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就是國內(nèi)的蘋果代工廠“仁寶”宣布放棄成為蘋果的供應商也就是說退出了蘋果的供應鏈,從此以后和蘋果沒有任何一點的直接關系。在此之前,仁寶一直是蘋果Apple Watch和iPad兩款產(chǎn)品的代工廠,向其提供必要的電子元件,這次官方人員也表示是因為公司發(fā)展框架要大調(diào)整,作為蘋果的代工廠考慮到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利潤過低,僅有3%,所以才會終止合作。
停止了與蘋果的代工合作關系,仁寶也沒有停滯不前,而是直接解散了公司內(nèi)的蘋果部門,將相關人員轉(zhuǎn)移到其它事業(yè)部上,而且就算沒有蘋果公司的合作,仁寶也還有比亞迪、富士康、立訊精密等大廠的合作,仁寶沒有必要為了一個蘋果代工廠的“虛名”做著被剝削、賠本賺吆喝的買賣,這也是尋求真正公平合作,讓公司良性循環(huán)的開始。
為何都愛做蘋果公司的代工廠?
蘋果公司在科技領域有絕對的地位,就先不說它們擁有的專利和各項技術,光是它們的產(chǎn)品,就已經(jīng)布局到全球各地,你身邊很難找不到蘋果的產(chǎn)品,就和當年的“諾基亞”一樣,非常有市場。其次,在2020年的8月份,《福布斯》評出的全球最大規(guī)模公司之中,蘋果公司高居榜首,市值也是輕輕松松破億,而最近蘋果公司的市值達到了2萬億,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雖然蘋果的策略就是代工,找更多的代工廠進行合作,讓各個代工廠互相競爭,而且給這些代工廠的利潤也少之又少,但還是有很多公司的夢想都是成為蘋果的代工廠。這種原因的其中之一就是,很多小工廠都想憑借“蘋果代工”的名號,打一把“翻身仗”,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即使是利潤再低,只要讓別人知道自家公司是蘋果的代工廠,那么還能吸引更多的投資和項目,所以在一段時間內(nèi)很多國內(nèi)的代工廠都想與蘋果合作。
為何踢蘋果“出局”?
雖然蘋果在科技領域是行業(yè)的“第一梯隊”,但是蘋果公司在利益分成等方面對自己的代工廠非常不友好,不斷壓縮代工廠和供應商的利潤空間,現(xiàn)在人們對于“蘋果代工”這個標簽也沒有什么執(zhí)念,所以犧牲自己的利潤是不明智的選擇。
蘋果公司經(jīng)常編織莫須有的罪名給自己的代工廠,然后進行抹黑,最后終止合作,讓很多企業(yè)得不償失,還不如將蘋果公司排除在自己的合作名單內(nèi),剛好蘋果也在布局在越南的代工工廠,所以為了不受更大的損失,及時止損也是明智的選擇。
最后想說,其實和仁寶這樣的公司在國內(nèi)還有很多,它們都有著不俗的代工實力,不管是技術還是加工和誠信,都是值得信任的工廠。這些企業(yè)完全可以考慮其它大公司合作,對于蘋果公司這種“剝削”的行為,更要避而遠之。這回終于輪到中國企業(yè)將蘋果踢“出局”了,放棄那些虛名,尋求真正的公平合作才是發(fā)展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