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雜談#《肖申克的救贖》奧斯卡最佳影片,將人性中的迷茫、欲望、殘暴乃至自私,統(tǒng)統(tǒng)隱喻在肖申克監(jiān)獄之中。
一場謀殺案使銀行家安迪蒙冤入獄,某殺妻子和情人的指控將囚禁他終生。在肖申克監(jiān)獄的首次現(xiàn)身就讓監(jiān)獄大哥瑞德對他另眼相看。瑞德幫助他搞到一把石錘和一幅女明星海報,兩個人成了患難之交。
很快,安迪在監(jiān)獄里大顯其才,擔當監(jiān)獄圖書管理員,連續(xù)六年,安迪每周都給州政府寫信申請費用,終于成功地擴建了監(jiān)獄圖書館,改變了獄友們的消遣方式。并且用監(jiān)獄的廣播,播放唱片《費加羅的婚禮》,讓所有人感受到了久違的美好。
安迪用自己的金融知識幫助監(jiān)獄官避稅,引起了典獄長的注意,被招致麾下幫助典獄長洗黑錢,偶然一次,他得知一名新入獄的小偷能夠作證幫他洗脫某殺罪。燃起一絲希望的安迪找到了典獄長,希望他能幫助自己翻案,陰險偽善的典獄長假裝答應安迪,背后卻派人殺死小偷,讓他唯一能合法出獄的希望泯滅。沮喪的安迪并沒有絕望,在一個電閃雷鳴的風雨夜,一場暗藏幾十年的越獄計劃讓他自我救賭,重獲自由,老朋友瑞德在他的鼓舞和幫助下,也勇敢地奔向自由。
肖申克的救賭講的人生哲理:讓人們在困境中仍然要抱有希望,因為希望是活著的一切。
“監(jiān)獄是個古怪的地方,剛開始你恨它,然后習慣它,更久以后…你離不開它,這就是體制化”。影片中的監(jiān)獄,仿佛是一種隱喻,而生活中的“監(jiān)獄”無處不在。熬夜、抽煙、酗酒、肥胖每一種我們認定的生活方式,何嘗不是一座自設的監(jiān)獄呢。不運動、不自律、不學習,每一個我們認定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給自己設限時,都在畫地為牢,自囚于其中。而這困境是自我設限造成的。習慣就是一種體制化,當我們習慣于一種生活方式,思維固話在一種認知里時,就需要自我救賭了
《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故事陪伴著無數(shù)人走過了生命中最難熬的日子。讓悲觀者繼續(xù)前進,無助者得到力量,傲慢者心生敬畏,絕望者看到希望,迷茫者開始思考。每個讀者,都能從中汲取不同的能量。
當你心中充滿對自由的向往,任何‘體制化’的東西都不可能將你困住,‘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蒼,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還有誰會救你?強者自救,圣者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