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街頭巷尾小吃店、流動攤點銷售的各種小吃,我都是持有比較謹慎的態(tài)度,不熟悉的店面、沒有吃過的小吃店,我寧愿餓肚子也不會去吃。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就拿吃早點來說,我一般都會有兩種選擇,要不就在自家小區(qū)樓下吃,因為吃了很多年,也有自己熟悉的早餐店,也有自己喜歡的早點種類,比如:熱干面、桂林米粉、牛肉粉面、面窩、油餅、油條等,也可能去工作單位附近的小吃店吃早點,去哪里吃早點,就要取決于這兩處地方的早點攤,是否有我更喜歡的早餐種類?
但如果是新入職的公司,我一般都不會選擇在公司附近吃吃早點,原因比較簡單,不熟悉就不敢吃,因為我的腸胃比較敏感,稍不留意,吃過之后就會拉肚子,這一點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實踐之后吸取的經(jīng)驗教訓,所以,我才不敢輕易嘗試。
如今回想起來,之所以沒有吃過風靡全國的“沙縣小吃”,原因也簡單,首先它不是我喜歡的本地特色小吃,武漢有這么多的好吃的,都吃不過來,所以完全沒有必要選擇吃沙縣小吃、然后,沙縣小吃的那些門店裝修的都太簡單,售賣的那些小吃我都沒有聽說過,不了解就不太敢吃、最后,就是我自己的原因,嘴比較刁,沙縣小吃的名氣雖然很大,但從單店來說,卻沒有一家人氣爆棚的那種網(wǎng)紅店,所以,也不太能吸引到我。
今天下午,我媳婦和我商量吃晚飯的事情,按照我們昨天買的食材,今晚的菜肴應該是青椒干子炒肉絲、蠔油生菜、仔雞燒板栗,可能是突然變天了,她的身體有點不太舒服,所以,就不太想摘洗,以及做飯前準備工作。找我商量,原本打算去小區(qū)附近的美食街吃煲仔飯和生燙牛肉粉。
出門后在公交車上,刷到了這個話題:風靡全國的“沙縣小吃”,為啥沒人愿意吃了,4個原因讓顧客寒心,著實讓我倆有些驚訝,如今沙縣小吃沒有人吃了嗎?
我倆有點不信,記得好幾年前,小區(qū)附近那條美食街,最偏僻的角落里好像是有一家沙縣小吃,今天去看的時候,早已變成了蛋糕店,而且蛋糕店的生意還是蠻不錯的。
沙縣小吃沒有生意了,著實讓我感受到了“寒冬”,它怎么可能會沒有生意了,下文給大家說說我的一點思考?
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說說您的看法?您喜歡沙縣小吃嗎?最喜歡吃他們家的哪幾種小吃?
一、簡單介紹一下沙縣小吃?
沙縣小吃屬于中原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一個分支,這里要重點說一下的就是,中原的飲食文化隨著中原人民的多次南遷傳播到沙縣,使沙縣成為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匯集地,這也是沙縣小吃聞名全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約在1991年前后,大量的沙縣人外出開小吃店,其中就有沙縣小吃的領軍人物,開的是夫妻店,由于小吃價格便宜,口味多樣,深受廈門當?shù)厝说南矏?,因為這樣,慢慢就有了很多的沙縣人在全國各地開店,漸漸的沙縣小吃這個品牌就立了起來,當然這里也少不了官方的努力。
二、沙縣小吃的流派和小吃特色?
沙縣小吃既有福州、閩南一帶的飲食特點,,又有汀州一帶山區(qū)客家飲食文化風格,因此具有濃厚中華文化特色的沙縣小吃又分成了兩大流派,既有口味清鮮淡甜、制作精良的城關小吃派,代表品種有:扁肉、燒麥、肉包等。
同時還有口味咸酸辣、制作粗放的夏茂小吃流派,以米、薯、芋為主,如:米凍、喜稞等。
介紹完沙縣小吃的兩大流派之后,下文我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沙縣小吃的特色,分享如下:
1、沙縣小吃品種繁多,以風味獨特、經(jīng)濟實惠著稱,成為福建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不但流行于三明各縣,而且在南平、福州、廈門可以吃到沙縣小吃,甚至在北京、深圳等地都能吃到沙縣小吃。
2、沙縣小吃有上百種,常年供應的有幾十種,而且好多城區(qū)街頭還都是24小時供應,非常的方便。
3、沙縣小吃的單價多在4元左右,花二十多元錢,一人就能吃飽。
三、介紹4種原汁原味的沙縣小吃?
介紹了這么多,其實在全國各地的沙縣小吃,買得最多的可能還是這4種原汁原味的沙縣特色小吃,而且可能也是大家最喜歡的,分享如下:
1、沙縣扁肉,這種小吃是由餛飩演變而來,各地對餛飩的叫法各不相同,比如四川抄手、廣東云吞、武漢包面、江西清湯等,在沙縣小吃中,扁肉是最有人氣的,所以,去沙縣吃美食一定要點沙縣扁肉。
2、沙縣蒸餃,幾乎是沙縣小吃的招牌,蒸餃形狀小巧,剛好一口一個,皮薄餡大,汁多味美,蘸醋吃是相當美味。
3、沙縣拌面,也是沙縣小吃的一種,一般都會同扁肉搭配成套餐,拌面的口味咸甜,油而不膩。
4、沙縣燒麥,餡多,小巧玲瓏,晶瑩剔透,使用的原材料、制作工藝、蒸制方式與其他地方明顯不同,不同于北京燒麥的肉餡、也不同于江南燒麥的糯米餡,沙縣燒麥是粉絲、肉丁、筍丁、香菇丁混合而成,燒麥皮晶瑩剔透,吹彈可破。
除了以上4種之外,還有沙縣辣椒醬、沙縣魚丸、沙縣豆腐丸、沙縣糍粑等小吃。
四、為何現(xiàn)在沒人吃了?4個原因讓食客心寒?
為何現(xiàn)在沒人吃了?4個原因讓食客心寒?下文給大家說說一些個人看法,也不知道對不對,但至少是我個人的一點淺薄看法,分享如下:
1、可能是受到外賣的沖擊,比如沙縣小吃里的蒸餃,只適合在店里坐著吃,才能保證它的口味和溫度,如果通過外賣送到消費者手中,口感會大打折扣,原本非常美味的蒸餃,因為中間的配送時間,讓原本喜歡的消費者,瞬間感覺到,好像也沒有那么好吃。
2、價格的原因,以前的價格經(jīng)濟實惠、物美價廉,同最近幾年的漲價形成反差,價格不便宜的同時,分量還是那么少,消費者感覺到價格貴了之后,吃的人自然會逐漸減少。
3、小吃這個市場,競爭激烈是事實,比如麻辣燙、成都冒菜、過橋米線、廣西螺螄粉等,各種頗具競爭力的小吃進入大家的視野,在沙縣小吃吃一頓飯也要幾十塊,在這個價位區(qū)間,可以選擇的小吃如今是越來越多。
4、裝修過于簡單,而且好多門店可能還比較破舊,沙縣小吃一般都是夫妻店,在各方面都同那些連鎖小吃店不能相提并論,加上新開的這些小吃店促銷力度大,都在搶客源,沙縣小吃夫妻店的經(jīng)營方式,肯定是沒有優(yōu)勢的。
寫到最后,還想啰嗦幾句,曾經(jīng)生意火熱的沙縣小吃,為何光顧的人少了?4個原因“趕”走顧客,其實吧,還是要從消費者心理方面來找原因;
以武漢的一條知名美食街舉例,每天都有新開的小吃店開張,也都會有小吃店關門,即使是關門的小吃店,曾經(jīng)也是天天排長隊的,而哪些新開的小吃,還頗具特色,比如什么烤苕皮、什么烤五花肉、什么羊肉小籠包等,每一樣都讓消費者感到新奇,大家自然愿意多嘗試一些新奇特的美食。
我們盡量做到恰如合適、通過原創(chuàng)圖文,在文字與圖片之間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們美味、漂亮、營養(yǎng),您要什么樣的美食,在這里希望我們能夠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