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水滴。
要說春晚小品的代表人物,除了趙本山、宋丹丹外,黃宏必須榜上有名。
黃宏是小品界公認的大家,登臺央視春晚24年,創(chuàng)下了春晚登臺紀錄,并成了著名的小品巨星。
他在央視春晚的地位,就連趙本山也難以撼動。
除此之外,黃宏還是國家一級演員,陸軍少將,曾經(jīng)擔任八一電影制片廠廠長。
但正是這樣一位藝術大家,曾經(jīng)陷入一場輿論漩渦里。
2015年,黃宏被帶走了。
據(jù)鄰居所說,帶走黃宏的那伙人在黃宏家里和他談了很長時間,下午就看到黃宏被這幫人匆匆忙忙地帶走了。
沒多久,就有消息傳出,黃宏被電影廠罷免。
“黃宏上午被免職,下午就被帶走!”消息一出,炸開了鍋。
不少網(wǎng)友都非常好奇,這名德藝雙馨,沒有任何丑聞的老藝術家,究竟犯了什么事?
有人猜測,黃宏可能是貪污受賄被發(fā)現(xiàn),也有人說黃宏可能是犯了不為人知的大錯。
為了平息流言,電影廠的工作人員出來澄清,說黃宏的職位罷免,是正常的人事調(diào)動。
多年后,銷聲匿跡已久的黃宏出席活動,再被記者追問當年被免職的原因時,他才說出真相。
原來所謂的人事變動只是一個幌子——
一切都要從頭說起。
1960年,黃宏出生在黑龍江省,他一落地,藝術人生已經(jīng)悄然開啟。
黃宏的家庭有著非常濃厚的藝術氣氛,父親是山東的曲藝名家,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黃宏早早就對表演有著深厚的興趣。
一次,黃宏家的鄰居兒子要帶女朋友回家見家長,黃宏知道了,穿上姥姥的衣服,戴上頭巾打扮了一番,來到鄰居老太太家里。
一進門,黃宏就學著女人的腔調(diào)和鄰居老太太打招呼,老太太一看,以為是未來兒媳婦上門了,好生招待了一番。
直到黃宏笑著摘下頭巾,鄰居老太太才知道上當了。
黃宏的父親聽說此事后,覺得黃宏身上有表演天賦,于是把黃宏送到市少年宮學京劇。
藝術的種子已經(jīng)種下,靜靜等待發(fā)芽。
13歲那年,機會悄悄降臨。
沈陽軍區(qū)文工團來到哈爾濱招生,熱愛藝術的黃宏當然不會錯過機會,馬上報名,以第一名的成績被文工團錄取。
文工團里人才濟濟,在那里,黃宏得到了不少專業(yè)的指導,演技日漸成熟,才華初露頭角。
文工團的日子很苦。
1975年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發(fā)生后,黃宏跟著文工團一起趕赴災區(qū),參與一線救災。
在那里,他和戰(zhàn)友一起抬擔架、找遺體、搶救遇難群眾。
在風與火中,看到了眾生。
救災結束后,黃宏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新聞,寫進自己的文藝作品中,投到部隊和地方刊物上發(fā)表。
這些血與淚的經(jīng)歷,也為他往后的作品,增加了更多的底色。
14歲那年,黃宏在文工團里自導自演了一則小品,生動有趣的故事贏來了觀眾的鋪天蓋地的掌聲和贊譽。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場小品演出成功,給黃宏帶來了更多的自信,也是從此時開始,他越來越堅定想要成為一個小品演員。
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他一直努力精進自己的演技和創(chuàng)作能力。
為此,黃宏還考入了解放軍藝術學院,接受更加系統(tǒng)的專業(yè)教育,抱著熱愛和努力,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一切已準備就緒,只差一場東風。
這場風,黃宏等了將近10年。
1987年,27歲的黃宏登上了遼寧春晚的舞臺,表演由他自己創(chuàng)造的小品《賣掛歷》。
這對年輕的黃宏來說,是一次寶貴的機會,也是他第一次登上大舞臺,演出非常成功,黃宏借著這次機會,在小品界有了些許名氣。
遼寧春晚舞臺的成功,也為黃宏打開了央視春晚的道路。
那時的央視春晚,人才林立,僅憑一部作品就想登上央視春晚,談何容易啊。
正當黃宏坐著火車趕往北京,期待能開始央視春晚的彩排時,導演組卻告訴他:
“今年晚會的小品太多,暫時就不考慮了?!?/p>
一句話,讓黃宏灰溜溜地跑回回沈陽。
他不甘心,但也無可奈何。
央視的拒絕,意味著黃宏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繼續(xù)打響自己的名聲。
“既然不能上中央臺,那就要來個地方‘包圍’中央?!?/p>
從北京回來后,黃宏帶著不甘接連創(chuàng)作了7個小品,每一個小品都經(jīng)過了反復打磨,磨到他滿意為止,才登臺表演。
1988年,他在遼寧春晚表演小品《招聘》,一個人分飾3角,扮演三名不同的應聘者,其中還包括一名女性角色。
這一次,他的表演終于讓央視的導演看到了。
第二年,央視導演邀請黃宏參演春晚,希望他能把《招聘》修改一下,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這一上,黃宏就成了央視春晚的“釘子戶”,往后的每一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都能看見黃宏的身影。
在這個人人都希望能爭得一席之地的大舞臺上,黃宏不僅站穩(wěn)了腳跟,還足足站了24年。
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還有另外一個“釘子戶”——深入人心的宋丹丹。
1990年元旦晚會上,黃宏和宋丹丹合作出演了小品《超生游擊隊》。
接地氣的情節(jié)和話題,兩個藝術家出神入化的表演,把《超生游擊隊》演進了觀眾的心里。
這一下,黃宏徹底紅了。
接下來的好幾年春晚,黃宏和宋丹丹繼續(xù)合作,給觀眾帶來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小品表演,兩個人的名氣和藝術造詣,都在一年又一年的表演中更上一層樓。
他們彼此成就,也惺惺相惜。
就在大家都以為黃宏和宋丹丹已經(jīng)成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黃金搭檔”時,兩人卻分道揚鑣了。
宋丹丹想要追求更高的藝術造詣,不想一直困在小品劇本里,而黃宏卻希望能在小品表演中繼續(xù)精進,兩個人的目標和奮斗方向不同,分手也勢在必然。
與此同時,黃宏帶著自己的多個小品作品殺出重圍,拿下了多個獎項,并且成為國家一級演員,被授予了陸軍少將的軍銜。
和宋丹丹“分手”后,黃宏嘗試和更多不同的演員搭檔表演,在舞臺上,黃宏扮演了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觀眾的期待。
每一次出場,黃宏扮演的角色幾乎沒有脫離人民大眾,農(nóng)民、下崗工人、軍人……角色的跳躍性大,他也能一一掌握。
久而久之,他的小品形成了其獨有的風格,甚至有人把黃宏的小品命名為“黃氏小品”。
24年的春晚舞臺經(jīng)驗,早就已經(jīng)讓黃宏的履歷閃閃發(fā)光,他表演過的小品,甚至比有著“小品王”之稱的趙本山還要多。
一路走來,風風雨雨。
《孫子兵法》中有一句話:“創(chuàng)業(yè)容易守業(yè)難,然戰(zhàn)勝易,守勝難?!?/p>
一次紅,是運氣,一直紅,是實力。
但實力背后,需要付出多少血汗,只有黃宏自己知道。
就在黃宏的事業(yè)蒸蒸日上之時,他卻離開了央視春晚的舞臺。
那一年,趙本山也沒有出席央視春晚,兩個春晚“常青樹”紛紛缺席。
隨后,趙本山宣布退出小品界,而黃宏,成為了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廠長。
廠里工作繁忙,黃宏不能像以往一樣,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放在舞臺和劇本的打磨上,如果強行出演,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作為一個藝術家,黃宏的職業(yè)操守不會允許這種事發(fā)生,所以他索性退出。
然而,廠長的職位沒坐多久,黃宏就被罷免了。
于是便有了開篇的那一幕——“上午被免職,下午就被帶走!”
罷免風波一出,黃宏消失了好幾年后出席活動,終于說出當年被罷免的真實原因。
原來,黃宏離開八一電影廠時已經(jīng)是50多歲了,是他自己主動要求提前退休的。
年齡漸長,黃宏的身體和精力大不如前,電影廠的工作又特別繁瑣,對電影廠的管理一直心有余而力不足,與其一直占著位置,倒不如,把機會讓給年輕人,如此一來對電影廠的發(fā)展才更好。
真相揭開后,不少人都對黃宏的敬佩再加一分,哪怕身居高位,黃宏沒有考慮個人利益,而是一心想著電影廠的發(fā)展。
格局之大,令人欽佩。
但退休后的黃宏也沒有閑著,2021年,黃宏還和王金明一起聯(lián)合執(zhí)導生態(tài)環(huán)保電影《等兒的濕地》。
哪怕已經(jīng)遠離舞臺,黃宏對藝術的追求依然沒有停止。
回顧他的大半生,一路奮進,一路拼搏,在小品界留下了只屬于他的傳奇。
所有拿得住的成就,都并非一夜之間就能誕生,而是需要無數(shù)個日夜的反復打磨。
哪怕出生在藝術世家的黃宏,想要拼搏出一番自己的事業(yè),亦需如此。
他的人生,經(jīng)歷過苦,經(jīng)歷過難,被拒絕過,被爭議過,但那些過往,都已經(jīng)成了傳奇故事。
《時間之書》里有這樣一句話:
“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p>
不必焦急,每一朵花在盛開前,必定都會在地底度過漫長又孤獨的時光。
點個【關注】,要知道,當艱苦成為歲月的痕跡,未來,才會被涂上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