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的,電動爹,跑不遠,修不起,保不起
對于因油價太貴想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而言,此次新能源汽車廠商的集體提價,或使其陷入“開不起燃油車,買不起新能源”的兩難窘境。
自3月以來,多家車企相繼宣布因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問題,對部分車型實行漲價。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已有近20家車企超40款車型宣布漲價。
車企集體漲價
首先吹起漲價號角的,是賣得最好的兩家車企,特斯拉和比亞迪。
特斯拉更是在3月10日至3月17日數日間三度提價,在10日和15日的兩次調整中,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長續(xù)航版均分別上漲2.8萬元。3月17日,特斯拉Model Y后輪驅動版亦提價15060元至31.69萬元。
3月15日,比亞迪針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價格上調3000~6000元。據悉,今年1月,比亞迪就曾對相關車型價格進行過調整,上調幅度從1000元至7000元不等。
此后,3月18日,哪吒宣布對在售車型作3000~5000元不等的漲價調整;零跑宣布調整C11全系車型官方指導價,調整后豪華版和尊享版漲價2萬元,性能版漲價3萬元。
同日,小鵬也發(fā)布漲價聲明,“補貼前售價的上調幅度為1.01萬~2萬元不等”,不過小鵬將價格調整生效時間延長至3月21日零時,在此之前通過官方渠道完成定金支付的用戶不受此次價格調整影響,即留出周末兩天的沖刺期。
威馬汽車則在3月19日表示,對在售車型的價格上調7000元~2.6萬元不等,而價格調整生效日期設置在一周后的3月28日零時。
作為漲價潮中的一股“清流”,有網傳截圖顯示,蔚來聯合創(chuàng)始人秦力洪在朋友圈回應稱,“蔚來不漲價?!睂Υ耍祦礓N售人員說,“目前價格還沒有漲,但有些權益會縮水?!?/p>
成本與供應鏈承壓
“還沒有漲價的,大部分是漲價幅度還沒有談妥的,等待談妥后也普遍會立刻漲價?!?/p>
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個人微博表示,“二季度電池成本上漲的幅度非常離譜,目前來看,和電池廠商已經合同確定了二季度電池漲價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立刻宣布了漲價。”
此次各家車企宣布漲價時,幾乎都將原因指向了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和供應商供貨緊張。
有汽車業(yè)內人士說,“目前行業(yè)供應鏈方面是比較緊張的,上游的大宗商品漲價帶來了電池的漲價,所以才導致整個汽車行業(yè)漲價?!蓖榠FinD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從今年年初的31.15萬元/噸漲到50.4萬元/噸。
據悉,此前芯片、產能緊缺等大部分壓力均由車企自己承擔。而自去年以來,不斷加深的供應鏈壓力則直接影響到消費端:蔚來因零部件供應問題痛失新勢力銷量第一寶座,小鵬因電池緊缺帶來的延期交付與車主“鬧僵”,甚至不惜與寧德時代“分手”,轉而與中創(chuàng)新航合作。
如今頂著幾座大山的新能源車企難再負重前行,只能宣布漲價。參考特斯拉此前的價格調整,無論降價還是漲價,都與其造車成本直接掛鉤。當供應鏈管理能力強如特斯拉都很難降低成本時,漲價就成了車企的出路。
此外,小鵬銷售人員還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也是漲價的原因之一?!蛾P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
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小鵬銷售透露,“以后不太可能會降價了,新車只會越來越貴?!?/p>
電動車就是坑爹貨!
為啥呢?
油車發(fā)動機=電車電機,這是輸出動力的
油車需要加油=電車需要充電,這是驅動車輛行駛的能源
假設補能都是滿油滿電,油車的續(xù)航取決于油箱大小/油耗=電車的續(xù)航取決于電池的大小/電耗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車40升的油箱或80升,車一樣只是油箱大小不一樣賣給我差價好幾萬?坑爹呢?
換算到電車,你50度的電池憑啥比100度的電池貴大幾萬?
再說了,電車還沒用變速箱總成和驅動系統(tǒng)的機械結構,憑啥漲價?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社會大環(huán)境碳中和的背景下,各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如雨后春筍的冒了出來。但是近期以鋰離子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的價格紛紛漲價,讓不少打算入手的消費者望而卻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眾所周知,一輛新能源汽車最大的成本可能就要算動力電池了,由于2021年以來,鈷、鋰等鋰電池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上海有色金屬網、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21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為50.3萬元/噸,較2020年12月31日5.2萬元/噸的價格上漲867.3%。
所以新能源汽車漲價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芯片緊缺,早干什么來著
很簡單,國家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