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是閱歷,閱歷是因為沒有約定的遇見。每個人都期望遇見貴人、遇到希望,但遇人不淑卻是常態(tài)。
彼時,老張還是普通員工,老李已是德高望重的高層領(lǐng)導(dǎo),每一次見到老李,老張都笑容滿面地叫一聲“李哥”,親切自然,充滿尊重;兩年后,老張也晉升為高層領(lǐng)導(dǎo),再見到老李,則是一副面目嚴肅、表情莊重的嘴臉,一句“李總”也是充滿了官場上的公事公辦;再過一年,因工作調(diào)整,老李不再擔任領(lǐng)導(dǎo)職務(wù),那個當年的“李哥”“李總”,又成了老張嘴里的“李某”,諸如開門落座之類的細節(jié),似乎也不要再考慮平凡的老李。人生如戲,生活也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開著讓人忍俊不禁的玩笑。普通員工“李某”的職務(wù)又變動了,成了公司的董事長,老張的上司。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辈恢览蠌垥趺聪耄膊磺宄侠顣趺纯?,但人間的冷暖、世態(tài)的炎涼,在一進一出、一上一下中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趨炎附勢是人固有的劣根性。《影響力》一書分析了影響人的行為的幾個重要因素,其中一個就是權(quán)威,讓人模仿、跟隨甚至盲從,都是權(quán)威的影響。這種影響也讓人性暴露得一覽無余,只是或多或少、是否觸碰底線,能否讓人接受的問題。
有些“壞”是不能原諒的,必須“絕”而遠之,比如秦檜的壞?!?span id="jt1vnnp" class="wpcom_tag_link">宋史·岳飛傳》:“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莫須有”也成了憑空誣陷的代名詞,秦檜也成為壞的沒原則沒底線的代言人。杭州西湖邊岳王廟岳飛墓前,秦檜夫婦被鑄成鐵像,反剪雙手,面墓而跪,形象沮喪,供世人唾棄。
有的“壞”,雖然觸碰底線紅線,但終究還是要給予一定的同情和理解。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當利潤達到10%時,便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有人敢于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時,他們敢于踐踏人間一切法律;而當利潤達到300%時,甚至連上絞刑架都豪不畏懼?!睘榱死驿b而走險、以身試法的不再少數(shù),但這種看似愚蠢的壞卻自帶冒險精神,終究在成王敗寇的演繹中,有些人成了英雄,有些人成了階下囚。
有的壞很高級。低級的壞無非坑蒙拐騙、燒殺搶掠,讓人深惡痛絕,人人喊打,上不了臺面;但是高級的壞卻有可能讓你敲骨吸髓,你還感恩戴德、萬死不辭。當然,這類高級貨,必然是高智商、高情商的產(chǎn)物,也只有更加高級的圈子才會有,想遇到諸如此類的高級的壞并不容易。
林語堂用兩句話總結(jié)了東方文明:一句是安分守己、明哲保身;一句是管他媽的。面對人性里的“壞”,要有一個好心態(tài)。狗咬了你一口,你去咬回來肯定不對,無動于衷似乎也不對,但你跟牲口不依不饒的治氣較勁,就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必要的問題。
壞,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你不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還是努力做個好人,好人人欺天不欺,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