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物方面的要求也是更加嚴格,開始注重吃什么對我們的身體有益以及當身體出現(xiàn)某一疾病時,我們不應該吃什么。
粗糧雜食這一類的食物在我們生活中并不少見,可以說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都會有它們的存在。
但是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就是粗糧雜食會對我們的腎臟造成危害,有腎病、尿毒癥的人不適合吃粗糧雜食,但是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有科學依據(jù)嗎?
一、粗糧雜糧真的傷腎?
我們在明白粗糧雜食是否傷腎之前,先來了解下粗糧雜食是什么。我們平時的谷物是指沒有經過碾碎、壓片等精細機器的加工,仍然保留完整谷物所具有的谷皮、糊粉層、胚乳及胚芽等組成成分。
而粗糧雜食是相對于經過精細機器加工過的食物,只是進行了一下粗略加工,就像我們生活中的高粱、燕麥、玉米以及其他的一些豆類食物,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食物在我們拿到時有可能都還帶著谷皮,這就是粗加工。
粗糧雜食中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是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但是這些粗糧雜食對一些腎病患者來說是不友好的。因為患有腎病的人,腎臟的排泄、過濾功能受到損害,服用過多粗糧雜食,會導致其微量元素排不出去加重腎臟負擔,造成更加嚴重的腎病綜合征。
出現(xiàn)腎功能下降的患者是更建議食用優(yōu)質蛋白,而雜糧粗食都是植物蛋白,植物蛋白蛋白質含量低、氨基酸含量也低,如果大量進食的話也會加重腎臟負擔,加快腎衰竭。
所以,有腎病基礎的人食用過多粗糧雜食是會造成傷腎的后果,因此我們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減少粗糧雜食的食用。
二、腎病、尿毒癥患者究竟能不能吃粗糧雜糧?
上文有講到因為粗糧雜食中含有許多不利于腎臟消化、排泄的物質,有腎病基礎的人過多食用會加重腎臟負擔。尿毒癥患者是一點粗糧都不可以食用的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尿毒癥多為糖尿病、原發(fā)性腎臟等累及泌尿系統(tǒng)衰竭而出現(xiàn)的一系列臨床病變,尿毒癥常具有起病急、病情復雜的特點。當出現(xiàn)尿毒癥時,就說明大部分的腎組織被破壞而喪失功能,腎臟排泄的能力大大降低。
代謝產生的廢物和毒素在體內積聚,出現(xiàn)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一系列全身中毒癥狀。而尿毒癥的發(fā)病與我們的飲食密切相關。因此如何吃、吃什么對于尿毒癥患者至關重要。
首先,尿毒癥患者要減少鉀的攝入,前文提到過粗糧雜食中含有較多的鉀類微量元素,而鉀服用過多的話,會導致腎臟功能衰弱,加重尿毒癥。
如果尿毒癥加重的話,還可能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尿毒癥患者要減少鉀的攝入。
尿毒癥患者也是要減少蛋白質的食用,因為尿毒癥最基本的表現(xiàn)就是腎臟的過濾排泄功能減弱,但粗糧中的植物蛋白含量高,部分蛋白質大分子物質不能被過濾需要留在體內,這樣會導致腎臟負擔加重,最后嚴重造成全身中毒癥狀。
但是為了身體健康,適當?shù)匮a充蛋白質還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尿毒癥患者要通過食用優(yōu)質蛋白來保證身體每日所必需的蛋白質。
再者,尿毒癥患者在平時不僅要減少攝入粗糧雜食,同時也要主要減少鹽的攝入,鹽攝入量每日控制在2-3克就足夠了。
因為鹽在一定方面會鎖住身體中的水分,導致水分排不出去加重腎臟負擔。不利于尿毒癥患者的恢復。
同時還要注意限制含嘌呤高食物的攝入,因為嘌呤進入身體后會迅速轉化為尿酸,正常尿酸會隨著尿液排出,但尿毒癥患者腎臟功能減弱,導致尿酸不能順利排出體外,在腎臟堆積很可能會損傷腎臟,加重腎臟負擔,不利于患者恢復。
綜上,我們了解到常吃粗糧雜食可能會損害腎臟健康,難道這就代表粗糧雜食不益于身體健康了嗎?其實并不是,下邊我們一起學習下哪些人食用粗糧雜食是更健康的。
三、哪些人適合吃粗糧雜食?
近日,發(fā)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wèi)生學院領導的研究團隊評估了膳食纖維攝入量與老年人炎癥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的關系。
通過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增加谷物膳食纖維的攝入,減少了炎癥發(fā)生,并降低了心血管的發(fā)生風險。所以,說明增加粗糧雜食的攝入可以降低心血管發(fā)生的發(fā)病幾率。
除了預防功能外,粗糧雜食本身的物質還能為人體提供所需的維生素 B1, 因為維生素 B1主要集中在谷粒的外層,而粗糧會保留大多的谷粒外層 , 所以粗糧中的維生素 B1含量也比細糧高 。
而維生素B1可以有助于神經系統(tǒng)正?;顒樱龠M大腦生長和發(fā)育。因此小孩在大腦發(fā)育期間多食用粗糧雜食是很好的。
此外, 面、小米等粗糧含維生素C和蛋白質都比大米、白面高。所以,多食用粗糧對身體補充維生素 C和蛋白質有很大幫助。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 被人體消化后 , 能轉變?yōu)榫哂猩砘钚缘木S生素 A,而維生素A可以有效抑制肺癌、胃癌、食管癌的發(fā)生。
另外還有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針對50多萬居民的一項研究分析表明,多吃粗糧,能降低糖尿病和缺血性腦卒中風險。與不吃粗糧者相比,經常吃粗糧(如小米、玉米和高梁)者患糖尿病風險降低12%,缺血性腦卒中降低14%。每天多吃100克粗糧糖尿病和缺血性腦卒中風險分別降低14%和13%。所以,糖尿病患者吃粗糧是可以降低發(fā)病進程的。
同時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調節(jié)餐后葡萄糖和胰島素反應,而粗糧雜食中所含的多酚或者其他生物活性都被證實可以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刺激排便,減少大腸細菌中所含毒素對身體的影響。
粗糧雜食對身體有這么多的好處,但是如果沒用正確的方法食用的話,也是發(fā)揮不了它的重要功能的,要想吃好粗糧雜食就要每天都堅持吃,每天每人攝入的主食量有250-400克,粗糧占50-100克比較合適,但是老年人和兒童或消化不好的人每天可以減少食用量。
粗糧雜食食用要有多樣性,每天食用不同種類的粗糧可以調節(jié)口味,還能滿足營養(yǎng)需求。粗糧加工的方法以蒸制是最好的,食用粗糧時,要喝多于粗糧一倍的水,這樣才能保證腸道正常的運行。食用粗糧時還要注意搭配葷菜,葷素搭配,平衡膳食這樣對身體健康才能更好。
文章總結:
粗糧雜食雖好,但也不是對所有人群都有一樣的獲益。有腎病、尿毒癥的患者就不適合食用粗糧雜食,因為粗糧雜食中所含有的物質元素,對腎臟功能受損的患者來說是一種負擔。
參考文獻:
[1]星星. 如何正確食用粗糧[J]. 農產品加工,2010(06):25.
[2]趙建民. 對當前“食不厭粗”飲食時尚的詮釋[J]. 四川烹飪高等??茖W校學報,2009(04):11-14.
[3]姚潔. 尿毒癥患者飲食健康教育與護理干預[J]. 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6,24(08):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