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給您授信69.8萬備用金”
“您可申請49.8萬元儲備資金”
……
小心!
這些短信大概率不是銀行發(fā)的
如果你回復了這些短信
可能還有無數套路等著你
是誰這么想借錢給我?
“我接到過太多類似的短信了,農業(yè)銀行的、工商銀行的、建設銀行的,全都有。這些短信大多內容相同,都是說我可以申請資金,有30萬的,有60萬的,只要回復個數字,就能申請或者查利率,有一天閑著沒事,就隨手回了一個?!?/p>
原本沒有貸款計劃的申女士,因為收到了太多條類似短信,產生了好奇心,于是隨手回復了其中一條。
在回復短信后,留了個心眼的申女士將電話打給了農業(yè)銀行官方熱線,在客服人員的提醒下,申女士才意識到,她所接收的短信,并非來自銀行,而是有人冒用了農業(yè)銀行名號發(fā)的。
據多家媒體報道,這種短信絕大多數都是貸款中介通過群發(fā)公司發(fā)送的。
陳旭(化名)從事貸款中介工作近5年,他告訴記者,以貸款短信為例,貸款中介公司會以銀行名義編輯好推銷短信,并將需要推送的內容和號碼交給專門做短信群發(fā)業(yè)務的公司。
記者以“短信群發(fā)”為關鍵詞,檢索到一家名為“湖南云客”的公司,向其咨詢貸款短信群發(fā)業(yè)務。該業(yè)務員表示,貸款類的短信7分5一條,貸款中介公司需要提供與銀行的合同,來證明自己有辦理貸款的資質,“最近貸款詐騙很多,我們審核嚴格一些?!痹摌I(yè)務員說。
但陳旭表示,很少有銀行愿意和中介公司簽訂正式合同,即便有,也是私下合約,因為會牽扯到很多責任認定上的麻煩。
“當然,并不是每一個短信群發(fā)公司都需要審核資質,他們很多管理都比較松?!标愋窀嬖V記者。
小心巨額“服務費”等套路
假借銀行之名,誤導用戶“上鉤”,這類貸款中介的操守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實際上,不少媒體也報道過多起用戶被套路的案例。
今年3月,因裝修急需資金,成都市民鐘某找到四川信達普惠商務服務有限公司進行貸款。鐘某說,當時工作人員稱,他們是銀行直貸的個貸中心,并非中介機構,也不會收取服務費,“只有8‰的風險金,貸20萬元只要1600元。”
然而,在放款后,公司卻以申請裝修貸款,銀行需要查裝修流水為由,讓鐘某把其中的6萬元轉到一家裝修公司“走帳”。但是當鐘某要求將“走賬”的錢要回時,對方卻堅稱這是公司為其提供咨詢服務而收取的服務費。之后,她曾數次找到該公司要求退款,對方均不予理睬。
媒體調查發(fā)現,實際上,鐘某的貸款并不需要“中介”服務,自行通過銀行APP操作即可完成,信達普惠公司僅僅是幫她在APP上操作了而已。
劉某的遭遇與鐘某十分相似,去年9月,劉某因做生意資金周轉不開,通過第三方中介機構,在平安銀行貸款29萬元。
放款前,中介機構表示,每1萬元會有8‰的服務費,“29萬不超過3000塊”。但在放款后,中介公司卻以“做流水”為由,讓她轉賬。之后她把6萬余元轉到業(yè)務員手中。轉款后,同樣被告知為服務費,遭遇退款難。后來她才了解到,這筆貸款,她自己就可以辦理。
據銀行從業(yè)人員秦某介紹,高額服務費問題存在已久,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由于部分客戶不懂貸款流程,需要找到中介機構幫忙準備資料“一站式”辦理;其次,有的客戶個人征信較差,通過個人已無法貸款,便通過中介機構“包裝”后再貸款。
前幾年,關于高額服務費的問題,有關部門曾嚴管過,但由于中介機構都是小公司,“涉及金額不多,只有幾萬、十多萬,查起來也很麻煩?!倍疫@類公司大都是新注冊,一出事就有可能注銷“跑路”,監(jiān)管起來也很麻煩,相當于是監(jiān)管的“灰色地帶”。
除了“巨額服務費”,某業(yè)內人士表示,更糟糕的情況是,有的貸款中介非常不正規(guī),有可能把客戶推薦給一些民間借貸或者把自己的錢借給客戶,然后讓客戶拿房子來做抵押,并且跟客戶簽署一些不對等的合同。等客戶貸款到期之后,如果沒有正常還款就會收取高額的罰息,有可能一天的罰息就達到1%,如果100天還不上,房子就歸他們了。
應到正規(guī)銀行機構辦理貸款
銀保監(jiān)工作人員表示,一般來講,正規(guī)貸款途徑主要是通過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這樣才受監(jiān)管?!比粝蛏虡I(yè)銀行貸款,銀行不會以任何理由向個人客戶收取貸款咨詢服務費。
金融局工作人員稱,但凡進行經濟活動,要找準承擔責任的法人主體,有些貸款中介會混淆視聽,不給貸款者看公司的證照,這就需要貸款者自行去公開平臺查詢公司的準確名稱、業(yè)務范圍等,看是否有貸款資質。
這類短信的存在,也給被冒用的銀行帶來了管理難度。在記者向中國銀行、農業(yè)銀行、工商銀行客服熱線詢問相關短信真?zhèn)蔚倪^程中,三家銀行客服人員均反復強調,面對此類短信,用戶需提高警惕,謹防詐騙。
銀保監(jiān)工作人員也提醒,廣大市民不要輕易通過網絡平臺借貸、不要間接地做貸款申請,網頁上出現的貸款相關彈窗廣告也不要隨意點擊。有貸款需求,應主動對接商業(yè)銀行、農信社等正規(guī)渠道。對于超出雙方貸款合同外的轉款要求,例如以“走流水”為由要求向某賬戶打款,可能是在騙取資金,一定不要按對方的要求進行操作,“可以保留聊天記錄或電話錄音作為證據,向公安機關報警。”
上海新聞廣播綜合自新聞晨報、紅星新聞、錢江晚報
編輯:陳麗
責任編輯: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