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靈敏度提升近十萬倍我科學家實現高靈敏測量高頻微波
(記者丁一鳴 通訊員王敏)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石發(fā)展、孔飛等人在微波磁場測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基于金剛石氮-空位色心量子傳感器實現了皮特斯拉水平的高靈敏微波磁場測量,相比此前該體系實現的亞微特斯拉指標水平,測量靈敏度提升了近十萬倍。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于《科學進展》。
微波在人類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無處不在。日常生活中,移動通信所使用的電磁波便屬于微波范疇,發(fā)展微波測量技術對無線通信的發(fā)展有重要價值??茖W研究中,實現對高頻微波的高靈敏測量能夠為高場高頻磁共振譜學、太赫茲成像甚至天文學觀測提供基礎支撐。
利用從原理上革新的量子傳感技術能夠大大提升微波的測量靈敏度,這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得到廣泛研究和發(fā)展。目前,常見的量子傳感器包括里德堡原子、原子磁力計、超導量子干涉儀、金剛石NV色心等。其中NV色心體系因獨特的載體穩(wěn)定性和室溫大氣環(huán)境兼容性,成為極具發(fā)展前景的固態(tài)量子傳感器,提升探測靈敏度是最重要的發(fā)展方向之一。
提升靈敏度最直接的途徑是利用大量NV色心開展并行測量。由于單個NV色心的尺寸只有原子級,因此即使是毫米級芯片大小的金剛石中也可以集成數以億萬計的NV色心。但是隨著尺寸的增加,對所有的NV色心同步地進行量子調控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研究人員提出一種無須復雜量子調控的測量方案,大幅地提高金剛石中NV色心的利用率。其基本原理是NV色心在激光的連續(xù)激發(fā)下會持續(xù)產生熒光,當空間中存在一個與NV色心能級共振的弱微波時,熒光亮度會下降,下降幅度與微波幅度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說當待測微波很弱時,熒光的響應極其微弱。
為提升NV色心對微波的響應,研究團隊借鑒傳統(tǒng)外差測量的思路,提出了連續(xù)外差微波探測方法:引入一個稍強的輔助微波與被測微波干涉,產生拍頻振蕩,相應的NV熒光也會產生頻率為拍頻振蕩,其振幅與待測微波幅度成正比,相當于用輔助微波“放大”了待測微波。
利用該方法,研究團隊在體積為0.04立方毫米包含2.8*1013個NV色心的金剛石量子傳感器上成功實現了單位時間靈敏度為8.9皮特斯拉的微波磁場測量,相比此前該體系實現的亞微特斯拉指標水平,測量靈敏度提升了近十萬倍。
該方法避免了復雜的同步量子操控,可以直接推廣到包含更多NV色心的更大體積的金剛石量子傳感器上,未來有望將測量靈敏度進一步提升至0.1皮特斯拉水平量級甚至更高。由于省去了與量子操控配套的硬件裝置,該方案為金剛石量子傳感系統(tǒng)的小型化和芯片化奠定基礎。同時也向著金剛石量子傳感器在無線通信、磁共振檢測等領域的實用化邁出重要一步。(丁一鳴 通訊員 王敏)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