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安琪
編輯 | 楊軒 蘇建勛
汽車電池黑馬企業(yè)欣旺達最近有了大動作。36氪從消息人士處獲悉,欣旺達在2021年末就已啟動汽車動力電池業(yè)務分拆上市計劃,旗下子公司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公司(以下簡稱“欣旺達EVB”)將作為獨立公司主體上市,預計2023-2024年提交IPO。
另一位投資人告訴36氪:欣旺達EVB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金額預計超過30億元,估值200億元。上一輪融資過后企業(yè)估值為124億元,如果本輪融資順利,那么欣旺達EVB的估值漲幅將達61%。
密集的融資節(jié)奏,是新能源汽車高速奔跑下動力電池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此前2月24日,理想、小鵬、蔚來等19家投資方以24.3億元對欣旺達EVB進行增資,獲得了欣旺達EVB約19.5%的股權。
對此,36氪向欣旺達進行求證,截至發(fā)稿,欣旺達暫無回應。
當下新能源汽車已經走出政策“室溫”,迎來真正的市場爆發(fā)時刻。
欣旺達是近年汽車動力電池市場上較為亮眼的玩家。從欣旺達2021年財報來看,其動力電池業(yè)務營收29.33億元,同比增長584.67%。不過,其動力電池業(yè)務占欣旺達整體業(yè)務的營收比重不算太高,僅為7.85%。
據了解,3C消費類電池仍是欣旺達的核心業(yè)務,2021年欣旺達手機數碼電池業(yè)務營收207.95億元,占總營收超過一半,同比增長26.77%。從主航道業(yè)務和動力電池業(yè)務增速來看,后者無疑是欣旺達全力轉型的領域。
在動力電池領域,2019年至今,欣旺達已經與雷諾、日產、吉利、東風、廣汽、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車等車企達成合作。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盟數據,2020年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還在前十名開外,2021年欣旺達以2.06 GWh的動力電池裝車量在國內排名第十,今年一季度其排名升至國內第九。根據最新的5月排名,欣旺達電池裝車量行業(yè)排名第五。
手握飽滿訂單,是其獲得投資人青睞的原因。車企一般有2-3個電池供應商,二供能占據2-3成的車企訂單份額。
而一位投資人對欣旺達的定位是——“二供之王”。
他向36氪表示:“欣旺達現在確實還沒有能力跟寧德時代、LG新能源、比亞迪等頭部企業(yè)去搶行業(yè)第一,但做二供之王是可能的,爭取在每個車廠都是站穩(wěn)二供的位置,這會保證欣旺達整體有很不錯的裝機量?!?/p>
一位欣旺達員工也告訴36氪:“對于戰(zhàn)略客戶,我們至少要保證二供的身份,爭取一供。”
有投資人向36氪表示:欣旺達電池業(yè)務今年一季度營收近20億——接近其2021年動力電池業(yè)務營收的七成。
但電池產業(yè)投資所需的金額巨大,很難光靠企業(yè)自身輸血。
以寧德時代為例,今年5月寧德時代公布定向增發(fā)450億,將用于公司新增135GWh產能;此外其在宜春、貴州、廈門、宜賓等電池項目投資金額不超過655億元,對應產能約為218GWh。
上述新增產能約為353GWh,投資金額達1105億元。寧德時代預計在2025年之前電池產能達到670GWh以上。
同樣,欣旺達也密集擴建電池產能。自2021年8月以來,欣旺達擬在江西南昌、山東棗莊、廣東珠海、四川什邡建設130GWh動力電池產能,投資金額超600億元。目前欣旺達已經落地及預計落地的電池生產基地有十個。
如果都依賴自身的話,那勢必會對上市公司的利潤營收產能影響。獨立融資,分拆上市,無疑能幫欣旺達EVB籌集更多基金,加快產能擴張的速度。
“不過相比行業(yè)其他玩家到2025年動輒500、600GWh的產能規(guī)劃,欣旺達的產能規(guī)劃算是保守的,應該更大膽一點?!鄙鲜鲂劳_員工說道。
此前欣旺達預計2025年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140GWh,但該員工表示,到2025年產能規(guī)劃可能要較之前規(guī)劃翻倍。
隨著動力電池子公司的分拆,欣旺達得以借助更多資本力量,來進一步擴展市場份額。此前欣旺達副總裁梁銳曾在采訪中表示,公司目標是做到國內動力電池排名前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下游需求極度旺盛之下,電池行業(yè)上游的鋰礦資源的價格始終高居不下,中游電池企業(yè)也一直承壓。最明顯的是,欣旺達動力電池業(yè)務2021年凈虧損10.6億元。這將持續(xù)考驗欣旺達的產業(yè)供應能力。