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光榮和身份的象征
下車后,我感到腳下發(fā)飄,好像不會走路了,適應(yīng)了一會,才找到正常走路的感覺,我的衣服和褲子,只有坐墊和靠背接觸的地方,都濕透了,嘴里覺得很渴,到了飯館后,我喝了整整一大碗水,姨姨和姨夫他們也在不停地喝水,姨夫還到飯館門口的保溫桶那里,把軍用水壺又重新灌滿。
飯館是一排土坯房,門口的墻上用紅油漆寫著飯館兩個大字,屋內(nèi)的地面比屋外要低一些,所以門也顯得低矮一些,房子的窗戶不大,室內(nèi)顯得有些陰暗,但是很涼快,后堂也不大,可以直通到后面的莊稼地,這里只賣拌面,和好的面劑子都刷了一層清油,盤子一個大搪瓷盆里,只要有顧客來,就可以馬上拉面。
我不記得吃了多少面條,也不記得飯菜的味道,只記得飯館的大師傅,用來炒菜的不是炒瓢,而是一個鋁制的小飯鍋,這種飯鍋是用來煮飯的,鍋的口不大,炒菜非常不方便。我真想不到,能在一個小鋁鍋里炒菜,這是一種什么操作。
這里的飯館就是日后非常的有名的托克遜拌面的發(fā)源地,但是當時,這里只是路過此地的長途車司機的歇腳吃飯之處,因為剛好是從烏魯木齊到南疆路上,吃午飯的地方。早晨從烏魯木齊出發(fā),到這里剛好到了午飯時間,如果錯過了這里,那想要吃到飯就很困難了,因為從這里出發(fā),都是戈壁和大山,所以,路過這里的車輛都要吃飽飯,灌滿水壺。
我們也是一樣,在這里吃飽飯,灌滿了水壺,但是,我對這里的飯菜一點印象也沒有了,這可能和我旅游的習慣有關(guān),而且也讓我找到了這種習慣形成的最初的源頭。這就是我到哪里都是觀景第一,寧愿餓著也要觀景,而且,到了一個地方以后,對當?shù)氐母鞣N小吃也不感興趣,對吃的方面一點沒有要求,最關(guān)鍵也吃不出來什么好壞,只要能吃飽就行,不挑食,說白了就是品味比較差。
托克遜拌面,網(wǎng)絡(luò)圖
在托克遜吃完飯,休息了一會,繼續(xù)趕路,我上車后,看到托克遜街頭趕毛驢車的比較多,還要就是路過的跑長途車的車輛比較多,都是各廠礦企業(yè)的車輛,車門上噴著各自單位的名稱,但車型基本上都是解放牌卡車,也有嘎斯車。這里非常熱,路兩邊雖然都是高大的鉆天楊,但依然難以抵擋炙熱的陽光,所有的車輛不但搖下了車門上的玻璃,很多車還打開了前擋風玻璃,有些車輛為了給發(fā)動機散熱,甚至拆掉了發(fā)動機蓋子,還有些車的前保險杠上掛著裝滿了清水的汽車內(nèi)胎,可能也是用來散熱的。
由于天氣太熱,柏油馬路已經(jīng)融化,黑色的瀝青冒著滾滾的熱氣,有些路面上還冒出了一些黑色的瀝青,汽車走在上面,感覺軟軟的,沒有搓板路的顛簸,可以聽見輪胎和路面接觸時發(fā)出的刺啦刺啦的聲音,好像撕扯膠布的聲音。
在這么熱的氣溫中行車,對駕駛員和乘客都是煎熬,對車輛更是考驗,高溫導致的車輛開鍋,車輛故障,那對于車上的人員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災(zāi)難,因為當時沒有遍地開花的汽車修理廠,也沒有汽車道路救援,車輛發(fā)生故障后,一般有駕駛員自己維修,實在修補好了,打電話給自己單位,派車來救援,近了還好,如果遠了,那就等著吧,三、五天都可能。
我們在這樣的高溫里不知道行駛了多久,因為我又睡著了,因為天氣炎熱,人很容易犯困。
魚兒溝,又叫溝口,網(wǎng)絡(luò)圖
當我被姨姨叫醒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到了魚兒溝,它位于阿拉溝的溝口,所以,阿拉溝的人都叫這里為溝口,這里有一座用鵝卵石壘砌的烽火臺,就在路邊,我們的車在這里沒有停,直接駛過。
魚兒溝烽燧,被人們稱為魚兒溝烽火臺,網(wǎng)絡(luò)圖
汽車開始進入阿拉溝的山路,這條溝比早上路過的后溝要險峻得多,山也高大很多,山溝中也有一條河,名字就叫阿拉山溝河,河水是從溝里向溝外流淌,車輛是逆流而上。
這時已經(jīng)到了半下午,日頭偏西,姨夫說,“阿拉溝全長50公里,在溝的中間是東風廠,再往里走是勝利廠,最后才是燎原廠和星火廠,所以我們還有走很長時間?!?/p>
這時,我打著哈欠,望著車窗外的那條山溝,這條溝比較寬闊,進入溝內(nèi)以后,也并不覺得荒涼,因為路的兩邊時不時地就有一些房屋,好像還有部隊,植被比較少,但是比后溝要有生氣的多。
我印象最深的是,汽車要從一個方形的鐵路橋墩旁邊繞過去,橋墩是用水泥澆筑的,上面可以看見澆筑時,用木板做模具時留在上面的印記,一道一道的木紋清晰可見,一直延伸到橋墩的頂部。
這就是當年那個鐵路橋,方形的橋墩上印著條條木紋,網(wǎng)絡(luò)圖
橋墩頂部是一座跨阿拉溝河的鐵路橋,橋很高,感覺已經(jīng)到了半山腰。
汽車繼續(xù)在溝里蜿蜒前進,由于山高夠深,日頭偏西,所以,這時溝里的溫度要比托克遜低很多,但是依然炎熱。路兩邊都是如黃土高原般的土山,植被稀疏,只有在溝底的河兩邊,能看見一些樹木。
又走了不知道多遠,姨夫指著路的左邊一片比較開闊的地方,大聲說:“看,東風廠到了?!蔽翼樦种傅姆较?,只見這片開闊的河谷里,分布著一些平房,和幾棟圓拱形房頂?shù)膹S房,這些房子因為要利用有限的地形,所以建的并不整齊。
姨姨驕傲地說:“東風廠住的全是平房,連院子都是用樹枝插出來的,比我們燎原廠差遠了?!蔽疫@才發(fā)現(xiàn),這些平房前面的院子都是用樹枝圍成的,就是籬笆,看起來比較簡陋,更像農(nóng)村的民居,不像工廠的家屬房。
姨姨又說:“江江,你三姨和三姨夫就在東風廠,他們就住在下面的那片房子里,他們家的院子就是樹枝做的籬笆院?!蔽衣犕?,看著那片房子,不知道三姨家是哪間。后來,在我四年級的暑假,終于來到了東風廠,并在那里住了一個月。
東風廠很快被我們甩在了身后,汽車繼續(xù)向著山溝的深處駛?cè)?。我發(fā)現(xiàn)越往溝的深處走,氣溫越低,我們已經(jīng)感覺不到熱了,窗外出來的風帶著幾分涼爽,讓人感到了久違的舒服。
在日頭被大山徹底擋住之后,我們終于來到了燎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