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是一個舶來詞,晚清才形成概念,中國人對經濟學家寄以厚望,經的意思為經世,林則徐就學過經世之學。濟的要求就高了,謂之濟世,那要關心天下蒼生了。
可惜某些經濟學家成了財主代言人。不坑人就算對他高要求。今天的經濟學指西方體系,代表人物為斯密穆勒馬克思凱恩斯等人為代表。
作為經濟學基本規(guī)律,一定要最簡潔最實用,中國和外國在這方面一致的,不可妄自菲薄,經濟活動是人類的共同點。
第二規(guī)律表述:天下人求天下利。
西方經濟學離不開兩個假設,其一為經濟人是自私的,追求利益的。中國古代司馬遷則說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天下人都不求利,那就麻煩了。
中國古代歷代王朝末期,土地兼并嚴重,老百姓沒有利潤了,就想別的辦法。
對于利,古人還講究選擇:兩利相權取其重。全社會都有的選擇,社會內部就可流動。
中國農村實行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也是讓利,這才調動農民積極性。下一步還會讓打工人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