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越擔(dān)心什么,什么就越會控制你。
2、有時候,你不得不堅強,于是,在假裝堅強的過程中,就真的越來越堅強了。
3、其實絕大多數(shù)人需要的不是愛情,而是想給自己殘缺的內(nèi)心找一塊彌補。
4、要對會說話、情商高的人保持一定的警惕。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花太多心思做人,就不可能花太多心思做事了。
5、人際關(guān)系是無法預(yù)測的。人與人之間會因為一件小事而結(jié)緣,也會因為一些摩擦而分離。別人不會總在意你,這才是理所當然的事。
6、身邊所有人都說他不好,但如果他對你好,那你就得記著人家的好。
7、普通人的認知特點是:對于他理解不了的復(fù)雜局面,很快就會退回舒適的道德判斷上,用“他們都是不講道義的惡人”來傾瀉自己的無知。
8、任何人的賺錢姿勢都很難看,但努力養(yǎng)家糊口的樣子,值得每個人去欣賞。
9、你擁有的資源超過了你的欲望,你就是自由的。反之,你就是痛苦的。
10、窮人節(jié)日購物時的心態(tài):付定金的時候,感覺擁有了全世界;付尾款的時候,感覺全世界都崩塌了。
11、以前覺得掙錢不重要,現(xiàn)在才知道:星辰和大海需要門票,而詩和遠方也需要路費。
12、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多高的頂峰上,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落谷底之后的反彈力。
13、一切美好或不美好的事物都會隨時間而消逝,螻蟻的價值在于忠誠的扮演好它的角色。
14、在一段親密關(guān)系中,如果覺得自己付出的比對方多,那么你就站在了“犧牲者”的角度,這種心理會以三種方式來危害這段感情:
1)覺得自己是被迫犧牲,因而感到憤恨。這種憤恨會轉(zhuǎn)變?yōu)閷Π閭H的一種排斥,甚至是憎恨;
2)為了擺脫這種不斷犧牲的模式,而做出相反的極端行為。例如,再也不主動找對方聊天,再也不會主動關(guān)心對方等。
3)分手,一走了之,以免自己發(fā)瘋。
15、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去做你想做的事,年齡從來都不是界限,除非你拿它來難為自己。
16、如果你按照別人的話來理解和看待這個世界,那么,你會越來越迷茫,越來越不適應(yīng)。
但是,如果對他們的話你只是隨便聽聽,然后按照利益分配關(guān)系、價值流向來看待這一切,你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很明朗。
只有優(yōu)質(zhì)的書籍,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認知。
17、不要因為別人不能成為我們所希望的人而義憤填膺,因為我們也很難成為自己所希望的那種人。
18、別和傻子糾纏。因為他們只說,不聽,與他們糾纏就是浪費時間。
遇到傻子的正確姿勢:認慫、閉嘴、然后迅速離開。
19、無論什么誘惑,都不存在只嘗一點點。如果你嘗了,往往就會越陷越深,一開始就克制,比中途退出更容易。
20、如果你覺得頸椎酸痛,你會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抱怨自己頸椎不好?還是吐槽上司給你安排了太多工作?還是去找別人幫你按摩?
抱怨是受害者心理,吐槽是迫害者心理,找別人幫忙是拯救者心理。
很多人在情感受挫時,始終會在受害者與迫害者之間徘徊,被抱怨和氣憤所籠罩。實際上,你最應(yīng)該做的,是當自己的拯救者,或者尋找自己的拯救者。
21、富有的家庭,全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窮人的家庭,各有各的想法。
22、關(guān)系越近,越覺得對方?jīng)]什么了不起,距離才能產(chǎn)生神秘感和崇拜感。
23、富人在人品和人性之間,永遠會選擇人性。因為他明白,人性的貪婪、自私和無情,才是人類任何活動背后的驅(qū)動力。那些滿嘴道德高尚的人,要么傻,要么壞。
24、一個再冷酷無情的人,曾經(jīng)都單純過,能有現(xiàn)在這樣的結(jié)果,都是被逼的。
25、經(jīng)歷越多的人越理性,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讓自己感到累、感到痛的關(guān)系,不必維持,不是沒有那個能力,而是沒有那個必要。
26、你比別人高一分,別人會嫉妒你;你比別人高五分,別人會羨慕你;你比別人高十分,別人就會尊敬你。
成長過程中不要太介意污蔑和詆毀,盯準自己的目標前進。
等你足夠強大,謊言就會自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