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幾年前,投資房產或是把錢存銀行都有滿意的回報,因為賺錢太容易了,沒人關注資產配置。隨著房地產政策的調控,低利率時代的來臨,再加上近幾年的疫情管控,賺錢越來越難了,資產配置又重新變成了熱門話題。
資產配置是根據投資需求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通常是將資金在相關性較低的幾類資產上進行配置,在資產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投資回報。本文就來談談對資產配置的6個正確認知。
認知1,不同種類的資產,風險和收益的特征不同
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投資風險大的資產類別,可能獲得較高收益,也可能造成嚴重的投資虧損。比如炒股票加杠桿,在上漲時會賺得盆滿缽滿,遇到下跌時就會造成巨額虧損。
認知2,各類資產過去的表現均是起起落落,沒有一類資產能夠持續(xù)強勢表現。
以中國股市滬深300為例,從2008年到2022年5月過往13年的漲跌幅來看,7年正收益,7年虧損,最大回撤是-66%,14年通算的平均收益為7.2%。
認知3,不同資產輪流領先,為資產配置提供了空間
在2000年投資房地產,2015年左右賣出;2005年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入市,在2007年漲到5000點以上時賣出;比特幣在5000元時買入,在40萬元時賣出。如果你的資產配置踏中了所有投資波峰,就是真正的王者了。
認知4,資產配置的難點是把握未來走勢較好的資產
這里要強調的重點是動態(tài)配置!即根據資本市場環(huán)境和經濟條件,對資產配置狀態(tài)進行動態(tài)調整,從而增加投資組合價值的積極戰(zhàn)略。比如國家倡導的新技術,新能源與碳中和,長壽時代的養(yǎng)老市場等都可能是下一個風口和優(yōu)質資產。把握“未來”走勢較好的資產,不是“過去”走勢較好的資產。
認知5,對于每個資產類別特征,歷史表現的了解,以及對未來長期表現的展望,會影響不同的配置比例以及個人財富的保值和增值
現在中國個人家庭資產配置中,房產占比高達69.3%,保險資產占比僅有5%,對比發(fā)達國家家庭房產占比35%,保險資產占比20%以上而言,隨著時間推移都會出現動態(tài)調整并趨于合理化。
認知6,高凈值人群持有的主要資產價格波動,是命運跌宕起伏的主要原因。高凈值人群不一定是高現金流人群
比如馬云,馬斯克等世界級富翁90%以上的財富都是以持有公司股票的市值形式存在。當急需大額現金支出時,都要通過減持公司股票的方式來套現。他們在股價高位時,大額減持公司股票用于實現品質生活,養(yǎng)老規(guī)劃,財富傳承等與企業(yè)風險隔離的規(guī)劃安排,都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如果沒有及時套現的話,后果就會很嚴重。
參考全球主要經濟發(fā)達國家的個人家庭資產配置的平均數據,他們的資產配置比例大概為:房產類固定資產35%,股票基金債券30%,保險資產20%,銀行存款10%,其它5%等。
在對資產配置有了正確認知的基礎上,隨著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對資產要進行動態(tài)配置??纯茨愕募彝ベY產是如何配置的呢?希望本文和以上數據或許會對朋友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