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實際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不需要銀行取款密碼及驗證碼就可以直接進行扣款的情況,這種扣款模式就是“代扣”。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這種快捷支付其實是“代扣”模式的一種包裝。作為對代扣業(yè)務有一定了解的持卡人,我現在給大家普及一下代扣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好多情況都使用到了代扣,只是因為網絡支付花樣繁多,銀行卡有的又莫名被盜刷,致使大家對這種不需要密碼就可以從銀行劃款的模式產生了質疑。一般代扣模式都用于準實名制的情況,最典型的就是水電費的代扣、煤氣費的代扣及保險費的代扣,這些代扣業(yè)務發(fā)生前必須持卡人通過線上或者線下柜面簽署“代扣協議”,委托銀行進行扣款。
筆者曾經辦理過電費和保險費的代扣,電費的代扣是自己親自去電力公司營業(yè)大廳辦理的,記得當時與電力公司簽訂了一份授權協議,然后將協議交予銀行卡的開戶行,之后家里的電費就從次月開始由銀行扣劃了。
保險費的代扣記得當時將銀行卡的正反面都復印后交予了保險業(yè)務員,至于是否簽訂了代扣協議,時隔很久記不太清了,不過之后的保險費的確從提供給保險公司的銀行賬戶內扣劃了,銀行卡賬單明細對方是“中國人壽代扣過渡戶”。
其實現在回想一下,提供了銀行卡信息及身份信息通過代扣的形式進行銀行資金的扣劃,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只不過風險還是可控的,一旦出現資金損失就看大家的認知了。
隨著代扣業(yè)務的發(fā)展,代扣已經發(fā)展到投資理財方面了,一些基金、理財產品的買入也可以通過代扣模式操作,代扣模式所對應的對方賬戶必須和銀行卡扣款賬戶的持卡人一致,一旦發(fā)生代扣模式的盜刷,就要積極追尋資金的流向,向扣劃人講明情況,要求取消交易并原路返還被盜資金。
前些日子警方破獲了一起銀行卡盜刷案件,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代扣通道完成的。
之前在保險公司實習的時候就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客戶交保費直接把10萬現金給了業(yè)務員,但是這個業(yè)務員并沒有把這筆錢交上去,而是選擇了卷款跑路。后來保險公司和客戶報警之后,等幾天后抓到這個業(yè)務員的時候10萬元被他嚯嚯的只剩1萬多了。
這是很多年前發(fā)生的事情了,不過這也充分說明了現金繳費存在的弊端,特別是保險公司保險業(yè)務員與保險公司簽訂的只是代理合同,如果到保險公司柜臺上繳費那么就不存在這種問題了。所以現在在保險業(yè)務員上購買保單基本上只能通過刷卡或者是銀行劃扣的方式繳費。
01為什么保險公司可以直接劃扣?
那么為什么保險劃扣保費的時候都不需要我們輸入密碼呢?特別是在繳納續(xù)期保費的時候有時候莫名其妙的少了一筆錢確實讓人會擔心是不是被盜刷了。
實際上保險公司能夠直接劃扣我們銀行卡中的資金,銀行能夠允許這筆交易的通過并不是因為保險公司和銀行在這方面有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而是因為我們在簽訂保險合同的同時還進行了轉賬授權。如果仔細的翻閱保險合同就會發(fā)現其中夾雜著《轉賬授權書》,這個里面就詳細地記錄了你的身份信息、銀行卡信息等,并且還有同意轉賬授權后的簽字。
在續(xù)期保費需要繳納時,保險公司會向銀行發(fā)起劃扣的指令,而因為存在這個轉賬授權,銀行也會允許這筆交易的通過。這也就是明明我們都沒有輸過銀行卡密碼,但是保險公司卻能夠將我們卡上的資金劃扣的原因。
02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情況?
其實這種轉賬授權并非只有保險公司存在,在其他地方同樣是存在的,只不過名稱可能存在區(qū)別,不過其實質都是一樣的:也就是我們是授權過的。
比如:
- 現在很多人在APP上點外賣不需要輸密碼就能成功下單,主要原因就是以前簽訂過一個“小額免密”的協議。當然這個協議也并非只有點外賣的時候存在,在打車、線下支付等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有人簽訂了有人沒有簽訂而已。
- 部分平臺的會員服務有連續(xù)包月、連續(xù)包年,到期之后不需要我們再重新繳費,只要我們的繳費賬戶中有錢,那么直接就能劃扣走。這也是因為在我們選擇連續(xù)包月、連續(xù)包年服務的時候就簽訂了相關的協議,可以讓它直接扣費來提供這些服務。
雖然不一定簽訂的是轉賬授權,但是不管是哪種方式它們能夠直接扣費基本上都是因為我們進行過授權。如此它們才能在不需要密碼的情況下將我們的資金從卡中劃扣,否則就存在盜刷的嫌疑。
03要如何避免亂扣費的情況?
很多人都沒有檢查交易流水的習慣,總認為現在不會存在亂扣費的問題,但是實際上還真的存在這種情況。
六月份的時候我開通了某視頻軟件的連續(xù)包月會員服務,前三個月有優(yōu)惠,每個月只需要6元就行,而正常情況下則是15元/月。但是第二個月扣費就直接扣了我15元,在與客服進行溝通之后發(fā)現確實是他們的指令發(fā)生錯誤,導致多扣費。最后退還了多扣的資金,雖然這筆錢只有9元,但是卻讓我發(fā)現我們在圖方便的同時,確實是存在多花錢的可能的。
這是在我檢查賬單的情況下發(fā)現的,如果沒有檢查賬單是不是這筆錢就被多扣了呢?一個人是9元,那么如果開通這個的有一百萬人呢?這不就是空手套了九百萬。
那么要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呢?個人有三個建議:
- 第一:定期檢查賬單。因為我有記賬的習慣,所以經常會查詢交易記錄,如果出現一筆印象中不存在的交易或者是額度不對,那么就會仔細的查看這筆交易的產生和是否是正常的。
- 第二:轉賬授權協議不要亂簽。之前有一段時間我開通了好多小額免密、連續(xù)包月之類的服務,導致很多交易都不清不楚的。如果在轉賬授權里面多開通了某項業(yè)務導致多扣費那就得不償失了。
- 第三:大額授權一定要記錄下來。在生活中存在很多轉賬授權的情況,保險費的劃扣只是其中一種,還有車貸、房貸等銀行也是直接進行劃扣的,對于這些劃扣我們一定要記錄下來,避免某天被盜刷了還以為只是正常的劃扣。
通過上述三種方式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被亂扣費,或者是被劃扣的不明不白的,同時還能有效避免在被盜刷后長時間不知情的情況。
綜上:保險公司在不需要密碼的情況下就能劃走銀行卡中的資金是因為我們在簽訂保險合同的時候就已經簽訂了轉賬授權書,通過轉賬授權,在繳納續(xù)期保費的時候保險公司就不需要我們的密碼就能直接從銀行卡中劃走我們下期保費。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歡迎轉發(fā)關注一起學習更多通俗財經理財知識吧!
銀行和保險公司劃走賬戶的錢,其實都是一樣的方式,就是經過你個人授權的。
第一種銀行劃走賬戶的錢是在辦理業(yè)務的時候就已經開通了一些支付功能的。比如我前幾天去蘭州銀行辦理銀行卡,人家柜員的職員就問我是儲存工資還是用作其他用途,還有就是人家會在詢問后開通一些收費業(yè)務,比如短信收費這個,這些是當時互相協商好的,才會開通。
第二種就是保險劃走賬戶的錢這個問題,每個人在購買保險時,因為險種不一樣,收費年限不一樣,保額不一樣等具體問題,就需要按照不同費用繳費,這個時候,保險公司會根據你們之間的協議進行銀行扣費,當然前提是經過你個人給予了相關資料到銀行后,保險公司才可以劃走賬戶的錢。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足之處敬請指教。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三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因為你在銀行買保險或者理財產品時,是簽訂授權協議的,協議上有一項是明確規(guī)定允許銀行把錢直接劃給保險公司的。這樣你在買保險或者理財產品時,銀行就直接可以從你的賬戶里把錢劃給保險公司了,不再需要你的密碼了,所以你不必糾結了。
第二:如果沒有簽訂這種授權的協議,銀行是不可以直接從你的賬戶里把錢給你扣走的,如果扣走了,出事后銀行要負賠償責任的,就是簽訂了協議,銀行也只是扣走買保險或者理財產品的錢數,多余的一分都不能扣,多扣了也是屬于違法,這種現象我們平時也叫“代扣”業(yè)務。
第三:像這種現象很多,例如,我們常用的信用卡,到期我們就去銀行還款,這樣跑來跑去的挺麻煩的,你可以在辦理信用卡時直接跟銀行簽訂還款協議就可以了,到時直接從你指定的賬戶里直接把相應的錢給扣走;還有我們的房子還貸款時也是這樣的;我們平時用的微信、支付寶也有這樣的情況。
在我們實際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不需要銀行取款密碼及驗證碼就可以直接進行扣款的情況,這種扣款模式就是“代扣”。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這種快捷支付其實是“代扣”模式的一種包裝。作為對代扣業(yè)務有一定了解的持卡人,我現在給大家普及一下代扣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好多情況都使用到了代扣,只是因為網絡支付花樣繁多,銀行卡有的又莫名被盜刷,致使大家對這種不需要密碼就可以從銀行劃款的模式產生了質疑。一般代扣模式都用于準實名制的情況,最典型的就是水電費的代扣、煤氣費的代扣及保險費的代扣,這些代扣業(yè)務發(fā)生前必須持卡人通過線上或者線下柜面簽署“代扣協議”,委托銀行進行扣款。
筆者曾經辦理過電費和保險費的代扣,電費的代扣是自己親自去電力公司營業(yè)大廳辦理的,記得當時與電力公司簽訂了一份授權協議,然后將協議交予銀行卡的開戶行,之后家里的電費就從次月開始由銀行扣劃了。
保險費的代扣記得當時將銀行卡的正反面都復印后交予了保險業(yè)務員,至于是否簽訂了代扣協議,時隔很久記不太清了,不過之后的保險費的確從提供給保險公司的銀行賬戶內扣劃了,銀行卡賬單明細對方是“中國人壽代扣過渡戶”。
其實現在回想一下,提供了銀行卡信息及身份信息通過代扣的形式進行銀行資金的扣劃,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只不過風險還是可控的,一旦出現資金損失就看大家的認知了。
隨著代扣業(yè)務的發(fā)展,代扣已經發(fā)展到投資理財方面了,一些基金、理財產品的買入也可以通過代扣模式操作,代扣模式所對應的對方賬戶必須和銀行卡扣款賬戶的持卡人一致,一旦發(fā)生代扣模式的盜刷,就要積極追尋資金的流向,向扣劃人講明情況,要求取消交易并原路返還被盜資金。
前些日子警方破獲了一起銀行卡盜刷案件,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代扣通道完成的。
是可以直接劃扣的,不需要密碼??赡苣阍谕侗r沒有注意到吧,已經勾選了或簽字了“”同意銀行劃扣方式支付保費”。最老的紙質填寫的投保方式,都有這種幾頁紙給你簽字的,一般客戶也很少看,一路簽字下來完成投保了,業(yè)務員也沒再次解釋,或者你沒注意記心上?,F在電子化投保了,也是有勾選同意銀行劃扣授權的一欄的,這些都有電子留痕記錄。
銀行扣錢也不是隨隨便便的,畢竟它要對你的錢負責。銀行和保險公司都有劃扣協議的,有公司授權才能扣走你的錢,銀行是批量劃扣,不需要你再輸入密碼。你的錢的去向是可以在銀行查詢到的,放心。
很多民眾都不明白,其實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不需要客戶輸入密碼而直接扣劃客戶的銀行儲蓄卡款項或信用卡款項的。
在這其中所有類型的無密碼代扣行為是分為兩種模式的。一種是金融機構與金融機構的往來,一種是金融機構與普通商戶的往來。模式不同,需要最終客戶授權的程度也不同。
1.銀行和保險公司也是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相互之間的往來是一種授權扣款。
金融機構之間是有著一套約定的規(guī)則,因為同樣都是受到銀保監(jiān)會或者人民銀行,或者證監(jiān)會的監(jiān)管,那么相互的互信度會比較高,那么相對手續(xù)就會簡單很多。只要相互承認扣款的合法性,未來即使出了任何問題,則由受監(jiān)管的金融機構自己承擔。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金融機構同客戶之間要求扣授權扣款時,會要求客戶勾選扣款授權。例如保險公司在同客戶簽協議時,會約定一張銀行卡作為扣款卡,填寫信息完畢后勾選即可成為這是正式委托。銀行卡所在銀行收到保險公司此扣款指令時,會予以配合,進行相應的扣款。
2.銀行同一般企業(yè)和商戶進行業(yè)務往來,則不能直接接受企業(yè)的扣款指令,必須交付由第3方支付機構進行扣款指令的傳達并予以配合。
因為一般企業(yè)和商戶它不是金融機構,他直接向銀行發(fā)送的扣款指令,銀行不予接受。此時商戶必須同第三方支付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商戶、三方支付機構和客戶之間簽訂的代收代扣的協議完善。未來由三方支付機構向銀行發(fā)出代扣指令,銀行接到三方支付機構的指令后才與通過并協助扣款。因為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是金融機構,它是由人民銀行監(jiān)管的。
舉例子,我們最常用的代扣水電,則是由水電繳費單位、第三方機構客戶簽署代扣協議之后交付銀行,最終由銀行進行扣款。
3.一切代扣其實都是客戶所在銀行同其他金融機構的往來,而不能是客戶普通企業(yè)和商戶的往來。
每個客戶其實可以從自己儲蓄卡的開戶行那邊查到,所簽訂的所有代收代扣協議及授權扣款協議。如果客戶不愿意繼續(xù)被扣款,直接可以從開戶銀行方面直接取消。利用網上銀行查詢或者柜臺查詢都可。
4.但是目前為什么還出現了很多代扣的亂象呢?尤其是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直接扣劃掉了客戶的銀行卡金額?
其中主要是有各種商戶偽造了同客戶之間的代收代扣協議,同時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沒有認真審查代扣內容,并按照監(jiān)管規(guī)定完善代扣管理流程而造成的。
例如在網貸業(yè)務中就出現了大量的此類現象,借款人其實并未同意所謂助貸機構或服務機構的收費要求,但是這些機構可能會偽造電子簽名,偽造客戶簽署同意的代收代扣協議,并交付第三方支付機構。而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沒有嚴格審查協議,或者同借款人進行確認扣款內容和真實意思的表達。只聽從這些違規(guī)機構的指令,向借款人所在銀行發(fā)出扣款指令。而銀行因為認可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金融機構身份,會無條件予以配合。這才出現了目前的亂象。
5.假如客戶碰到違規(guī)代扣,怎么辦?其實可以采取以下行為。
A.及時向自己所在銀行進行代扣協議的查找,查出扣收款項的機構名稱及時間等各項信息,進行取證之后,通知銀行或手動處置,將此代扣關系取消隔斷,讓其未來不能再扣劃。
B.聯系第三方支付機構,要求對方查詢自己的代收代扣協議授權,如果是偽造或者非自己授權,及時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錯誤糾正并退還款項。
C.同時也可以向第三方機構主管的人民銀行,進行舉報和投訴。要求人民銀行進行查處此違規(guī)行為,并督促第三方機構盡快返還款項并賠償損失。
其實大家留心查找,會發(fā)現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委托了不少三方機構可以針對特定用途的款項進行代扣。代扣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但如果自己不注意,也會威脅我們賬戶資金的安全。
記住:在對外簽署賬戶授權或代收代扣協議時,一定要仔細看清各類扣款條件,并一定是自己真實意愿的真實表達,這樣才進行簽字或電子簽名。
因為你在做保險的時候,就給銀行簽定了一份指定賬戶劃走保險金額的協議!
你在做保險的時候,要交你的身份證,銀行卡的正方面復印照。當你把這些材料交給他們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你同意保險公司劃走你賬戶上的金額。
當你同意保險公司這么做的時候。銀行也會發(fā)條短信給你!問是否你本人授權協議的。當你確定后!協議也就生效。它們只需要從你賬戶劃走指定的金額,就行了!
還有一種是強制性執(zhí)行的人。跟別人有債務糾紛什么的。法院可以要求銀行劃走當事人的錢。是不需要什么密碼的!因為你所有的個人信息,法院都是知道的!
象銀行貸款、保險。其實你都跟它簽訂了免密劃走的功能。就像支付寶上的免密支付!你同意了,也就不用密碼了!
以上是我個人所了解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會經常遇到這些問題:自己銀行卡里的錢不知不覺就被劃走或扣掉了,對于扣費的內容,有可能是銀行、保險公司,也有可能是學校、水電氣繳費機構,還有可能是其他一些機構。那么,為什么這些機構可以不通過密碼轉走自己的錢呢?這里以銀行和保險公司為例,來說一說:
第一種,開卡銀行的扣款,是在你開卡或者辦理收費業(yè)務的時候就進行了授權的。如果你仔細閱讀開卡和收費業(yè)務說明書,就會發(fā)現,你授予了銀行直接從賬戶扣除相關費用的權利。因而,銀行每到固定的扣費時間,就會根據服務內容進行扣款。
第二種,其他銀行的扣款,這里主要體現在理財產品、信用卡還款等方面。仔細想一想,是不是我們在辦理相關業(yè)務時,都勾選過一個委托扣款協議?對的,就是這個委托扣款協議,允許了其他銀行的機構間直接劃轉。
第三種,保險公司的扣款,其實質和銀行扣款一樣,也是我們授權了保險公司進行委托扣款的協議,因而每到交保費的時候,保險公司就可以從賬戶自動扣款。
過去真不知道,保險公司會不需要密碼,劃扣自己銀行卡里的錢,事實給我上了一課,讓我明白了。
大概在2017年年末之前,耐不住一位本家的親友軟磨硬泡,又是請吃飯,又是請唱歌,實在不好意思,簽訂了一份保險協議,還領取一個電飯鍋。
保費一年大概是3000多元,20年期限。但是,簽協議之后才發(fā)現,保額總共才4萬元,與我心中的想象差距太大啦。
但是,又不好意思退,只當銀行存款吧。
到了第二年年底的時候,保險公司催交保費,恰巧,那位親友臨時出門了,換了一個業(yè)務員,三番五次打電話,我很不高興,這些人,拉保險的時候,十分積極,協議簽訂之后,就不理你了。
我想退保,人家一直在勸我別退,說了一堆好處,我不聽,堅持要退保。
可是,我不小心,在銀行卡里轉了4000多元,因為不急著用,沒取出來,不想,第二天,保險公司劃扣了保費。
生氣之余,詢問才知道,協議里面已經同意人家從某銀行卡劃扣保費了。
唉!不過,又過一年,不管誰勸,堅決退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