而來,誰知道呢……
我是星宇飄零,關^_^注我,和你分享更多有趣科學知識。
(以上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